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什麽是懼曠癥?具體說明。

什麽是懼曠癥?具體說明。

焦慮癥是壹種並有顯著與持續心理與身體焦慮癥狀的狀態,且非其它疾病造成的。

分為持續癥狀( 廣泛性焦慮癥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與陣發癥狀兩類。

後者再分成因在特殊狀態下陣發的焦慮( 畏懼焦慮癥 phobic anxiety disorders )與任何情況下都可能發生的焦慮( 恐慌癥 panic disorder )。

畏懼焦慮癥又再分成 單純畏懼癥 (simple phobia) , 社交畏懼癥 (social phobia) ,與 懼曠癥 (agoraphobia ) 。

有些病人除了在懼曠癥的特殊情境下才會出現焦慮外也會偶發恐慌癥特有的癥狀。這種混合的個案在兩種分類系統有不同的病名,在 DSM 稱為 「並有懼曠癥之恐慌癥」 ,在 ICD 則稱為「並有恐慌癥之懼曠癥」 。

焦慮癥的癥狀學

焦慮癥是壹種普遍的心理障礙,在女性中的發病率比男性要高。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大約有4.1%到6.6%在他們的壹生中會得焦慮癥。

焦慮癥的主要癥狀是,病人充滿了過度的、長久的、模糊的焦慮和擔心,這些擔心和焦慮卻沒有壹個明確的原因。雖然,這些擔心、焦慮與正常的、由現實危機引起的擔心、焦慮很相象。比如,他們會成天為家裏的經濟情況而擔憂,即使他們的銀行帳戶上的存款遠遠超過了六位數;或者他們會成天為自己孩子的安全擔心,生怕他在學校裏出了什麽事;更多的時候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了什麽,就是感到極度的焦慮。

焦慮癥的焦慮和擔心持續在六個月以上,其具體癥狀包括以下四類:身體緊張、自主神經系統反應性過強、對未來無名的擔心、過分機警。這些癥狀可以是單獨出現,也可以是壹起出現。

身體緊張:焦慮癥患者常常覺得自己不能放松下來,全身緊張。他面部繃緊,眉頭緊皺,表情緊張,唉聲嘆氣。

自主神經系統反應性過強:焦慮癥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經系統常常超負荷工作。患者出汗、暈眩、呼吸急促、心跳過快、身體發冷發熱、手腳冰涼或發熱、胃部難受、大小便過頻、喉頭有阻塞感。

對未來無名的擔心:焦慮癥患者總是為未來擔心。他們擔心自己的親人、自己的財產、自己的健康。

過分機警:焦慮癥患者每時每刻都象壹個放哨站崗的士兵對周圍環境的每個細微動靜都充滿警惕。由於他們無時無刻不處在警惕狀態,影響了他們幹其他所有的工作,甚至影響他們的睡眠。

焦慮癥的診斷標準和類型

A、在過去六個月中的大多數時間裏,對某些事件和活動(比如工作進度、學業成績)過度擔心。

B、個體發現難以控制自己的擔心。

C、焦慮和擔心與至少下面六個癥狀中的三個(或更多)相聯系(至少有某些癥狀至少在過去六個月中的大多數時間裏出現)。

註意:在兒童中,只要壹個下述癥狀就可以了。

坐立不安或者感到心懸在半空中

容易疲勞

難以集中註意力,心思壹片空白

易激惹

肌肉緊張

睡眠問題(入睡困難、睡眠不穩或不踏實)

D、焦慮和擔心的內容不是其他(壹軸)障礙的特征內容。也就是說,焦慮和擔心的內容,不是關於被細菌感染(強迫癥)、驚恐發作(驚恐癥)、當眾出醜(社交恐怖癥)、長胖(神經性厭食癥)、嚴重疾病(疑病癥),等等。

E、焦慮、擔心和軀體癥狀給個體的社交、工作和其他方面造成了有臨床顯著意義的困難。

F、上述癥狀不是由於藥物的生理作用(例如,服藥,吸毒,酗酒)或者軀體疾病所引起(例如,甲狀腺分泌降低),也不僅僅是發生在情緒障礙、精神病性障礙、或普遍發展障礙之中。

焦慮癥的病理學

焦慮癥是由什麽引起的呢?它的發病原因是什麽呢?

到底焦慮癥是由什麽引起的?這是個很復雜的問題,到現在為止我們還不能完全回答這個問題。但是,現有的研究顯示:

第壹,軀體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礙雖然不會是引起焦慮癥的唯壹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見的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癥狀可以由軀體因素而引發,比如,甲狀腺亢進、腎上腺腫瘤。而且,許多研究者試圖發現,是不是焦慮癥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某些神經遞質,是引發焦慮癥的罪魁禍首。很多研究集中在兩個神經遞質上: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很多研究發現病人處於焦慮狀態時,他們大腦內的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水平急劇變化,但是,我們並不很清楚這些變化是焦慮癥狀的原因還是結果。

第二,認知過程,或者是妳的思維,在焦慮癥狀的形成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抑郁癥病人比壹般人更傾向於把模棱兩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釋成危機的先兆,更傾向於認為壞事情會落到他們頭上,更傾向於認為失敗在等待著他們,更傾向於低估自己對消極事件的控制能力。

第三,我們發現,在有應激事件發生的情況下,更有可能出現焦慮癥。

對焦慮癥的起因,不同學派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見,雖然這些意見並不壹定是相互沖突的,而是互補的。下面我們介紹生物醫學研究者、認知行為研究者、和精神分析學派的研究者各自對焦慮癥的解釋。

焦慮癥的治療方法

生物醫學研究者、認知行為研究者、和精神分析學派的研究者從各自的理論出發,為焦慮癥提供了各自不同的治療方法,其首選心理治療:

精神分析治療:因為精神分析學把焦慮癥的起因歸結為壓抑的無意識沖突,所以,焦慮癥的精神分析治療,就是幫助患者領悟他們的內在心理沖突的根源。具體請見:精神分析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的不同,運用行為治療的醫生有兩種不同的方法來治療焦慮癥。如果患者的焦慮癥狀與某些確定的情境有關,那麽,醫生通過運用“情境分析”,壹種行為治療技術,來找出患者的焦慮癥狀是由情境中的哪些關鍵因素造成的。然後醫生運用“系統脫敏”的技術,降低患者對這些特定因素的焦慮程度。如果患者的焦慮癥狀遊離於任何特定情境也就是不與某種特定環境有特殊的關系,那麽醫生就會運用“放松訓練”來降低病人的總體緊張水平。另外,由於焦慮癥患者經常表現出無助感,所以治療者會幫助患者通過學習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術,直言技術),來提高患者面對各種情境的信心。由於焦慮癥患者特有的認知方式-容易把模糊的刺激解釋為威脅,容易過高估計消極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認知治療常常被用來改變患者的認知方式。

藥物治療:抗焦慮藥物是最常用的治療焦慮癥的方法。但是抗焦慮藥物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嗜睡、抑郁。長期服用甚至對某些內臟器官有損害。而且抗焦慮藥物往往有成癮性。抗焦慮藥物的最大問題是,壹旦患者停止服用,幾乎可以肯定,癥狀會重新出現。當病人是通過服藥來降低焦慮癥狀,他們就會(正確地)把自己癥狀的好轉歸結為藥物的作用,而不是他們自己的改變。於是,當他們停止服藥時,當然會覺得情境是不可控制的,於是會變得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