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不願意當?民工?,社會又沒有足夠富余的職位給大學生入職,所以就出現了民工招不到人,大學生又找不到工作的情況出現了。
民工荒?實際上有兩層含義:第1層含義是民工招不到人,確實是很少人願意當民工,做又苦又臟又累的活?
第2層含義是找不到有技術有技能的民工人才。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當民工,那些稀缺的技術人才才是導致民工荒最大的原因。
大學生就業難跟上面的情況也有息息相關的聯系。
很多大學生都不願意放下身段,認為自己在讀了那麽多年書之後,去當壹個普通的民工,有失身份。所以哪怕很多地方在招民工,也很少見到大學生去應聘。
但是實際上社會上哪有那麽多的職位需要大學生呢?
每年的應屆畢業生都是數以萬計,幾十萬的大學生畢業之後,社會並沒有因此而增加對應的需求崗位。
哪怕是公務員,每年需要招聘的人數相對龐大的未就業大學生,還是顯得太少了。
所以這幾十萬的未就業大學生,就只能在社會上爭奪並不富余的職位,壹個蘿蔔壹個坑,自然就有人連個坑都沒有了?
另外,當下不少大學生對於自身的定位不明,出現了壹些眼高手低的情況:沒有高能力,卻想要高待遇。無法忍受辛苦工作,卻想享有高額福利待遇?
帶著這樣的觀念去求職,哪家公司的人力敢招?自然也就很難就業,很難找到?心儀?的工作了?
所以想要解決民工荒與大學生就業難,還要從大學生自身入手,轉變觀念,多學點技能,踏踏實實從基層做起,能夠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想要就業就肯定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