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以訛傳訛的意思及故事

以訛傳訛的意思及故事

成語:

以訛傳訛

拼音:

[yǐ ? chu?n ?]

解釋:

把本來就不正確或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話又不正確地傳出去,越傳越錯。

出處:

《呂氏春秋?慎行覽?察傳》

舉例造句:

以訛傳訛 把本來就不正確的'話又錯誤地傳開去,越傳越錯,人們的理解因此深受影響 。

成語典故:

宋國的丁家庭院裏沒有井,於是只能出門打水,經常壹個人在外面。等到他家院子裏打好井之後,這家人就告訴外人說:?我打井(就如同)得到了壹個人(壹般)。? 聽到了這話的人互相轉告說:?丁家人打井,挖出來了壹個人。?國人都在討論這件事,宋國的國君聽說了。國君派人去問丁家的人。丁家的人回答說:?我的意思是說我得到了像壹個人那麽多的勞力,不是說我從井裏挖出了壹個人啊。?

啟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註意實地調查,不要輕信流言蜚語。對道聽途說的傳言,必須進行考察分析,不然就會是非不分,以訛傳訛,把事情搞錯,甚至上當受騙。(或:眼見為實,不要以訛傳訛;或:講話要講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