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獎評獎創始於中國農歷雞年(1981年),故定名為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曉激勵電影工作者為中國社會主義電影事業的興旺發達而奮發努力。
又因為安徽懷寧洪鋪鎮有“金雞碑”。“金雞碑”為戲神碑立於清雍正八年。是中國研究戲劇史的活化石,全國僅存兩座。1984年7月,懷寧縣文物普查中發現。“金雞碑”位於洪鎮鄉學堂村。碑高1.1米,寬0.75米,白色石料刻成。
碑的正文為“金雞社令直之神位”,正文兩側冠“日”、“月”二字。上款“庚戌歲冬月吉旦眾生祀奉”,下款為立碑人“本社”、“信官”、“信士”、“生員”楊文堂等25人姓名。碑邊刻纏枝花紋,碑文楷書陰刻。
擴展資料:
金雞獎獎杯獎座
金雞獎獎杯是以昂首啼鳴的金雞雕像為模型進行倒模而成的。獎杯的重量在2公斤左右,高度則為35厘米,為鑄銅鍍金構造。因銅有著和金壹樣的承重感,所以會選擇銅作為底料。
銅質底座上,還專門有壹塊可以鑲嵌卡片(鑲金的金屬卡)的地方,卡片上則刻上獲獎電影的名字和獲獎人的名字,所有獎項獎杯都是壹樣的。因金雞獎有下“雙黃蛋”的習慣,每次獎杯制作都會多制作3個以上的獎杯。
因2010年開始,獲得金雞獎提名者,都要有提名獎杯,因此獎杯又要多制作100個左右。但提名獎杯與金雞獎杯不同,制作相對廉價,但也講求做工。
百度百科-中國電影金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