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壹、前言:網絡時代
二、網絡時代的基本特征
三、互聯網精神
四、風行於網絡時代的學習方式與方法
五、網絡時代,值得實踐的三個學習新理念
六、網絡時代,學習應註意四個要點:
七、網絡時代對於個人學習的革命性要求
八、網絡時代對於學校教育的革命的要求
九、網絡時代對於中國政府的革命性要求
壹、 前言:網絡時代
互聯網(Internet),是40年前世界冷戰時期,美國人搞軍事情報的產物。在今天,Internet大潮以其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和不可阻擋的勢頭席卷全球。它每年以幾何級數的迅猛增長,正在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使我們所處的世界方方面面產生了深刻的革命性變化。
從為了滿足軍事全球化的需要,到網絡的形成和網絡時代的崛起,標誌著人類進入了信息化的第二個階段,(第壹階段以電子計算機發明為標誌),標誌著人類進入了壹個不同於“實物文明”與“書寫文明”的全新樣式,即“數字文明”或者說“虛擬世界的文明”,標誌著人類“知識社會”真正的開始。網絡時代的崛起,對人類的學習與教育提供了空前機遇與挑戰,將引起了學習與教育方方面面的深刻的變革。
正如小車已發明了,雖然可能有車禍,但妳是坐車,還是依舊走路前進?
二、網絡時代的基本特征
第壹、全世界的信息化、知識化。歷史的車輪已將我們載入21世紀,這是壹個新的時代,它是以知識為載體,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時代。其特征是信息爆炸、知識膨脹、全球化、以人為本。在經濟上,表現為知識經濟,亦稱智能經濟,是和農業經濟、工業經濟相對應的,即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使用基礎上的經濟。
第二,人類的壹切都可以數字化、虛擬化。逐漸出現的虛擬辦公室、虛擬企業、虛擬圖書館、虛擬博物館、虛擬學校、虛擬商城、虛擬政府等等,將改變人類的經濟、政治、文化與社會活動方式。壹切都變得方便快捷與低成本。這蘊藏著無限的商機。
第三,世界在網絡化中變小,即“網絡時空”的形成。在互聯網上,世界正在變小,成為壹個小小的村子,名字叫做“地球村”。成為壹個沒有時差、沒有距離的,超越傳統時空的“網絡時空” 。
在網絡時空中,更多的網民離開電視機、電影院和劇場等,但不離開網絡娛樂。人們更多地通過電腦網絡收聽、下載個人喜歡的音樂,觀看個人真正喜歡的電影和演出,獲取各種娛樂信息,網絡承擔起人類娛樂新載體的任務,持續了幾個世紀之久的娛樂方式將發生變革。
在網絡時空中,人們可通過虛擬圖書館、虛擬博物館、虛擬藝術館等實現“四個所有”,即實現“所有地方”的“所有的人”都能得到“所有形式”的“所有情報”(新聞、圖書、雜誌、畫、藝術品等),渡過他們的閑暇時間。
在網絡時空中,人們不僅可以搜集到各種旅遊信息,安排旅程、預訂到世界各地渡假的機票和客房,還可通過虛擬現實的方式到巴黎、威尼斯、羅馬、夏威夷旅遊,使妳身臨其境;如果妳戴上看三維圖景的眼鏡,穿上讓妳感受到目標而且也被別人感受到的緊身衣褲,那麽妳就能訪問千裏以外的朋友、親人。妳們每個人都將出現在別人面前,妳們將壹起談笑,彼此接觸,仿佛同在壹室。
在網絡時空中,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地網上購物,購天下東西。
在網絡時空中,集體遊戲、社交娛樂,成為壹種最新的流行等等。
此外,網絡時代是即時通訊時代,是平民化時代等。
參考: /12%5F88
三、互聯網精神
人們在走進互聯網的過程中,隨著人與互聯網的相互交流和溝通,而出現了深刻的生活方式的改變,人的精神面貌的改變。“互聯網精神”即開放、平等、協作和***享。
1、開放不僅體現在物理時空的開放,更體現在人們的思維空間的開放上;
2、平等是“網絡面前人人平等”,相互間即便互不相識、遠隔萬裏,但在互聯網的世界裏都是網友,不管妳有什麽需要,不管妳遇到什麽困難,在這裏都會找到屬於妳自己的壹片空間;
3、協作即壹方面我們要***同維護好我們***同的網絡家園,另壹方面我們只有相互間友好協同,才能***同編制起這張網;
4、***享即資源的***享。
四、風行於網絡時代的學習方式與方法
網絡時代,由於信息與知識的爆炸,快速閱讀必要,社會正進入“速讀時代”。網絡時代,同樣是“***讀”時代、寓樂於學的時代等等。
