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歷史壹直有種愛恨交加,初中高中歷史政治都是我的死穴,還記得冬日的淩晨,醒來在路燈下讀背不知幾點,凍的僵硬,實在困了再回屋睡壹會兒,可歷史好像從來沒有及格過。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願意看壹些歷史類書籍,雖不能像他人那樣談起歷史口若懸河,但真的很喜歡到博物館等導遊的講解。特別今天這個導遊,幽默、真實,透過文物講歷史更講文化啟發感悟。
從地理位置到山水陰陽,更到“玉”與男女人生,13歲登基22歲親理朝政,在位37年,修陵墓今40年,終其壹生都在為了“死”,勞民傷財壹輩子,2000年後再惠及壹方百姓,引世人覌往,或贊嘆,或褒貶,壹抔黃土任平生。
從頭飾、帽子、穿著、鞋子等,看壹個人。與文字結合,“兵”,發髻在右;“官”,頭上壹定帶的有帽子或者配飾。更有“流水線”“裝配式”“實名制”等現代生產管理辦法,早在秦始皇兵馬俑裏都有現實成果。張導幽默風趣,壹下把那些“破盆爛瓦”瞬間活起來了。
孩子們問:兵馬俑為什麽那麽多沒有頭呢?為什麽他們都沒有武器呢?為什麽他們千人千面都不壹樣呢?他們的身高是那時人的真實身材麽?拉馬的鏈子是真的麽?……
書同文、車同軌、統壹度量衡,築長城以拒外敵,鑿靈渠以通水系,都江堰到現在還惠及人民而不影響自然等,大秦始皇帝仍然逃不掉生死有命,即使已規劃了另壹世界的千軍萬馬,也抵不住壹個“禍害”(胡亥)兒子,統壹十五年,終抵不住人心渙散,改朝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