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這句話出自哪裏,是什麽意思?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這句話出自哪裏,是什麽意思?

出自西晉陳壽的《三國誌·蜀誌·馬謖傳》。意思是指使人心服口服勝過采用強硬的手段。

原文節選: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白話譯文:就是說用兵的原則,從心理上瓦解敵人,使對手投降是上策,強攻城池是下策;以攻心戰為目標才是上策,以武力取勝卻是下策。

賞析:武力只是暫時解決問題,過分強求換來的將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結局;而攻心就不同,攻心戰通過兵不血刃的手段來獲得真心的臣服。若是想要讓對手永遠心服口服地臣服於自己,那麽首先就要先把他的心“攻陷”下來,真正的對手其實不是他的軍隊,而是思想和精神。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陳壽年少好學,就有誌於史學事業,對於《尚書》《春秋》《史記》《漢書》等史書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任觀閣令史。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

入晉以後,歷任著作郎、治書待禦史等職。280年,西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三國誌》。陳壽寫《三國誌》以前,已出現壹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

《三國誌》中的《魏書》、《吳書》,主要取材於這些史書。蜀政權沒有設置史官,無專人負責搜集材料,編寫蜀史。《蜀書》的材料是由陳壽采集和編次的。

陳壽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復,記事翔實。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嚴慎,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合稱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