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特點
1.量化基金開始加速發展
早在2004年國內市場就推出了首只采用量化策略的基金---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但量化基金真正為國內投資者所關註還是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當時大部分基金都虧損嚴重,但部分采用量化策略的基金卻獲得了非常好的收益。從1989年到2008年,詹姆斯·西蒙斯管理的大獎章(Medallion)基金的年均凈回報率高達35%,比巴菲特、索羅斯等投資大師同期的年均回報率要高出10個百分點,比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均回報率更高出20多個百分點。
而國內量化基金的表現則不盡如人意。像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早期業績波動很大,特別是2007年、2008年間業績對比懸殊,當然這與其高倉位有關,但也影響了基民對量化投資的興趣。早幾年國內量化基金陣營擴張緩慢,2009年以來有加速跡象,嘉實、中海、華商、富國、長盛、長信、華富、大摩華鑫等均推出基於量化策略的基金,今年以來加上本月中旬開始發行的諾安多策略基金及即將發行的紐銀新動向也不到15只。
2.有助於避免盲點控制風險
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傾向於推出量化策略的基金有壹個不可忽視的背景,即中國證券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都與前幾年不可同日而語了。"現在市場上有兩千多家上市公司,我們公司基金經理加研究員再加賣方,能把握和持續跟蹤的公司也不過幾百家,借助電腦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壹些盲點的出現。"壹位中小規模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這樣表示。
諾安多策略擬任基金經理、諾安金融工程部總監王永宏則認為,市場有自己的運行規律,誰能把握這壹規律就能賺到錢。當前國內市場上的基金在投資中采用的方法多種多樣,有價值投資、成長投資,也有主題投資、風格投資等。
但A股市場波動較大,只堅持壹種策略很難在不同市場環境中取勝。王永宏表示,諾安多策略就是在分析大量歷史數據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多種投資方法,借助計算機和數據統計,開發出適合當前市場情況的投資模型,並依據模型輸出的結果做出投資決策。
紐銀新動向雖然未強調其量化特性,但據了解,其在投資策略中就引進紐約梅隆集團的iFlow(資金風向標)對A股市場風格轉換的預判,為股票與債券比例的調整提供參考。
而紫石投資的掌舵人張超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之所以在眾多基金均折戟沈沙的上半年能夠取得不俗的業績,主要歸功於公司的二部組合投資策略,所謂的二部組合策略就是價值投資+量化投資。其核心就是通過數量化投資策略去進行風險控制,再加上主動投資的策略就可以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獲取市場的超額收益。
3.量化模型也需應時而變
不過,對於量化策略,業內仍存在爭議。使用這種策略的成功案例大獎章基金雖然取得了可觀的業績,但同樣采取這種策略的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卻出現巨虧而破產,最後被接管。
國內量化基金方面,業績表現也有較大差異,像上投摩根阿爾法這樣持續跑贏業績比較基準的還是少數,像嘉實量化阿爾法、華泰柏瑞量化先行等波動就比較大。
德聖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就認為,目前國內還比較缺乏對相應模型進行研發的人才,國外的數量化模型是否適合國內市場也有待時間去進行驗證,而且,國內市場環境復雜多變,對模型的升級維護也是壹大挑戰,數量化方法即使在過去可行,在未來也未必有用。
壹位券商的基金研究員也向記者表示,使用計算機模型並不意味著妳擁有了壹部會印鈔票的機器,妳必須有壹支研究隊伍不斷挖掘新的信息並添加到妳的模型當中去,否則要麽是壹些新的風險因素不能被模型所識別,要麽就是白白錯過了壹些獲利的機會。另外,規模的變化也會對量化基金的表現有影響。像Medallion基金已經有十幾年不對外部投資人開放投資了,傳聞其每季度的盈利必須強制贖回,或許就是出於控制規模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