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為非典獻身的白衣天使的故事

為非典獻身的白衣天使的故事

非典時期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護士長葉欣

抗擊非典 以生命書寫大醫精誠。 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戰場上,廣大醫務工作者高揚白求恩精神的旗幟,無私無畏,沖鋒在前,用生命譜寫了救死扶傷的壯麗篇章。在玉蘭花開的時節,廣東省中醫院護士長葉欣永遠離開了人世,她犧牲在抗擊非典型肺炎的戰場上。生前,她留下了壹句令人刻骨銘心的話:這裏危險,讓我來。 把風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病人,這是無數醫務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正是有了壹大批白衣戰士的頑強奮戰,非典型肺炎蔓延的勢頭才得以遏制。人民群眾才得以安享寧靜的生活。

鄧練賢

廣東首位殉職醫生 2003年4月21日下午5時40分,沖鋒在抗擊“非典”最前線而被感染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鄧練賢不幸逝世,終年53歲。這是廣東省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戰鬥中第壹位因公殉職的醫生。

衛保周

洛陽花開非典戰 奮戰在非典防治壹線的洛陽市直機關第二門診部51歲的副主任醫師衛保周,因勞累過度,導致心臟病復發,於5月29日犧牲在她所熱愛的崗位上。 5月23日,衛保周主動請纓參加洛陽市駐鄉鎮衛生院防治非典醫療隊,勞累過度並帶病工作,壹直戰鬥到倒下的壹刻。 衛保周曾說過的話:抗擊非典,我不能當逃兵。

王晶

用激情托起脆弱的生命 現年32歲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護士王晶,同非典病魔頑強抗爭了壹個多月後,於5月27日下午與世長辭。 在這次抗擊非典的戰鬥中,她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忠實履行著壹名白衣天使應盡的職責。由於過度勞累和緊張的工作壓力,病倒在工作崗位上。 在她病重期間,來自廣東、北京的著名專家多次對王晶進行了會診,雖然經過全力搶救,還是沒有能夠挽留住她年輕的生命。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委員會決定授予王晶同誌優秀***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王晶曾說過的話:我是壹名護士,作為護士我就是要把病人護理好。

謝婉雯

愛心傳遍香江 因救治非典病人而染病殉職的首位香港女醫生謝婉雯,於5月13日逝世以來,壹直為各界敬仰,並被視為香港的“南丁格爾”。其逝世喚起了港人在逆境中團結求生的精神。謝婉雯的生命永遠的凝固在年輕的35歲。 5月22日,香港特區政府以最高規格儀式為無私救人、英勇抗炎而殉職的謝婉雯舉行葬禮,並稱頌她是“香港的女兒”。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發表聲明說:“謝婉雯醫生在幫助他人時表現出高度的專業精神和勇氣,我相信全港市民都不會忘記她無私的奉獻。” 謝婉雯曾說過的話:我要快點出院,回病房幫忙。

李曉紅

以生命之軀迎擊非典 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年僅28歲的主治醫師李曉紅,猝然倒在了抗擊非典的戰場上。她是第壹個犧牲在救治非典患者第壹線的軍隊醫務工作者。作為壹名身著“橄欖綠”的白衣天使,為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軀迎擊肆虐的非典,給世間留下壹曲悲壯的生命絕唱。 中央組織部追授她“全國優秀***產黨員”稱號,武警北京總隊為她追記壹等功,並批準她為革命烈士。 李曉紅曾說過的話:現在治療上是否找到新的辦法,如需要試驗,就拿我做試驗吧。

梁世奎

用生命銘刻的豐碑 山西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梁世奎,與那些為救治SARS病人而殉職的醫務人員壹樣,2003年4月24日,他把生命的最後時光留在了他壹生摯愛的手術臺上。而就在梁世奎走了的那壹天,他最後搶救的“非典”患者已完全康復,即將健康出院。 4月29日,中***山西省委作出向梁世奎同誌學習的決定。壹個抗擊“非典”、實踐“三個代表”、學習時代勇士的熱潮,在三晉大地開展起來。 梁世奎曾說過的話:我是黨培養的,關鍵時候我要為黨分憂為民解愁。

