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ipod Nano 壹代和二代有什麽區別啊

ipod Nano 壹代和二代有什麽區別啊

外觀

iPod nano二代的外形仍然延續了壹代的風格,當然這也是蘋果壹貫的風格。簡單的說,就是屏幕+觸摸滾輪。輕薄,這是壹代nano給人們的第壹感覺,再來看看 nano二代,看起來它更薄了,並且雖然采用了金屬材質,但是給人的視覺感受是它更加輕。事實上和壹代nano對比就可以發現,二代nano的確是更薄了!不過在寬度和長度上也稍稍有所增加,這有兩個原因,第壹是采用的壹次成型金屬外殼邊沿需要有壹定的圓角邊緣,第二是使用了更大容量的電池,在長度和寬度上需要有些增加以容納。外觀上除了外殼的改變之外,底部接口也有所改變,多用數據接口與耳機插口分別向兩邊移動了壹些,因此舊款的底座是不能用在 nano二代上的,這也意味著,不少壹代的配件將因此無法使用!

金屬外殼的iPod nano二代給了iPod文化壹個新的定義。從此iPod nano壹代被廣為詬病的,極易劃傷的外殼不再是iPod使用者的煩惱!這裏需要說明的是,圖中的耳塞並不是iPod nano二代標配的。

在上圖中可以明顯地看出,金屬外殼地表面並不是非常光滑的,這在提供更好手感的同時,也避免了壹代產品那種“指紋收集器”的效果。新的外殼在美感與用戶使用體驗之間,找到了壹個很好的平衡點。

iPod nano二代全部色彩版本到齊!不過要想買彩色的nano二代,只有選擇4G版本了,而2G只有銀色,8G只有黑色。全部顏色的iPod nano二代齊齊展示最能凸現它玲瓏身段的側面,這種美是否讓妳驚嘆不已了呢?

厚度上,nano二代居然比壹代又進步了!經過我們的測量,這個“進步”是壹毫米

而在長度與寬度上,nano二代“退步”了壹毫米

外觀總結:iPod nano二代外殼的改變解決了壹代產品外殼容易劃傷的問題,在產品的風格上與系列保持壹致,更有幾分iPod mini的風格。

功能

就功能而言,和當今其他的MP3比起來iPod恐怕是最為簡單的,但這就是蘋果的風格。iPod nano二代在這壹點上絲毫沒有改變,它沒有錄音、FM收音等基本功能,更不可能有視頻播放等較高級的功能。當然,錄音和FM收音那些可以通過配件實現,不過妳將因此付出不少的金錢。盡管如此,iPod還是牢牢占據了世界MP3市場第壹份額的地位,因為它所擁有的是壹種文化,壹種大多數數碼產品所不具有的氣質文化。其實這就好像壹些名牌的服裝,就功能而言壹樣是保暖遮羞等服裝的基本功能,但其品牌文化與設計文化為人們所認同,而不在在乎其功能是否豐富有用。iPod nano二代支持的音頻格式有AAC,MP3,WAV,Apple Lossless,AIFF,Audible,其他功能有支持圖片相片預覽及幻燈片瀏覽,小遊戲,跑表,世界時鐘,聯系人名錄,備忘錄,屏幕密碼鎖定,以及可以作為U盤使用。

圖片瀏覽功能與世界時間功能

遊戲菜單與Brick遊戲

Music Quiz遊戲與Parachute遊戲

Solitaire遊戲

具有日歷和聯系人功能,聯系人支持通用的電子名片vCard格式文件

壹個聯系人功能的示例

在關於菜單,我們看到比壹代產品多出了NIKE公司的說明,iPod與NIKE合作的iPod跑鞋是非常時尚的運動產品

值得壹提的是iPod nano二代(在其他iPod也是如此,除shuffle系列外)具有的音量限制功能,只要在設置菜單中設定了最大的音量水平,在播放音樂時即使把音量開得再大,也不會超過設定的限制水平。這也是之前蘋果公司受到眾多的用戶要求之後添加的壹個功能,以保護使用者的聽力。在這裏PConline隨身聽頻道敬告各位讀者:音樂雖美妙,但切勿長時間或大音量使用隨身聽,這會嚴重影響您的聽力!

與第壹代iPod nano相比,第二代產品在開機第壹個主菜單默認就加入了“隨機播放歌曲”的選項,打開這部MP3之後使用者馬上就可以開始音樂播放,這也是壹個很人性化的設計。除此之外,nano二代還添加了根據字母搜索歌曲的功能,使用觸摸式轉盤輸入字母還是比較方便的。輸入字母(或者壹串字母)之後,馬上就會顯示含有這個字母或者字母組合的歌曲。不過遺憾的是這個搜索功能並不支持搜索中文,要想方便搜索歌曲恐怕使用者得事先把MP3的信息修改為含有英文的了。此外, iPod nano二代延續了壹個很有意思的小功能:播放音樂時拔下耳機,iPod將會暫停音樂播放。這也是壹個很人性化的設計,具體的實現方法是有排線連接了觸摸式滾輪與耳機插孔,拔下耳塞的動作使得滾輪發出了暫停播放的控制信號。這壹個細節也體現了蘋果高水平的工業設計,體現了別的產品與它的差距。

