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三十六計各是什麽?

三十六計各是什麽?

孫子兵法之第壹計-------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是三十六計中的第壹計,其計名雖出自唐朝,但此計內容在春秋戰國時期便多被運用。此計中的“天”始指皇帝,“過海”是指難以逾越的障礙。“瞞天過海”的關鍵是將隱蔽的計謀深藏於張揚暴露的行為之中。孫臏用此計瞞過楚王,又瞞過龐澗,逃離險境。真是極妙的計策。

孫子兵法之第二計-------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此計即使來自孫臏救趙國的故事。這壹計意思就是,攻打正面強大的敵人,不如迂回到敵人虛弱的後方,迫使敵人退兵,兵分兩路,然後尋找機會,消滅敵人,孫臏運用此計,既救了趙國,又重創了龐澗。妙啊!

孫子兵法之第三計------借刀殺人

“借刀殺人”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三計,其意是借別人的手除掉對手。鄒忌和公孫閱用此計,借楚王之手陷孫臏和田忌於死地。

孫子兵法之第四計-------以逸待勞

“以逸待勞”壹語出自《孫子兵法》,其意思是保證自己,養精蓄銳,迫使敵人疲憊不堪,處於不利地位,從而戰勝敵人。孫臏不動如山,以逸待勞再次戰勝龐澗,在當時魏國軍隊經過長途跋涉到達齊國作戰的疲憊狀態下,孫臏用到這壹計,也可謂是用到了極致。

孫子兵法之第五計------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五計。原意是當敵方出現嚴重危機,就應趁機出擊,龐澗趁孫臏被困楚國時,來到楚國,推波助瀾,欲得到孫臏和《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之第六計------聲東擊西

“聲東擊西”是三十六計中的第六計。意思是用假象迷惑敵人,使敵人摸不透我方真實意圖。做出錯誤判斷,指揮產生混亂,對我無所防範,我方進攻便可攻其不備,穩操勝券。孫臏“聲東擊西”佯攻中牟,調龐澗離開成臯,然後奪取之。

孫子兵法之第七計--------無中生有

“無中生有”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七計,本意是指憑空捏造,栽贓陷害。該計用於作戰,是指先用假象迷惑敵人,然後假中生有,公孫閱、鄒忌用此計使齊威王對田、孫二人產生疑心,為除掉田忌,孫臏鋪平道路。

孫子兵法之第十計--------笑裏藏刀

“笑裏藏刀”為孫子兵法的第十計。其意思是表面友好,暗藏殺機。龐澗為了得到《孫子兵法》,笑裏藏刀,陷害孫臏。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商場戰爭也用到這壹計。

孫子兵法之第十八計------擒賊擒王

“擒賊擒王”是孫子兵法的第十八計。意思是摧毀敵方的主力,抓住敵方的首領,就可以瓦解敵方的整體力量。孫臏用此計,迫使龐澗退兵,使齊國暫時脫離危險。

孫子兵法之第二十壹-------金蟬脫殼

“金蟬脫殼”為三十六計中的第二十壹計。願意是表面保持原來的形態,迷惑敵人,本體隱蔽轉移。孫臏等人按照此計,讓齊國仆叢裝扮成孫臏,假裝其殼,隱蔽脫身。

孫子兵法之二十五計-------偷梁換柱

“偷梁換柱”是三十六計中的二十五計,也叫“偷天換日”其原意是指暗中使用計謀,以假代真,達到自己的目的,龐澗使用“偷梁換柱”誣陷孫臏帶走楚王的珠寶。禽滑使用“偷梁換柱”使孫臏脫離危險。

孫子兵法之二十七-------假癡不癲

“假癡不癲”為孫子兵法的二十七計。其意思是假裝呆傻,實際並不瘋癲。形容外表看似愚鈍,而內心卻十分清醒

龐涓不相信孫臏真瘋,多次試探,都沒看出破綻。龐涓還是放心不下。

鐘離秋盼望孫臏不是真瘋,向孫臏傾吐真情,以期打動孫臏。孫臏無動於衷,仍瘋瘋癲癲。鐘離秋痛苦萬分,當著孫臏的面撥劍自殺,孫臏見死不救,鐘離秋徹底失望。暗中監視孫臏的龐涓因此也信以為真。

孫子兵法之二十八--------上屋抽梯

“上屋抽梯”就是“登高去梯”,計名為後人總結,意思是故意顯示有利可圖之點,引誘敵人“上屋”進入對我有利之戰場,然後“抽梯”斷其後路,迫敵就範。此計還有壹層意思,就是《孫子兵法》上所說的“如登高去其梯”,置自己軍隊於有進無退之地,迫使將士們破釜沈舟,與敵人決壹死戰。

孫子兵法之三十二計-------空城計

“空城計”是三十六計中的三十二計,其意思是在在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暴露其空虛,使敵人疑惑不前,擔心受其埋伏。孫臏用“空城計”使魏國軍隊撤軍解成臯壹時之危險。

孫子兵法之三十三計-------反間計

“反間計”是三十六計中的三十三計。通俗的解釋是巧妙的利用敵人的奸細反過來為我所用,孫臏本無力長期堅守成臯,用“反間計”使龐澗產生錯誤的估計,放棄長期圍困的策略,轉為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