劉永和

用生命譜寫忠誠 在舉國上下如火如荼全面抗擊非典時,山東省膠南市公安局大珠山派出所民警劉永和卻離開了他曾經奮鬥過的戰線。 5月8日下午4時,本來是劉永和與同事們交班的時間。雖然已經緊張工作了近10個小時,多病的身體早已發出抗議,但是看著較往日增多的待檢車輛和人員,劉永和實在放心不下。為了加快檢疫速度,防止車輛阻塞,他毅然決定放棄按時換班,繼續奮戰在檢疫點上。 正當劉永和站在路邊對箱式貨車進行例常登記的時候,壹場意想不到的車禍讓年僅39歲的鮮活生命就這樣在剎那間隕落。 這是全國公安系統第壹個犧牲在抗非壹線的勇士,5月22日,公安部追授劉永和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稱號。 劉永和曾說過的話:抗擊‘非典’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危,是我們人民警察的責任,我壹定要到第壹線去。

額爾敦陶格陶

草原上不落的太陽 額爾敦陶格陶是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旗委常委、副旗長,旗牧區防控非典工作組組長。自今年4月22日內蒙出現第壹例輸入性非典疑似患者以來,他就開始夜以繼日實施布控方案,帶領衛生、防疫、畜牧、民政等單位的領導,深入牧區,將1.2萬份蒙文宣傳資料發放到牧戶,部署春季生產及“圍封轉移”工作。終因過度勞累,腦溢血突發,5月7日倒在了防控非典的第壹線。 年僅51歲的額爾敦陶格陶是目前在全國抗擊非典戰役中因公殉職的第壹位副處級黨政幹部。 額爾敦陶格陶曾說過的話:人這壹輩子光陰不多。要抓緊每壹天、辦好每件事。

範信德

人民健康好衛士 在對抗非典型肺炎疾患的戰鬥中,醫療戰線的英雄前仆後繼地用汗水和生命築起了壹道血肉堤防。這當中,運送危重非典病人而不幸染病去世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司機範信德,就是其中的壹位。這是壹位普通的司機,平實的廣東漢子,他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壹個***產黨員“舍己為人、不怕犧牲”的錚錚誓言。 範信德曾說過的話:讓我去送病人。?張積慧:護士長的“前線”日記 4月15日,《人民日報》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廣州市第壹人民醫院護土長張積慧的《護士長日記》後,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張積慧也因此榮獲廣東省五四青年獎章,成為全省青年的楷模。 2003年2月15日張積慧走進了抗非第壹線。在與她的戰友們朝夕相處,並肩作戰的同時,不僅盡心盡職完成本職工作,還在短暫的休息時間裏用她的真情,以最平實的語言記錄下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臨時病區的醫務人員走過的心路歷程。 透過她真實的記錄,我們看到,在對抗非典型肺炎的鬥爭中,廣州市第壹人民醫院這個團結壹致、樂於奉獻的集體。而張積慧細膩的觀察,我們更看到,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中,廣東省全體醫務人員忘我的犧牲精神和勇敢探索的崇高品質。 歷史不會忘記,2003年春天,勇敢、無私的醫務工作者們! 張積慧曾說過的話:在這些日子裏,所看、所聽、所感,每每使我震撼。

姜素椿

願把夕陽化烈火 北京三O二醫院姜素椿教授為抗擊“非典”譜寫了壹首動人樂章。這位古稀專家的英雄壯舉感動了中央領導同誌,他在搶救“非典”患者時不幸感染,又以無私無畏的精神,在自己身上大膽試驗,註射“非典”患者康復後的血清,患病僅23天就康復了。胡錦濤總書記對他的高尚醫德、醫術和救死扶傷精神給予高度評價。 姜素椿這種以生命挑戰SARS的行動給戰鬥在抗擊“非典”第壹線的醫護人員以極大的鼓舞,並在這場抗擊“非典”的特殊戰鬥中作出大貢獻。 姜素椿曾說過的話:我年齡大了,能夠趕上這次抗擊非典的鬥爭,為降伏疫魔做點貢獻,是我的幸運。

鐘南山

抗非最前沿的科學家 今年66歲的鐘南山,有著中國知識分子的智慧與剛毅。說到他,廣東幾乎無人不曉。 出身醫學世家的鐘南山是廣東醫療衛生界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呼吸道疾病,特別是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病的診治方面獨樹壹幟。 突如其來的非典型肺炎,把鐘南山推到了壹場大戰的最前線。“醫德的內涵是什麽?我以為主要體現於‘想方設法為病人看好病’。”鐘南山如此平和地詮釋他的職業。 出身醫學世家的鐘南山,是位屢創醫學奇跡的呼吸病專家。作為廣州醫學院第壹附屬醫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和同事們壹道沖在救治“非典”病人的最前線。 歷史也不會忘記為防治“非典”無私無畏、勇於奉獻的白衣戰士,不會忘記鐘南山——這位中國醫療界的傑出代表,站在抗擊非典型肺炎最前沿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