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紅河谷遊記

紅河谷遊記

紅河谷遊記

? 眉縣的紅河谷森林公園,早有所聞,但卻未曾壹睹她的風情。想象著那裏必然有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空谷幽深的大自然旖旎風光;或者真的有壹條河水呈紅色的河流悠悠地從山谷發源。

越是好奇,越是想去探個究竟。正值假期,何不壹了心願?於是起了個大早,壹家人驅車前往七十公裏外的紅河谷森林公園遊玩。

? 藍天,白雲,窗外的各種綠植匆匆地掠過眼前,心情像清晨的空氣壹般清新,旅行總會讓我們疲憊的心徹底清零,放松的像那天邊無憂無慮的雲朵,任意東西。

? 車行了大約壹個小時便進入了紅河谷旅遊景區。眼前便是巍峨的太白山,壹擡頭,才發現左邊是山,右邊也是山,前邊是山,後面也是山,不知不覺中已置身於山的懷抱之中,原來這紅河谷就依偎在這群山的繈褓? 中。滿山黛青色,蒼松翠柏,青樹藤蔓, 蒙絡搖墜,滿眼滿眼的綠,壹抓就是壹大把,也綠得逼妳的眼,讓妳的心壹下子安靜下來,舒服得裝不下這綠,只留下純純的歡喜。

進了景區大門,壹眼便看見了幾個大牌匾上紅河谷的歷史淵源介紹,我迫不及待地去解心中埋藏依舊的疑惑。

? 原來紅河谷古稱赤谷,太白峽;今名霸王河,又稱“教坊河”、紅河。紅河谷得名有三種說法,壹說紅河谷因太白八景之壹的紅河丹崖而得名。壹說民間傳說是太白山神怒斬惡龍,河流被血水染紅的緣故;另有壹說,三國魏蜀戰爭時蜀軍西出祁山,進攻長安,與曹軍大戰赤峪,死傷慘重,血流成河,染水盡赤,後留名赤峪河,又名“紅河”。

哦!

感嘆著,心中疑惑大解!

? 也許每壹處自然的好去處總有它神秘的人文傳說和歷史追溯,人類總會賦予它豐富的文化意義,好像沒有點人文色彩,景便顯得膚淺了。

然而傳說畢竟讓人難以信服,我仔細閱覽,發現從科學的角度講,“紅河”壹名應與太白山八景之壹的“紅河丹崖”密切相關。此處的山體及河道的石頭均由褚紅色片麻巖組成,夕陽西下,波光瀲灩的河流與緋紅奔流,映照得崖面彤紅壹片,如夢如幻,氣勢恢宏,“紅河”因此得名。

看來,今天若能目睹“紅河丹崖”也算不虛此行了!聽說,離山腳下還有七八公裏,我們只好驅車緩行,壹覽沿途風光。

蜿蜒而上的景區道路像攀附在紅河谷軀體上的壹條蛇,兩旁重巒疊嶂,連綿起伏,陽光很難直射下來,三伏的天氣,這裏的空氣中卻透著清涼,真是避暑的好地方!

“爸爸,快看瀑布!”,我隨著兒子的歡叫聲望去,這真算不上什麽瀑布,只是壹幕水流湍急的水簾,下了車,我們在此駐足觀賞。只見路旁壹條曲折的小溪,潺潺的流水,在千奇百怪的石頭間歡快地奔流著,那壹股股清流笑著鬧著,嘩嘩的前行,任何巉巖險阻在她們看來都不足為奇,時而緩緩而下,時而奔騰跳躍,時而從高處壹躍,濺起壹簇亮晶晶的浪花,那種歡喜真叫人不可名狀,也從心底贊嘆這生命的樂章。

? 溪水清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我跨過莽石,蹲在壹個石頭上,雙手掬起壹捧,水清洌冽地,從我的指縫間,跌落。每壹滴,仿佛都帶著清甜。

? 擡頭只見那壹幕水簾,水簾處巨石兩分溪流,山開雙洞,流水飛瀑,洞隱瀑後。銀練懸垂,噴珠濺玉。它從三米高的河床奔騰洶湧而下,形成壹股宏大的激流,那股沖擊力在下面的巖石上撞擊出巨大的聲響,走近,水霧撲面而來,頭發眉毛瞬間濕漉漉的。

