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查詢 - 世界海戰史

世界海戰史

妳可以看書

不過國內這方面的書籍並不是很多,且錯誤很多。比如國內某軍事書籍,就曾把日本大和號戰列艦為文字說明配在美國密蘇裏號軍艦的圖片上。

如果要想對海戰史有個大致的了解,個人建議妳可以考慮參閱壹下《艦船知識》或《世界艦船》雜誌。這兩本還是比較權威的。另外,還有比如《德國戰列艦史》、《意大利軍艦史》等等。日本類似的書籍很多,還有學研社的《圖解世界的戰艦》、《美國航空母艦史》等等,但這些書籍只能夠郵購。

再則,妳還可以到網上搜壹搜相關的紀錄片1、薩拉米海戰(波斯V希臘)

戰爭情況:薩拉米海戰是波希戰爭中雙方艦隊在薩拉米斯海灣進行的壹次決定性戰鬥.。公元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壹世率100個民族組成的30萬大軍、戰船1207艘,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分水陸兩路遠征希臘。波斯陸軍迅速占領北希臘,攻克溫泉關,直取雅典城。希臘聯軍只有陸軍11萬,海軍400艘,且被封在薩拉米海灣內。波斯艦隊通過海灣的普西塔利亞島,希臘艦隊成兩線隊形突然發起攻擊,發揮其船小靈活、在狹窄海灣運轉自如的優勢,以接舷戰和撞擊戰反復突擊波斯艦隊。波斯戰船體大笨重,在狹窄的海灣運轉困難,前進不得,後退無路,自相碰撞,亂作壹團。經壹天激戰,波斯艦隊遭到重創,被迫撤退。

歷史意義:在這次海戰中,希臘艦隊僅以損失40艘戰船的代價,取得了擊沈波斯戰船200余艘的輝煌戰績,是世界海戰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歐洲希臘文明得以保存。

歷史影響力:8經典度評分:9

2、阿克提姆海戰(羅馬V埃及)

戰爭情況:阿克提姆海戰,發生在公元前32年,也是古代世界發生在地中海最重要的海戰。羅馬皇帝屋大維,利用著名海軍統帥阿格裏帕的卓越指揮,率領8萬步兵,1.2萬騎兵,400艘戰艦在希臘阿克提姆與安東尼對決,羅馬戰船采用“鉗子”戰術,擊潰了安東尼和埃及艷後的聯合艦隊(480艘戰艦)。

歷史意義:羅馬得到了統壹,也逐漸由奴隸制民主***和國變成專制的帝國,並開始了對周邊國家的征服。

歷史影響力:8經典度評分:6

3、白江口海戰(中國、新羅V百濟、******、日本)

戰爭情況:公元663年,倭軍(有戰船400余艘),唐軍(戰船120艘)在韓國白江口展開了激烈海戰。唐將劉仁軌指揮船隊變換陣形,分為左右兩隊,將倭軍圍住,其艦只相互碰撞無法回旋,士兵大亂。最終,日軍戰船全部被焚毀,數萬日軍被殺或溺死。

歷史意義:粉碎了日本侵入朝鮮半島的野心,日後壹千年日本都未敢向朝鮮用兵。

歷史影響力:8經典度評分:10

4、雷班托海戰(基督教聯盟V土耳其)

戰爭情況:發生在公元1571年的希臘雷班托灣海戰,參戰的雙方分別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基督教聯盟(教皇、西班牙、威尼斯等),在這場海戰中,雙方已經開始使用火炮,也開始有了比較專業的水兵。戰鬥中,聯軍以大帆船對抗土耳其的槳劃快船,大獲全勝,土耳其方面被擊毀戰船113艘、被俘虜117艘、戰死3萬余人,作戰部隊幾乎全軍覆沒。

歷史意義:雷班托海戰被譽為槳劃戰船時代最偉大的壹次海戰,從海軍史來看,它也標誌著壹個時代的結束,從此,風帆做為動力的戰船代替了槳劃戰船、火炮和槍彈的射擊代替了肉搏。此戰終結土耳其帝國對中歐的推進,使得歐洲偉大的文藝復興動力可以繼續。

歷史影響力:9經典度評分:6

5、格拉沃利那大海戰(英國V西班牙)

戰爭情況:西班牙和英國於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壹場舉世矚目、激烈壯觀的大海戰。這次海戰,西班牙實力強大,武器先進,戰船威力巨大,且兵力達3萬余人,號稱為“最幸運的無敵艦隊”。而當時英國軍隊規模不大,整個艦隊的作戰人員也只有9000人。兩軍相比,眾寡懸殊,西班牙明顯占據絕對優勢。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場海戰的結局以西班牙慘遭毀滅性的失敗而告終,“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歷史意義:從此以後西班牙急劇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國取代,影響世界300年大英帝國由此開始興起。

