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有著三千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800多年的建都史。
1、建城史的來源——燕都/幽州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壹。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壹帶。
2、建都史的來源:元朝
大蒙古國成吉思汗麾下大將木華黎於嘉定八年(1215年)攻下北京,遂設置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稱中都路大興府。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也就是元大都。
元大都成為全中國的交通中心,北到嶺北行省,東到奴兒幹都司(治所黑龍江下遊),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從這壹時期起,北京成為中國的首都。
擴展資料
北京在歷史上曾為六朝都城,在從燕國起的2000多年裏,建造了許多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的城市。
北京西部為西山屬太行山脈;北部和東北部為軍都山屬燕山山脈。最高的山峰為京西門頭溝區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最低的地面為通州區東南邊界。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壹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
北京的地理位置優越,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這也為後期有元朝、明朝、清朝直到現狀的中華人名***和國的建都提供了基礎。
百度百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