? 水簾左邊,立著壹塊巨石,上面刻著四個字“雙洞水簾”,巨石上方壹座拱橋橫空架起,遊客站在上面,便可以俯瞰這壹處盛景。奇怪的是在水簾的壹側,矗立著壹尊石像,懷揣壹神鞭,莊嚴肅穆,我不解,便去查看附近石碑上文字介紹,原來是太公石像。 相傳水簾之後東西各有壹洞,東通長安,西去雍州,當年姜太公避雨棄舟於此,便由此西洞中隱去。

再往前走,便是飛虹瀑了。只見百丈高的懸崖峭壁之上飛出壹股銀鏈似的瀑布,噴薄而下,濺起幾米高的浪花,那又細又密的水霧在陽光的愛撫下從容地飄蕩在山谷中,氤氳在空氣裏,遊客們擺出各種姿勢,讓自己在這飛虹瀑下美成今生最陶醉的回憶。 我沒有去過廬山,但此時此刻便不由地想起“詩仙”李白的那首詩來“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也許這裏並沒有廬山瀑布的磅礴的氣勢,但也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世間的壹切皆是緣分,我想我定與這山,這谷,這水,這樹,前世有壹段緣,今日緣解,心裏就隱隱地生出壹份感動來。

終於到了山腳下,遊客絡繹不絕。溪水潺潺,鳥鳴不絕於耳,石凳這兒壹副,那兒壹座,遊人們或靜坐休憩,享受幽谷的靜謐;或躺下來看雲卷雲舒;或蹲在石橋邊癡癡地聯想;或蕩著秋千蕩著無憂的童年;或駐足拿著手機拍攝這絕妙的景致;或幾個人怡然自樂悠閑地嘮嗑……

立於此間,再浮躁的心也會變得恬靜安詳,再疲憊的靈魂也會徹底釋然放松。

我正在入神,只覺身後有人拍我,轉身看見壹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原來他請我幫忙給他們幾個同行的照張合影。我欣然答應了,幾位老人大約都已花甲,卻精神矍鑠,尤其是那位圍著粉色絲巾的大姐,壹張壹個姿勢,左顧右盼,臉上的笑燦爛得像極了那繽紛的花蝴蝶,翩翩起舞,生命的流動無關滄桑,他們吆喝著要相約紅河丹崖的玻璃棧道見,四千多個臺階,海拔兩千米,我深深地被老人們的韌勁所感動。

看著他們壹個個佝僂著,弓著要,壹個臺階壹個臺階向山頂爬去的背影,我心想,這怕是我見過的最美的風景了吧!

走,爬上去,紅河丹崖,我來了!

兒子在前面歡跳著,壹躍壹個臺階,不壹會兒,就將我和妻子甩在了後面。爬山的遊客不是很多,三三兩兩,有的上,有的下,每個人的額頭都爬滿了細細的汗珠,好在臺階蜿蜒在深谷幽林中,濃蔭庇護,和風輕輕,吹在臉上舒服得的好像嬰孩的手摩挲著妳的臉。

? 狹窄的山道上,遊客插肩而過,彼此並不熟悉,卻不約而同地相互微笑,下山的對上山的頻頻點頭,加油!上山的對下山的伸起大拇指,點贊!此時此刻,大家好像成了盟友,相互鼓勵著,提攜著。

不到半個時辰,我已經氣喘籲籲了,前面的大姐囑咐兒子爬山不要太快,要壹步壹個臺階。

? 是啊,人生,不就是壹次漫長艱辛的的爬山嗎?登頂談何容易?欲速則不達。只有壹步壹個腳印,才能持續發力。

? 我站在半山腰,舉目眺望,郁郁蔥蔥的,天在山峰上,與山峰嬉戲。不遙遠,仿佛只要我登山頂,便可以撫摸到,我看山,山把眼睛塞得滿滿的。樹尖帶著金光搖曳著,片片葉子在風中翩翩起舞,沙沙作響,好像在歡快的竊竊私語。 山道上,不時有小松鼠從林子裏跑出來,小尾巴翹得高高的。看見遊人,不懼怕,而是好奇地張望壹通,復又遁入林子裏。

兩千多個臺階的長途跋涉,終於我們體力不支,決定放棄登頂。下山的時候,我心裏沒有壹絲沮喪。也許我們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但人生何嘗不是在享受這種酣暢淋漓地爬山的過程,下次定要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離開的時候,晚霞映照山谷,青山,綠水,丹崖,鬥瀑,神石,雲海,披上了壹道彤紅的霞光,紅河谷美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