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2020-04-15

2020-04-15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有真人、至人、聖人、賢人之說,曾疑之。近日,連續觀看紀錄片《本草中國》和《本草中華》,見古聖先賢遍察宇宙天地萬物之神奇,見全國各省市中醫藥大學著名老中醫之精神之風骨,另有張至順道長、南懷謹先生等,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果真醫道通仙道也!古聖先賢不虛,佛家不打誑語,只是我輩可知可識否?

原文

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壹,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簡譯

我聽說上古時代有稱為真人的人,掌握了天地陰陽變化的規律,能夠調節呼吸,吸收精純的清氣,超然獨處,令精神守持於內,鍛煉身體,使筋骨肌肉與整個身體達到高度的協調,所以他的壽命同於天地而沒有終了的時候,這是他修道養生的結果。

中古的時候,有稱為至人的人,具有醇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養生之道,和調於陰陽四時的變化,離開世俗社會生活的幹擾,積蓄精氣,集中精神,使其遠馳於廣闊的天地自然之中,讓視覺和聽覺的註意力守持於八方之外,這是他延長壽命和強健身體的方法,這種人也可以歸於真人的行列。

其次有稱為聖人的人,能夠安處於天地自然的正常環境之中,順從八風的活動規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會相應,沒有惱怒怨恨之情,行為不離開世俗的壹般準則,穿著裝飾普通紋采的衣服,舉動也沒有炫耀於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不使形體因為事物而勞累,在內,沒有任何思想負擔,以安靜、愉快為目的,以悠然自得為滿足,所以他的形體不益衰憊,精神不益耗散,壽命也可達到百歲左右。

其次有稱為賢人的人,能夠依據天地的變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順從陰陽的消長和適應四時的變遷,追隨上古真人,使生活符合養生之道,這樣的人也能增益壽命,但有終結的時候。

深解

?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壹(真,天真也;不假修為,故曰真人,心同太極,德契兩儀。提挈,把握也。全真之人,呼接天根,吸接地脈,精化為氣也。獨立守神,氣化為神也;精氣皆化,獨有神存,故曰獨立。肌肉若壹者,神還虛無,雖有肌肉而體同虛空也。仙家所謂抱元守壹,即形與神俱之義也)。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天地有質,劫滿必敝。真人之壽,前乎無始後乎無終,天地有敝,吾壽無終矣。此非戀於形生,蓋形神俱微妙,與道合真,故曰此其道生者,明非形生也)。

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至者,以修為而至者也;淳者,濃也。德濃道全,不愆於陰陽,不逆於四時,庶幾奉若天時者矣),去世離俗,積精全神(去世離俗,藏形隱跡也。積精全神者,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也)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全神之後,便能出隱顯之神,故遊行天地之間;塵紛不亂,便能徹耳目之障,故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前之真人,則曰道生;此言至人,則曰壽命、曰強,但能全道而已。亦歸於真人者,言若能煉神還虛,亦可同於真人,此全以修為而至者也)。

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聖者,大而化之,亦人中之超類者,與天地合德,與四時合序,故能處天地之和,而氣賴以養,從八風之理而邪弗能傷也。八風者,《靈樞·九宮八風篇》雲:風從所居之鄉來者為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從其沖後來者為虛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從南方來,名曰大弱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兇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適嗜欲也。攝情歸性,無恚嗔也。和光混俗,不離世也。被服章者,臯陶謨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聖人之心,不磷不淄,雖和光混俗,而未嘗觀效於俗也),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外不勞形則身安,內無思想則神靜。恬愉者,調服七情也。自得者,素位而行,無入不自得也。如是者,形不受賊,精神不越而壽可百矣)。

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賢人者,精於醫道者也。法天地陰陽之理,行針砭藥石之術,智者能調五臟,斯人是已),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將從者,有誌慕古,未能與之同其歸也,合同於道者,醫道通仙道也。調攝營衛,培益本元,勿幹天地之和,自無夭劄之患,故曰亦可益壽。亦者,次別上文之聖人也。有極時者,天癸數窮,形體衰憊,針砭藥餌無可致力矣。

真人者,無為而成。至人者,有為而至。聖人治未病,賢人治已病。修詣雖殊,尊生則壹也。按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強名曰道,無跡象之可泥,豈形質之能幾。返本還元,湛然常寂,名之曰道。積精全神,益壽強命,名之曰術。《文始經》雲:忘精神而超生,見精神而久生,是也。忘精神者,虛極靜篤,精自然化氣,氣自然化神,神自然還虛也。見精神者,虛靜以為本,火符以為用,煉精成氣,煉氣成神,煉神還虛也。

?嗟!吾人處不停之運,操必化之軀,生寄死歸,誰其獲免?貪求者妄殆,自棄者失時。有壹二盲修瞎煉者,皆以身內為工夫。獨不聞《胎息經》雲: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氣入身來謂之生,神去離形謂之死,知神氣者可以長生。氣有先天後天之別,後天者,呼吸往來之氣也;先天者,無形無象,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者也。

邵康節雲;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見天根。天根月窟間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真既醉於先天之說也。惜乎下手無訣,訛傳錯教。妄以兩目為月窟,陽事為天根,令人捧腹。若得訣行持,不過壹時辰許,先天祖氣忽然來歸,鼻管如迎風之狀,不假呼吸施為,不事閉氣數息,特須壹言抉破,可以萬古長存。若非福分深長,鮮不聞而起謗,甚有俗醫笑其迂妄。不知醫道通仙,自古記之,亦在乎人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