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怎麽解釋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怎麽解釋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的解釋:“別人以德來待妳的時候,妳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妳,妳就應該“以直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以德報怨:翻譯德:恩惠。怨:仇恨。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何以報德:翻譯德:恩惠。用什麽來回報恩德。

擴展知識:

1、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憲問》。原意為:壹個學生問孔子:別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養感悟他,好不好?孔子就說,妳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妳的時候,妳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妳,妳就應該“以直抱怨”。可見,孔子是反對“以德報怨”的,之所以出現現在的現象,可能是斷章取義地曲解。

2、寫作背景:《論語·憲問》為古代文學作品。憲問篇出自《論語》,***計44章。主要內容有:作為君子必須具備的某些品德;孔子對當時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所發表的評論;孔子提出“見利思義”的義利觀等。論語·憲問篇***計44章。

其中著名文句有:“見危授命,見利思義”;“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這壹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內容有:作為君子必須具備的某些品德;孔子對當時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所發表的評論;孔子提出“見利思義”的義利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