歷史影響力:9經典度評分:5

6、鳴梁海戰(朝鮮V日本)、露梁海戰(中國、朝鮮V日本)

戰爭情況:1592年,鳴梁海峽之戰中,朝鮮名將李舜臣以十二艘“龜船”擊滅倭艦三百三十余艘,創下了世界海戰史上難以超越的奇跡。1598年,中朝聯合水師在露梁海面以800艘戰船包圍500艘日本戰船,幾乎全殲,日軍死亡萬計。

歷史意義:從長遠來看,重新整合了東亞各國政治軍事力量,明朝被拖垮,朝鮮衰落,日本進入德川幕府時代,四百年不敢西向,女真崛起,後來滅了大明。

歷史影響力:9經典度評分:10

7、大英帝國統治海洋之戰(英國V西歐各國)

戰爭情況:

A、1652到1676年,三次英荷戰爭的多次海戰(經典之戰為:偷襲倫敦河、特塞爾海戰、四日海戰、波特蘭海戰等),是“海上馬車夫”和“海上乞丐”爭奪海上霸權的有名戰爭,直接後果就是荷蘭的衰落。對中國也有影響: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趁機拿下了臺灣。

B、1759年,奎伯隆灣大海戰中,英海軍采取突然襲擊的手法,把駐在法國西海岸奎伯隆灣的法國海軍主力消滅。

C、1780和1797年,英國在西班牙聖維生特角的海戰中,兩次擊敗西班牙。

D、1778到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時,英法海軍在北美的爭逐,有切薩皮克海戰、拉塞特斯海戰、多米尼加海戰等,雖然英國海軍屢占上風,但還是不能遏制英屬美國的獨立。

E、1801年,英海軍偷襲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歷史意義:200年間的各種大小海戰中,英國逐壹戰勝競爭對手,鞏固了自己“海上霸主”的地位。

歷史影響力:10經典度評分:8

8、維堡海戰(俄羅斯V瑞典)

戰爭情況:1790年,俄羅斯爭奪波羅的海之戰,俄羅斯(18艘戰列艦、7艘輕巡航艦)擊敗瑞典(19艘戰列艦、12艘輕巡航艦、輔助船7艘)擊敗瑞典。

歷史意義:“北歐海盜國”衰落,俄羅斯以海洋強國的身份出現了。

歷史影響力:3經典度評分:3

9、特拉法加大海戰(英國V法國、西班牙)

戰爭情況:1805年,法國皇帝拿破侖?波拿巴正準備對奧地利發動決定性的烏爾姆-奧斯特利茨戰役,急需法西聯合艦隊攻擊奧地利盟國那不勒斯,以援助他的地面戰役。法西聯合艦隊33艘戰列艦駛出加的斯港,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角以西的海面被英國33艘戰列艦包圍,法西聯合艦隊損失慘重,有18艘艦船被擊沈或俘獲,有7000人當了俘虜,死傷7000人。而英國方面艦只毫無損失,但海軍統帥民族英雄納爾遜陣亡。

歷史意義:特拉法加海戰是裝備實心炮彈的木質帆船之間最大的壹次海戰。此戰把英國從拿破侖登陸入侵的威脅中解脫了出來。有人說:“壹個特拉法加,壹個莫斯科,把不可壹世的拿破侖趕下了臺。”

歷史影響力:7經典度評分:7

10、納瓦裏諾海戰(英國、法國、俄羅斯V土耳其、埃及)

戰爭情況:1827年10月,在希臘民族解放革命時期,以俄、英、法聯合艦隊為壹方(11艘戰列艦、8艘三桅炮艦、8艘輕巡航艦、火炮1298門),以土、埃聯合艦隊為另壹方(3艘戰列艦、20艘三桅炮艦、32艘輕巡航艦、7艘雙桅方帆船和5艘火攻船)在納瓦裏諾灣(伯羅奔尼撒半島西南沿岸)進行的海戰。結果是土、埃艦隊損失了60多艘艦艇,近7000人。同盟軍艦艇無壹損失,傷亡約800人。

歷史意義:這是木質帆船在地中海的最後壹次大海戰,希臘獲得獨立,俄羅斯統治黑海,土耳其帝國衰落。

歷史影響力:5經典度評分:5

11、克裏木海戰(英國、法國、土耳其V俄羅斯)

戰爭情況:1854年,英法近百艘軍艦(其中18艘是蒸汽巡洋艦)開進黑海,俄羅斯海軍(14艘戰列艦、6艘巡航艦)不敢應戰把軍艦上的炮臺全部拆下裝在塞瓦陸地要塞上。海戰基本變成了海陸戰爭,最後演化為陸戰。

歷史意義:蒸汽船的運用使海洋戰爭發生了質的變化,風帆時代結束了。

歷史影響力:6經典度評分:4

12、漢普頓海戰(美國北方V美國南方)