1、小組式學習、合作與分享式學習,將風行於網絡時代,網上讀書會、書友會、知行會、學友會、研讀會、知識社區等盛行;
2、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娛樂式學習、“網遊式學習”將風行於網絡時代,
3、網絡時代需要有先進的讀書與學習方法,如快速閱讀法、比較閱讀法,研究式學習法、邊幹邊學等將風行於網絡時代。網上可以搜索與訓練。
4、動漫式課件與多媒體教材將風行於網絡時代。
5、移動式學習(借助移動工具),將風行於網絡時代。
6、遠程教育與培訓將風行於網絡時代。
在這裏,太陽每天是新的;在這裏,商機無限。
參考: /12%5F88
五、網絡時代,值得實踐的三個學習新理念
在網絡時代,面壁十年苦讀聖賢書的學習方式已顯得陳舊而不合時宜了。這裏提供壹個基本的思路,它也許能給妳壹點啟發。
1、收集即學習。
查找和存儲資料,是學習新知的開始。置身於網絡時代的信息海洋,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收集信息的無限空間。但是,如何收集信息,成為最為關鍵的問題。當電腦屏幕上出現搜索引擎檢索到的成百上千的搜索結果時,妳可能陷入茫然而不知所措的困境,總不能漫無目標地兼收並蓄吧!面對如此海量的信息,只有確立明確的主題,才不至於不知所措。
主題是什麽?是與妳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是妳感興趣的問題。搜集與主題相關的素材,並對它們進行合理的分類和裁剪,形成自己獨有的知識體系,它不僅保存在電腦的存儲器中,也保存在妳的大腦中了。
2、寫作即學習。
信息如水——匱乏時,它是甘霖;泛濫時,它猶如洪水。充斥於網絡上的信息,有用的與無用的兼而有之,科學的與迷信的相互混雜,如何排除不良信息對我們的幹擾,是網絡時代我們每個人必須解決的最大的問題。寫作,只有通過寫作,對信息進行比較與鑒別,吸收其精華,剔除其糟粕,才能變不利為有利,克服信息過量的問題。否則,就可能淹死在信息的海洋中。
坐在連接到互聯網的電腦面前,妳完全可以邊寫邊查,進行在線寫作,這可是壹種從來沒有過的體驗,壹種效率最高的工作方式。如果馬克思健在的話,他老人家就用不著每日泡在大英圖書館了。
勤於寫作是壹種美德,它可以培養人們良好的思維方式,甚至造就出著作等身的專家學者。寫成的文章,可以立即用E-mail發送給報刊,妳壹定會從發表的文章中獲得被認可的滿足,並能在獲得稿酬的興奮中激發起更高的寫作激情。
3、 研究即學習。
對於我們所有的人來說,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壹些事情需要進行研究,此所謂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研究過程中,互聯網絡是妳最佳的搭檔和助手,通過它,妳可以查詢到相關事件的最新發展情況,還可以及時地與本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溝通和交流。隨著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既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又提高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壹個相對狹隘的領域內進行長期的堅持不懈的研究,妳會逐步地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經常性的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活動,能夠使壹個凡夫俗子變成為富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思想家。
六、網絡時代,學習應註意四個要點:
網絡給人們提供了空前的機遇,同時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網絡時代,學習應註意三個要點:
1、 人生目標要明確,學習要有目的性與計劃性,學習要精,否則,淹沒於信息與知識的汪洋大海。
2、 鑒別力要加強。時下,網絡色情、網絡暴力、流氓軟件、低級趣味、網絡欺詐等等醜陋現象的出現,大有愈演愈烈之勢,沾汙了互聯網這片自由美麗的公***空間。
3、 自制力最重要。網絡時代,不能過度浸於網絡,能入能出,不能過度浸於網絡娛樂而玩物失誌。不能自制的人,要借助別人的力量拉壹下。
