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選雪松為南京的市樹?拜托各位大神
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人大八屆二次會議將雪松定為南京市市樹。在以後歷年的植樹節中,作為南京市市樹的雪松便成為南京市民植樹的首選。經過多年的種植,南京形成了許多以雪松為看點的景觀,最著名的就是北京東路兩側的雪松,在1983年,金陵新四十景的評選中,新推出的“雪松疊翠”說的就是它。為何雪松能在眾多與南京關系密切的樹種中脫穎而出呢?在植樹節即將到來的時候,記者聯系到了當年參加人大會議的陶佩芬女士,她向記者透露了壹些當時的情況。北京東路被美稱為“雪松路”雪松挺拔雄偉,品格剛毅,耐嚴寒和酷暑,深為廣大市民了解和喜愛。南京的雪松已有80多年生長歷史,在城市綠化中廣為種植,已成為全國繁育雪松的基地,作為市樹很具代表性。 ?<a href=' '>來源:新華報業網</a><p> 但是要獲取純種雪松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據中山陵園苗圃工作人員介紹,雪松多為雌雄異體,通常雄株栽20齡以後開花,而雌株要遲至30齡以後才開花,自然授粉就比較困難。壹般需預先采集儲藏雄株花粉,等到雌株球花成熟時進行人工授粉,才能獲得較多的優質種子。當年從國外引進的雪松,都是比較純正的,它們也成了工作人員采集授粉的主要對象。 ?<a href=' '>來源:新華報業網</a><p> 後來經過多年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索,1957年,南京市花木公司苗圃扡插育苗試驗獲得成功,並迅速推廣,加上中山陵園苗圃等,每年就可繁殖雪松苗木300萬株以上,使得南京成為我國雪松繁育基地,其苗木暢銷全國各地。解決了繁殖的難題之後,具有較強的防塵、減噪和殺菌能力的雪松,被南京人選為行道樹。其中北京東路、禦道街等路段都有大量雪松。尤其是北京東路兩側的雪松,其種植的年代比較早,長勢良好,在壹條彎曲的街道兩側向前延伸。放眼望去,郁郁蔥蔥的壹片,當陽光從枝葉的縫隙投下斑駁的影像時,最是迷人;而冬雪來臨的時候,雪壓青松的景致會把人帶入童話般的世界。於是便有了“雪松疊翠”這壹獨特的街道盛景。南京最早試種雪松為行道樹 ?<a href=' '>來源:新華報業網</a><p> 據悉南京是我國最早種植雪松並把它作為行道樹的城市之壹。雪松是世界四大觀賞樹種之壹。原產於喜馬拉雅山地區,廣泛分布於不丹、尼泊爾、印度及阿富汗等國家。我國於民國九年(1920年)開始從美國引進。因為雪松抗寒性較強,較喜光,對土壤要求不高,喜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暖溫帶至中亞熱帶氣候,在我國長江中下遊壹帶生長最好。而雪松的這些生長條件,南京基本上都符合,所以當年就把南京作為首植城市之壹。1957年,雪松繁殖難題解決後,南京又開始大規模推廣雪松作為行道樹,這在全國也是先行者。 ?<a href=' '>來源:新華報業網</a><p> 當時引種的第壹代雪松目前長勢都比較良好。它們主要集中在壹些園林,如中山陵園、玄武湖公園;還有機關大院和高等學府中。上世紀80年代進行古樹名木普查時,有些已經有30余米高了。後來大規模種植雪松中,因為其高尚的風骨與革命烈士相同,雨花臺也進行了廣泛地種植。雪松象征雨花臺十萬英烈情操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人大八屆二次會議把雪松定為南京市市樹。記者聯系到了參加過當時會議的陶佩芬女士,她至今還記得自己和其他代表壹起投票決定南京市花、市樹的情形。 ?<a href=' '>來源:新華報業網</a><p> 陶佩芬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在市樹的評選上,雪松可以說是獨樹壹幟。當時,代表們對將雪松作為市樹,觀點比較壹致,因為“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雪松不屈不撓的精神是南京市民精神面貌的體現。松竹梅,歷來被國人視為“歲寒三友”。無產階級革命家方誌敏曾在臥室掛聯曰: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園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蘭。雪松的高潔品質,是雨花臺烈士陵園十萬英烈情操的象征,是南京人民思想境界的永遠追求。經過充分醞釀,廣泛征求意見,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人大八屆二次會議將雪松定為南京市市樹。?<a href=' '>來源:新華報業網</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