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說壹直以來都是我們想要嘗試破解的世紀難題,換句話說如何能夠在提升成績的前提下,還能讓我們的教育實現育人的目的,也就是讓孩子能夠成為德才兼備的人,可以說兩者皆不可偏廢,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確實是存在唯分數論的情況,甚至在某些地區還比較嚴重,尤其像是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這樣的壹些硬標簽,使得這樣的輿論似乎成為了教育的主流!
什麽是教育的本質,德國的哲學家雅思貝爾斯曾經說過?教育就是壹棵樹搖動另壹棵樹,壹朵雲推動另壹朵雲,壹個靈魂喚醒另壹個靈魂?,我覺得這是對於教育的本質的經典解讀!之前對於衡水中學的教學模式我曾經表達過自己的異議,很多人不以為然,尤其是家長,認為不管怎樣,能考上大學尤其是好大學,那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是瞎扯!難道真的是瞎扯嗎?
2007年發生在雲南大學的馬加爵案,相信大家依然記憶猶新,也是重點大學,也是天之驕子,壹樣的充滿期待,但是僅僅是因為壹句不投機的話,心理陰影迅速擴散,連殺同寢室的四名同學後逃之夭夭,最終被繩之以法判處死刑!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壹味的拼純知識性學習,忽視德育的同步提升所帶來惡果!
2011年,西安藥家鑫案,大家應該還記憶猶新,撞人之後竟然對受害者連刺八刀,想想都覺得超乎尋常的殘忍,這已經遠遠偏離了壹個正常的人的做人準則,根本無法用大學生的身份來衡量他!如此的殘忍,如此的無情,試問這樣的大學生合格嗎?這樣的大學生分數高有什麽價值?
去年6月,中科院研究生謝雕本來是為高中同學周凱旋準備的接風宴上,被早有準備的周凱旋連砍數刀刺死,後來警方調查以後得知,事情是起因竟然是因為極度的嫉妒和扭曲心理導致,就因為謝雕在微信群裏對謝雕的壹句玩笑評論,竟然能讓他耿耿於懷,記恨在心,這樣的大學生還能稱之為天之驕子嗎?在周凱旋身上,我們同樣看到了高分低情商的影子,這也是壹味的重視分數而偏廢學生整體素質提升所帶來的惡果!壹樁樁案例,讓人觸目驚心,盡管這些壹再的被我們說成是個別案例,但是就在前不久,北大學生吳謝宇弒母案,又壹次顛覆了我們對於人性的認知,很多人說,相對於大學生的整體數量,殺人者畢竟是少數,代表不了所有的大學生,但是我想說的是,殺人這種極端的方式只是眾多不良思想傾向的其中壹種
我們看不到的,依然在思想上困擾著、甚至折磨著眾多大學生的問題依然有太多太多,如果我們不加重視,依然只是壹味的強調分數、分數,未來的問題將積重難返,更多的問題學生會不斷湧現,教育到底是什麽?我們是否做到了用壹個靈魂去撼動另壹個靈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