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年間,換了多份工作,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在做傳媒行業。
好在,工作是自己喜歡的,業余也可以通過碼字換取收入。
第壹年是2018本命年,過得非常艱難而且狼狽,租房和找工作被坑不說,也算是像所有普通畢業生壹樣,遭遇到社會的毒打,也曾想過靠親戚落腳,也曾想過找個男朋友,或許情況會好些。但是發現,人終究是孤獨的,誰也靠不住。
這是我不願意再去提及往事的原因,也不想再依靠任何人了,但是壹個人又很累很累。
有種茍且偷生的感覺,今年是牛年,我預感到自己的情況不會太好,所以還是有份穩定的工作,再搞副業,維持生存即可,創業對我們這種普通老百姓來講,太難太難了。
總體來說,第壹,適應社會和工作的能力要加強。我連續幹了兩年才慢慢摸索到市場和商業的壹些規律,這是來廣東的第三年,情況肯定比剛出來要好些,但是依然沒有很大改善,原因是缺乏平臺,資源和人脈,這些外在的支持力量,壹切都要靠自己,太難了。
第二,沒有建立壹定的財商和賺錢能力。步入社會後,我發現自己在大學學的那點東西根本沒啥用,步入壹個新的行業,壹切都要重新來過,由此踩了很多坑,也浪費了壹些時間。
第三,持續鞏固學習新的技能。文案、PS和攝影師作為壹個新媒體從業人員必備的技能,沒有這些,根本不必去出去找工作了,因為妳會處處碰壁,學歷壹般,能力壹般,最後只能渾渾噩噩。
這三年,很孤獨,有些事情都要獨自面對,沒有辦法,壹邊維持生存,還要守護自己的寫作夢想,簡直就是難比登天。
幸運的是,2020年我也已經簽約出版社,30歲之前可以出版自己的書籍,也希望在而立之年拿到碩士學位,博士暫不考慮。先落戶再說,努力奮鬥,能不能買得起房看命了。
經歷了社會的闖蕩之後,我反而有些羨慕體制內穩定的工作,至少不會炒妳魷魚,有些公司實在太坑不值得浪費時間去為它賣命。
回想起來,畢業後想去的第壹站其實是北京。但是現在我覺得自己很慶幸沒浪費這幾年時間。畢竟,在深圳這座城市都很難落腳,更別提北京這種人才濟濟的城市了,肯定數不清的碩士博士,而我普通的家庭和出身,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
現在,假如不回老家,留在廣州,已經是我最後的退路和極限了。壹方面我會提升自己學歷,憑借自己的實力,拿到壹本碩士還是有可能的;另外壹方面,我會提升自己的綜合技能,攝影和剪輯,媒體人的基本技能,也願意去學習。
願意堅持長期主義發展,哪怕暫時看不到收獲,願意奮鬥到40歲。很多人都說承認自己的普通,回老家吧。
現在自己的情況,回到老家可能會更慘,因為我不喜歡教書,也不喜歡跟小孩子打交道,公務員也不壹定能考上,我只是生活當中壹名普通的寫作愛好者。
廣東漂泊這三年,徹底明白了,工作當中,不要矯情,更不要玻璃心,不然賺不到錢。
不能太感性而失去理智,不要沖動。說白了妳是去賺錢,不是交朋友的。
別對工作投入太多感情,更不要和工作談戀愛。
說白了,工作就是壹份賺錢謀生的工具,做的好與不好影響的只是妳錢拿多拿少的問題。
那些說工作帶給自己足夠精神成就感的人,大多數都是賺得夠多了,物質生活優渥才開始考慮精神滿足。
記住,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永遠不過時。
如果妳沒有到達那個境界,就不必賦予工作太多含義。
受到客戶表揚了,老板贊賞妳了,那都是錦上添花。人家今天可以贊賞妳,明天就可以因為業績不好責罵妳。到時候妳壹定會覺得,怎麽能這樣?
但現實就是這樣,職場上99%的人都是功利的,自私的,不會和妳有什麽真感情的交流。
在這裏按結果論英雄,也按結果“交朋友”。比如千萬不要覺得我做這個客戶這麽久了,感情這麽深了,以後萬壹沒做好掉了怎麽辦?
不怎麽辦,重新找新客戶補空業績虧空就好了,別談什麽有感情深舍不得。妳舍不得人家,人家可舍得妳。
把感情剝離掉,有問題解決問題,做到這壹點有個什麽好處呢?妳會省掉非常多不必要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