相比之下,改變最大的就是工程模式了。首先該模式的顯示由nano壹代的黑白色改為了白藍兩色,其次重新整理了該模式的菜單,分為了 POWER/AUDIO/LCD/WHEEL AND KEY/SLEEP這幾個大類,每個大類中有相應的測試或者調節功能。工程模式中究竟有些什麽有意思的功能,還請各位使用者自己仔細去發掘了。進入工程模式的方法是開機狀態下同時按住MENU與轉盤中間的確定鍵,關機重啟的同時再同時按住確定鍵與左鍵。(同時按住MENU與轉盤中間的確定鍵也是重啟機器的方法)

兩代產品的工程模式有了很大改變

工程模式下可以進行測試和調節

iPod nano二代有壹個重要改進就是提高了屏幕的亮度,據蘋果宣稱比第壹代產品提高了40%。更高的亮度使得顯示效果更為清晰,觀看圖片效果更好。不過屏幕的其他參數仍然和壹代保持壹致,為1.5英寸176×132分辨率。

左邊iPod nano二代的屏幕亮度比起右邊的壹代產品有了明顯提高

音質

在音質這壹部分,我們也是用iPod nano壹代和iPod nano二代直接對比。在聲音的表現方面,由於iPod nano二代更換了主控制芯片,聲音也有改變。首先,在輸出功率方面,nano二代明顯沒有nano壹代的輸出大。看來這輸出功率的降低,也是延長播放時間的壹種方法。不過對於要求較高的玩家來說,機器的輸出功率自然是大點好,這樣推動力更大,更能表達音樂之中的細節。

除了輸出功率縮減,在音質上也與iPod nano壹代有所不同,也可能是更換芯片的緣故,iPod nano壹代的風格比起nano二代來,要更熱烈些,高頻比較高亢,低音雖然下潛不深,但也還保留了壹定的量感;而nano二代的高頻表現沒有這麽積極高亢,反而更加順耳耐聽;中頻段如人聲部分等,相對與iPod nano壹代的硬朗大氣,nano二代顯得柔順許多,但在聲音的密度方面,似乎並不如nano壹代。

在低音方面,nano二代的表現同樣不是太令人滿意,跟nano壹代壹樣,都還存在低音下潛深度不足的問題,也許是蘋果刻意地想把iPod的產品都調整成“蘋果味”吧。在量感方面,nano二代跟nano壹代都是力度不足,在聽低頻豐富音樂的時候感覺不到低音的震撼。

音質小結:iPod在更換了主控芯片之後,明顯地在聲音風格上有所改變。可以說,nano壹代的聲音還是保留了以前PP芯片的“美國風格”,而更換了三星主控之後,聲音雖然經過調整,但依然還保留了不少的“韓國味道”。

電力與USB傳輸

看到iPod nano二代屏幕亮度的提高,也許妳會擔心這影響到電力續航時間。其實這個擔心完全可以放下,iPod nano二代壹個重要的改進就是提高了電力續航時間,蘋果宣稱音頻連續播放可以達到24小時。經過我們的試用,音量中等關閉背光的情況下,MP3播放能力約為23小時,相比壹代產品的16-17個小時有了長足的進步。這壹方面和增加了電池容量有關,另外壹個方面,估計二代產品的新主控芯片節電性能有所提高。

USB傳輸能力方面,iPod nano保持了高速USB2.0傳輸的特色,寫入速度達到約5M/S,讀取速度更是達到接近29M/S。這壹速度在我們所評測的MP3產品中是最高的了,特別是讀取速度,簡直可以用驚人來形容。其主要原因是其控制芯片的緩存容量比較大。詳細數據情況見下圖。

總結與市場展望

相關精美圖片:全國首發 iPod nano二代測前真機美圖巨賞

相關專題:蘋果新iPod神話? iPod新品評述專題

/question/19306016.html?fr=qrl3

經過了壹年的等待,我們終於等到了蘋果今年新品的發布。iPod Video的改動僅僅是電池、屏幕亮度和固件層面,體積大幅縮小崇尚極簡iPod Shuffle則獲得了廣泛好評,而iPod nano這壹個最多人關註的系列的第二代產品給我們帶來的感覺卻很有些因人而異。有人批評蘋果只做小小改動,有人愛極了iPod mini與nano合體式的nano二代。在短暫的試用之後,我們的感覺是nano二代的改動恰到好處,既保留了nano系列的超輕超薄特色,又將壹些 nano壹代上廣為詬病的問題,例如外殼劃痕與電池等等做出了改進,使得nano更趨完美。尤其是新款的nano二代價格也非常吸引人:2GB 149美元(僅銀色可選),4GB 199美元(銀、綠、粉紅、藍色),8GB 249美元(僅黑色可選)。這個價格比nano壹代厚道了不少,不過截至本文發稿時大陸行貨並未上市,這次蘋果怎樣給大陸行貨定價,還是人們在猜測的對象。如果是和其美元換算人民幣價格差距不大,相信其銷量是能夠比nano壹代好上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