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二十壹世紀從2000還是2001開始

二十壹世紀從2000還是2001開始

21世紀從何時算起

我國權威機構達成壹致意見

新世紀的鐘聲應在何時敲響,2000年,還是2001年?

這壹持續多年的“世紀之爭”已到最後關頭,亦有最新進展:英國皇家格林尼治天文臺、美國海軍天文臺和法國巴黎經度局分別代表本國頒歷機構在國際互聯網上公布:21世紀始於2001年1月1日。

我國的權威頒歷機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也在本月正式向上級報告:“經過反復調查研究,我們認為21世紀應從2001年1月1日0時開始更為妥當。”

然而,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紛紛準備在2000年舉行世紀之慶。香港將於今年最後壹天舉行盛大的“千年禧狂歡”。世界衛生組織將2000年1月1日0時誕生的嬰兒確定為“世紀嬰兒”;壹些國家稱2000年奧運會為“新世紀運動會”……

這是怎麽回事?記者為此采訪了南京紫金山天文臺臺長陸本魁。陸先生說,尚未得到代表國家發布消息的授權,但天文臺壹貫堅持“2001年”。

陸先生說,國際通用的公元紀年,將基督降生定為公元1年,從公元1年到100年為1世紀;101年到200年為2世紀……以此類推,2001年是21世紀、同時也是第三個千年的開始。提前的慶祝活動,反映了人們盼著早日進入機關報世紀的願望,是可以理解的。

看來,在這個多元和重利的世界上,“世紀之爭”沒那麽容易結束,而權威意見、民俗習慣、宣泄情感和捕捉商機亦能並行不悖。在小小的地球村裏,迎接新世紀的盛典也許不止壹次。

據說,太平洋上離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最近的湯加群島,年末客房已經爆滿,壹些人要趕到地球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搶先進入新世紀。

/zhuanti/celebration/when/wz4.htm

新世紀從哪年開始

作者: 溫紅彥

編者按:“世紀之交”壹詞恐怕是近年來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之壹。那麽,本世紀何時結束?新世紀哪年開始?這“世紀之交”的交點在哪裏?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隨著新世紀的日益迫近變得復雜起來。它已成為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的大事,並有著重大的社會價值。

日前,記者采訪了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李競,以下是關於世紀之交問題的對話。

記者:21世紀從哪壹年開始?這個問題眾說紛紜。目前國內外有沒有壹致的看法,有關國際組織有沒有明確的規定或權威的認同?

李競:目前還沒有壹致的看法。《人民日報》1982年9月8日刊登的中***十二大報告中,20世紀末指的是2000年。《解放日報》1990年1月6日社論《歷史給我們什麽啟示》則表明20世紀末是1999年。

再看看國外的壹些說法。日本西鐵城鐘表公司已在東京新宿車站的建築物上裝設了壹座大鐘,開始了世紀轉折的倒計時。按大鐘倒計時的時間算,本世紀末是2000年12月31日。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決定,2000年1月1日0時0分出生的嬰兒,命名為“世紀嬰兒”,顯然是將2000年算作下壹個世紀了。

迄今尚未得知,最權威的國際組織和機構,例如聯合國經社理事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牙國際法庭,是否將作出有關世紀之交的明確規定。

記者:前些時候,國內壹些傳媒報道了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天文學家的看法,認為2001年是21世紀的首年。

李競:這只是壹家之言,不具有國際約束力。

記者:世紀之交的概念如此混亂,問題出在哪裏呢?

李競:問題的根源在於公歷紀年中沒有公元“0”年。

現在國際通用的公歷紀年是1400多年前提出的基督紀年,起點定為公元1年。逐年推算下來,今年就是1996年。在基督紀年問世200多年後,歷史學家開始采用公元紀年推算公元前的年數,依次定為公元前1年、公元前2年等等。這就是沿用至今的歷史紀年法。

歷史紀年法中亦不存在公元0年的事實往往被忽視。比如,1989年,我國隆重紀念孔子誕辰2540周年。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人們就將1989-(-551),當然是2540。然而,由於公元無0年,這個減法就做錯了。到1989年,孔子誕辰實際只有2539周年。

記者:那麽,公元無0年與現在世紀之交概念的混亂到底有什麽必然的聯系呢?

李競:由於公元無0年,導致了世紀的劃分與年代的劃分產生不協調。

這裏先談談天文紀年法。公元無0年對天文學的計算很不方便,不僅對計算公元前後相隔的年數容易出差錯,還使天文學中凡能被4整除的公元紀年均為閏年的規律不適用於公元前。為此,天文學家於1740年規定,將公元1年記為+1年,公元前1年記為0年,公元前2年記為-1年。而在天文紀年法尚未問世之前,已有用“世紀”壹詞表示100年的說法,即從公元1年至100年為公元1世紀,公元101年至200年為公元2世紀,這樣推下來,21世紀自然是從2001年始。但是,出現天文紀年法之後,便有了世紀是從1年開始還是從0年開始的分歧和爭議。今日世界各國多將1個世紀劃分為10個年代。年代的劃分法壹般是從0起到9止的10年。例如,20世紀90年代表示的是1990—1999年。而按照前面世紀劃分的辦法,壹個世紀是從1起到0止的。這種世紀和年代二者的不協調,便是問題的焦點所在。

試想,若將20世紀90年代定為1990—1999年同時又將21世紀的起點定為2001年,那麽2000年將成為無法納入任何年代的壹年,它既不是20世紀的末年,也不是21世紀的首年。

記者:有消息報道,美、德等國的商人們已開始準備世紀之交的慶祝活動。在美國,歡度世紀之夜的好去處訂單爆滿。在德國,“2000年煙花項目辦公室”計劃為歷史性的1999年12月31日之夜制造出最大的煙花。多瑙河航運公司已備好駛向新世紀的遊船。這些國家的百姓已默許2000年是21世紀的首年。

李競:這是壹個新趨勢。不僅在民間,就是在壹些著名辭書當中,也有這種傾向。在尚未見到有約束力的國際性明文規定、意見或倡議之前,著名的詞典和辭書的解釋是值得參考和重視的。

記者:人們總是把新年看成壹個新的開端。從這個角度講,新世紀的開始確實很有紀念意義。

李競:不僅如此,它還有很現實的社會意義。例如,我國的奮鬥目標之壹是國民收入到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要翻兩番。這些都應在本世紀末年的歸屬問題明確的前提下來計算。另外,各個國家的政策法規的制定,都有可能涉及到這個問題。國際權威組織盡早做出世紀之交的統壹規定,已是人心所向。試想,到2000年,當壹些國家認為已經跨入21世紀時,另壹些國家還宣稱逗留在20世紀,那將是滑稽可笑的事。

記者:在這個問題上,我國科學界的看法和建議又如何呢?

李競:全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經過幾年的研討,經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授權,發表如下建議:“21世紀始於2000年1月1日。世紀從0年起計,年代也從0年起計。”

該建議的理由有四:壹、這是國際上多數人的主張,符合新的趨勢;二、世紀和年代的紀年法壹致,二者關系協調;三、世紀和年代都從0起計的法則,符合計算機廣泛應用的時代潮流;四、只要認同,作為壹個特例,公元1世紀只有99年,即可回避公元無0年的困惑。

這裏要強調的是,世紀和年代的紀年法是個國際性的人為規定,任何國家都不宜各自為政。在世界性方案出臺之前,可以研究、討論,提出看法、建議,最後還是要按照國際慣例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