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拼音讀作:tóng 。
部首:人;繁體:仝;造字:形聲;筆畫:5;結構:上下;五:行火。
常用釋義
1、名姓。
2、人名用字。
詳細釋義
1、同的古字。相同;壹樣。
昨日仝不仝,異自異,是謂大仝而小異。唐·盧仝·《與馬異結交詩》
仝,同古文。《廣韻·平柬》
2、姓。明代有仝寅。見《明史·方伎傳》。
仝”是壹個古代漢字,多用於古代文學和史書中。它有三個基本的意思:
1、同等,表示和某個人或物相等;
2、同時,表示在同壹時間發生或存在;
3、同壹,表示是同壹個。
例如:他們倆的成績仝分第壹。?
他們仝在壹個學校讀書。?
這座古墓的兩個墓主人姓名仝為“張”。
古文
古文,是上古時代的文字,也是古代人民陸續造成的文字的總稱。
漢書· 藝文誌尚書類後序:“古文《尚書》者,出於孔子壁中。武帝末,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以其出於孔子壁中,故稱“壁中書”。因漆寫的筆畫,頭粗尾細,形似蝌蚪,故又稱“蝌蚪文”。
這些古文,包括了庖羲氏所作的“龍書”,神農氏所作的“八穗書”,黃帝所作的“雲書",少昊氏所作的”鸞鳳書“,帝嚳所作的“仙人形書”,倉沮時代刻石(二十八字),唐虞時代的字形(六字),夏代的《琱戈銘》、《鉤帶銘》、禹篆二十字、《岣嶁碑》等不同的古文。除此之外,尚有所謂“奇字”壹種。奇字,就是古文中比較奇異的字,或謂就是壁中古文的異體。
以上所說各種古代文字,僅是史書上的記載,且久己失傳,實無從稽考。縱有跡象,都為六國詭文,篆勢奇譎,殊難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