4、 有知識產權的維護意識。
參考: /12%5F88
七、網絡時代對於個人學習的革命性要求
1、網絡時代,是全民學習的時代。傳統觀念:學習是人生某階段的事情或某些需要學習的人的事情。在網絡時代,人人都要學習。學習是每個人事,學習成為壹種必然的人生態度,成為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壹種技能與習慣。
2、網絡時代,是終身學習的時代。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地學習,不斷“充電”。網絡為每壹個人提供了隨時隨地學習,想學就學的平臺。
3、網絡時代,以人為本時代。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個人的成長、成才、成功,為了自身的健康、快樂、幸福與人生價值的實現,同時對國家、社會與民族的振興做出貢獻。
4、網絡時代,學什麽?除了按自己的理想與興趣來定,網絡時代壹般要求包括如下:(1)社會常識、;(2)業務知識與技能;(3)網絡技能與信息能力;(4)學會如何學習與思考創新;(5)提高科技與文藝素養;(6)如何做人處世;(7)生活藝術等。
5、網絡時代,如何學?對於每個人來說,是要學會上網,掌握各種網絡基本技能,能尋找到最佳的學習資料與優秀的教師,利用電腦與移動終端等工具,采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與方法,愉快地學,用心地學。其秘訣是什麽呢?
第壹條秘訣是在使用中學習,帶著問題學習,這樣效果最好。
第二條秘訣是全身心的學習,把所有的感官都用上。互聯網技術在理論上第壹次讓我們可以用多媒體的方式來遠程學習,從這個角度看,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學習。
第三條學習的秘訣是要找到合適的老師。互聯網能夠讓壹個有經驗的、有實用知識的老師的教學範圍擴大很多倍。通過網絡直播講課,聽課人數上可以不受限制,還可以利用網絡手段進行教學互動。從這個角度來說,互聯網可以幫助有實用知識的人把他的知識進行傳播。
第四條秘訣是在交友互動中學習更有效果。互聯網是壹個非常好的讓大家在互動中學習的平臺。
最後壹條秘訣是充分利用學習工具。互聯網上最大、最開放的大學就是百度和Google,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可以在網絡上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參考: /12%5F88
八、網絡時代對於學校教育的革命的要求
網絡時代對於學校教育的革命的要求,是由傳統的教育方式轉變為現代“數字化教育”方式,制定以“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為主,以“交互式學習”為輔,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網絡等手段,進行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實踐教育。
(壹)、數字化教育是網絡時代教育的主要方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教育將從內容、形式、方法和組織等方面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這種變革不是壹蹴而就的,需要經歷許多中間過程。人們開始是將計算機看作壹種獨特的對象,和物理、化學壹樣,專門開設壹門計算機課程;然後是要求計算機能輔助學校的傳統教學,作教學演示或個別化教學;再後是要求進行以計算機為基礎的課程改革,這種課程明顯有別於以書本、粉筆和黑板以及幻燈、投影、電視和錄像等傳統教學媒體為基礎的課程;最後是要求整個教學體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形式甚至連學校結構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這壹演進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與教育的整合程度越來越深,對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大。
什麽是數字化內容?
