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是2016年9月1日《慈善法》實施以來,全國首批認定公募資格的16家慈善組織之壹。1985年,為迎接我國特有物種麋鹿回歸,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呂正操、錢昌照、包爾漢等領導發起、成立了中國麋鹿基金會。經過不懈努力,麋鹿得以回歸自然。國際公認中國麋鹿重引進項目是世界物種重引進最成功範例。隨著1992年中國加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及2009年胡德平理事長指出綠色發展的要義後,經國務院批準,兩次更名為現名,並在胡德平、謝伯陽、周建等理事會領導的帶領下,積極、全面落實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關註、參與相關工作。 周晉峰現任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的主要職責如下:
1、宣傳動員社會公眾熱愛大自然,增強自然保護意識,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2、廣泛聯絡國內外友好團體和人士,通過多種渠道為實 現本會宗旨提供支持和資助;
3、組織國內外學術合作與交流,開展科學研究,推廣科技成果,提供咨詢建議,進行人才培訓;
4、設立專業基金和獎勵基金,對於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做出貢獻的團體和個人給予資助和獎勵。
綜上所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成立於1985年,是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全國性公益公募基金會,國家壹級學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慈善法》第九十九條
民政部對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
《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第十壹條
自行政處罰生效之日起,民政部將其列入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