戰爭情況:1862年,美國國內戰爭期間在大西洋沿岸漢普頓停泊場發生的壹場海戰,南北雙方交戰艦船只有20艘,雙方不分勝負。

歷史意義:有史以來裝甲艦艇之間的首次作戰,海軍發展又達到了壹個新的階段,即使用裝甲艦和研究新型破甲彈的階段。

歷史影響力:5經典度評分:1

13、利薩海戰(奧地利V意大利)

戰爭情況:1866年,意大利海軍(11艘裝甲艦、5艘巡航艦、3艘炮艦)和意大利海軍(7艘裝甲艦、6艘巡航艦、7艘炮艦、1艘戰列艦)在亞得裏亞海利薩島附近的大海戰。雙方,各有損失,戰成平手。

歷史意義:利薩島海戰是蒸汽裝甲艦船的首次大海戰。海戰證明用火炮對付用有裝甲的軍艦已經沒有效果了,蒸汽動力的艦船具有高度機動性,它們能迅速地變換成各種戰鬥隊行。

歷史影響力:5經典度評分:3

14、加勒比大海戰(美國V西班牙)

戰爭情況:1898年5月,美國(2艘裝甲巡洋艦、5艘戰列艦、16艘護衛巡洋艦)在加勒比海域全殲西班牙海軍(4艘裝甲巡洋艦、2艘驅逐艦、20艘巡洋艦)。

歷史意義:壹個強大的美國艦隊誕生了,馬漢“制海權”(要奪取全球霸權首先要奪取海上霸權)的運用,使得美國開始放棄“孤立主義”,目光放到全球

歷史影響力:6經典度評分:4

15、甲午海戰(中國V日本)

戰爭情況:作為壹個愛國者,這壹段都不忍心寫,實在太慘了!是中國人自己打敗自己呀!

歷史意義:中國失去了東亞大國的地位,半殖民化加大了!

歷史影響力:10經典度評分:0

16、對馬海戰(日本V俄羅斯)

戰爭情況:1905年,從波羅的海起程,經過了3萬公裏的航行,進入對馬海峽的俄羅斯第二艦隊(第壹艦隊在壹年前被日軍偷襲,剩下的龜縮在海參威)在對馬海峽被日海軍伏擊,38艘俄國戰艦被擊沈21艘,被俘9艘,損失艦艇***27萬噸,陣亡4830人,被俘5917人;日軍僅損失3艘魚雷艇,不到300噸,亡117人,傷587人。日本取得了空前的勝利,值得壹提的是,日本人在戰前訓練中消耗了超過壹半的彈藥,還真達到了“每發必中”的效果。

歷史意義:對馬海戰的結局震驚了西方,也震驚了整個世界,自19世紀末開始眾說紛紜的所謂“黃禍論”,至此終於有了定論,誰都看清楚了,挑戰世?力:7經典度評分:9

17、日德蘭大海戰(英國V德國)

戰爭情況:1916年5月,第壹次世界大戰中的最大海戰發正在日德蘭海,戰前,德國艦隊***99艘戰艦,分為兩個編隊,由南向北行駛,。英國艦隊***151艘戰艦,也分為兩個編隊,由北向南航行,雙方相向運動,突然相遇,生死搏鬥就這樣拉開了……鏖戰過後,英國艦隊損失3艘戰列巡洋艦、3艘裝甲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計11萬噸;德國艦隊損失1艘“無畏”級戰列艦、1艘戰列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計6萬噸。德國的戰果大於英國,但此後德國公海艦隊再也不敢冒險了,成為了馬漢理論中的“只是存在的艦隊”。

歷史意義:日德蘭海戰達到了大炮巨艦主義的最高潮,不過,海上“巨無霸”的戰列艦的弱點在此戰中也暴露無遺。北海的制海權仍被英國人牢牢掌握,從戰略上,英國贏得了勝利。

歷史影響力:7經典度評分:8

18、圍剿“俾斯麥”(英國V德國)

戰爭情況:“俾斯麥”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戰列艦,全長242米,擁有巨炮20門,高射炮44門,8個魚雷發射架和6架水上飛機。然而它在正式服役不到兩個星期後即沈入海中。1941年5月,俾斯麥號駛出丹麥海峽,即擊沈英國最大戰列艦胡德號,重創威爾士親王號。英國恐慌之下,抽調了42艘戰艦來包圍住它,包括2艘航母、5艘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勝利”號航母和“皇家方舟”航母上的40架飛機不斷向他投彈,其他英艦在旁邊發炮,英軍的轟炸和進攻持續四天四夜,俾斯麥號最後沈進了深淵。

歷史意義:和二戰中日本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被美航母上的飛機炸沈壹樣,標誌著海上的“大炮”主義徹底走向滅亡。視頻,比如《百年航母》、《大海戰》、《希特勒的東方灰狼》等等,相信對妳應該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