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關,顧名思義是我國歷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十大著名軍事關口。
在歷朝歷代的保衛戰役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贏得了地位,它們分別是山海關、潼關、嘉峪關、居庸關、友誼關、雁門關、紫荊關、劍門關、娘子關、武勝關。它們以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著稱。
劍門關,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北30公裏處。它居於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 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 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
巍峨劍門,扼入蜀的咽喉,由於它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於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五美女給蜀王,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
擴展資料
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壹,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壹”(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與“天下第壹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裏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築城建關設衛,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山海關城周長約4千米,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禦建築。包括“天下第壹關”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甕城以及1350延長米的明代平原長城等景觀。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天下九塞”之壹,“太行八陘”之八,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西山夾峙,下有巨澗,懸崖峭壁,地形極為險要。居庸關與紫荊關、倒馬關、固關並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其中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又稱內三關。
百度百科-山海關
百度百科-居庸關
百度百科-紫荊關
百度百科-娘子關
百度百科-平型關
百度百科-雁門關
百度百科-嘉峪關
百度百科-武勝關
百度百科-友誼關
百度百科-潼關
百度百科-十大名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