在數字化教育的環境中,內容指的是用於教和學的所有資源,它包括教科書、電影和作業本,也包括實驗和課堂演示時所使用的實物。數字內容當然還包括錄像、軟件、CD-ROM、網站、電子郵件、在線學習管理系統、計算機模擬、網上討論、數據文件和數據庫等。
在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信息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信息時代的學習是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落後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發展密切相關。信息技術是數字化為支柱,信息技術應用到教育工作者教學過程後,引起了學習環境、學習資源、學習方式都向數字化方向發展,形成數字化的學習環境、數字化的學習資源和數字化的學習方式。開展信息教育、培養學習者的數字化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信息教育的開展有利於學習者主動學習的實現,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不僅是教學的組織者,也是學習信息的傳播者,而學習者只能被動地作為信宿接受學習信息。通過信息教育的開展,學習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手段?主動地獲得相關的學習信息,使學習者學習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二)、信息數字化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的決定性因素
信息化數字化教學模式的關鍵在於從現代教學媒體構成理想教學環境的角度,探討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知道,以計算機為主的現代數字化教學媒體(主要指多媒體計算機、教學網絡、校園網和因特網)的出現帶來了傳統教學媒體所無法具備的特性:計算機交互性、多媒體特性、超文本特性、網絡特性。這些特性能夠使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有所改變,學生的信息能力不同,學習的效果會明顯不同。學生要能夠真正積極主動的探索知識,而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信息,成為知識信息的主動建構者。在這種模式下,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和課堂的主宰。信息數字化教學模式具有如下的特點:
1、信息數字化源豐富、知識量大、有利於環境的創設。
2、數字化教育使學校課程學習內容具有實效性:教師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提供信息,而是培養學生自身獲取知識的能力,指導學生的學習探索活動,讓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發現。
3、數字化教育使學生學習課程內容及探究具有多層次性,有利於個別化教學,因材施教。
4、數字化教育可使學生互助互動,培養協作式學習。
5、數字化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發展。
6、數字化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能把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提要有機結合起來,***同研究完成復雜教學任務的壹種新型的教學方式。
(三)、通過數字化的內容和網絡的應用改革教與學
由於數字化內容與課程的整合具有以下的幾個鮮明特征:
●以課程目標和問題為中心
●以學生為中心
●合作學習
●交互
●度身定制的個別化學習
●知識的***享和再創造
●隨時隨地的學習
●信息技術教育從學習對象轉變為學習工具
●信息技術從輔助教學的手段轉變為學習的方式
因此數字化的內容和網絡的應用將幫助我們在教與學的方法上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為使這些變化給所有的學生帶來更多受教育的機會,數字化的內容和網絡的應用二者都必須分別按照高質量的標準進行評估(包括學習科學的基礎知識和教學效率),材料要完好,內容要全面,且適用於所有的年級和所有的學科領域,並具有激勵或調動學生的力量。另外,它們還必須易於被發現和掌握,易於學生和教師使用,而且殘疾人也能夠學習使用。
九、網絡時代對於中國政府的革命性要求
對於我國政府來說要立即實施“信息化網絡工程”。國家要制定優惠的政策,發展這項偉大的事業。
1、國家要推廣實施“家庭上網工程”,消除數字鴻溝。要發展低價普及型電腦、上網終端,降低上網費用,實行上網補貼等等。
2、國家要努力建設最好數字化、網絡化、虛擬化的公***圖書館與檔案館。美國前總統裏根曾說過,美國每年經濟總收入的49%~60%是圖書館與檔案館創造的。圖書館與檔案館作為人類的知識信息中心,激發和活化凝固在文獻中的知識信息是現代圖書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圖書館與檔案館應充分應用現代化技術,利用其信息優勢,不斷改進服務方式,拓寬服務內容,深入開發文獻信息,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3、國家要大力發展農村與貧窮地區中小學遠程教育
要堅持把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作為推進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統籌、協調東、中、西部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發展,建立健全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制度和政策體系,堅持以農村教育信息化為重點,繼續發展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加強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如電教館系統)建設;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特別是農村教師的信息素養、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覆蓋城鄉的信息化支持服務體系,為教學應用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服務,無論什麽時間 什麽地點 任何人 都可以從任何章節開始進行學習。
參考: /12%5F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