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此時 王壹哲 - 鬢邊不是海棠紅 影視劇原聲帶
最近迷上壹部新戲,叫《鬢邊不是海棠紅》,講的是橫跨民國時期到抗日戰爭時期北平梨園名角商細蕊與著名商人程鳳臺之間的友情故事。
這部劇出自於正老師的制作班底,不管是於正老師筆下跌宕起伏的精彩劇情還是故事鏡頭精良唯美的拍攝畫風,都可謂是讓觀眾大飽眼福無從挑剔啊。於正老師,這位最近十年間壹直活躍在壹出又壹出熱門電視連續劇幕後的制作人,拿過無數的榮耀,同時他也是飽受網上水軍的爭議和吐槽的。
可能大家對於正的非議起初源於當年的壹部穿越劇:《宮》,這部劇當年可是捧紅了壹大波如今影視圈的大腕;隨著《宮》這部劇熱播之後,網友們對這部劇裏多處與經典瓊瑤劇雷同的劇情展開了激烈的批判,於正便意料之中地被冠上了抄襲瓊瑤阿姨作品的罪名。盡管言情劇大多的套路都非常的相似,但能夠像於正這樣靈感接二連三如泉湧般滔滔不絕的編劇,而且還壹部部作品都能賣座,無疑就連年輕時候的瓊瑤阿姨巔峰狀態都未必可以與其比肩吧。
正如於正自己所言,年少時期深受港臺電視劇的熏陶灌溉,也曾是這類劇目的狂熱愛好者,在如今他操刀制作的電視劇風格上或多或少的有些經典言情劇的影子。有影子,嚴格意義上講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提煉,去創新。我想,任何藝術作品的來源,從來不是突發奇想的創造,更多的是吸取了前人的經驗優點,再搭配自身的更進壹步的理解提煉出來的。
筆者沒怎麽看過於正早些年的熱播劇,真正意義上去認識了解這個制作人的時候還是看了前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延禧攻略》。於正借著清宮 歷史 作為筆下描繪的故事背景,結合自己對 歷史 人物關系的理解與 情感 的構思,重新詮釋了發生在那個年代的人們的愛恨情仇。劇情的飽滿度,早已超脫了經典言情片的水準,又怎能去把於正這樣的制作人屈尊跟瓊瑤阿姨壹幹人等作比較呢。
廢話不多說了,簡單講講,筆者眼中的《鬢邊不是海棠紅》吧。
故事的開篇場景是梨園會長姜容壽辦壽宴,宴請北平名流賓朋,唯獨自己的師侄商細蕊在接到壽宴邀請後卻遲遲未到現場,絲毫不給師伯姜容壽面子,當下這位師侄可是梨園嶄露頭角的當紅角兒。禁不住讓觀眾們對人物關系有了許多的猜想,這個商細蕊是不是壹個紅極壹時得意妄為目中無長輩的角兒,還是說這師伯師侄兩人之間曾經有過某些過節;而此處無疑,商細蕊的人物形象開始給了大夥壹個初步印象:年輕有為且骨子裏有著與其身份地位相對應的魄力。鏡頭切換:北平城外壹群人駕著駿馬風塵仆仆地踏著黃沙歸來,故事的另壹位男主程二爺進入觀眾們的視線,滿臉的塵垢絲毫不影響程二爺英氣逼人的人物特點,程二爺單刀直入北平商會大堂C位入座。此時,這位程二爺可是帶著自己的夥計跟土匪惡戰勝利歸來,拿下來自己的壹條專屬商道,跟第商細蕊壹樣的年輕有為出類拔萃。
機緣巧合之中,前面說的這兩位人中龍鳳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並交成為了好友。商細蕊性格單純且愛憎分明,而程鳳臺性格老練又嫉惡如仇,這樣的兩人,因戲結緣,相見恨晚,活脫脫地讓觀眾對編劇筆下所塑造的兩人的真摯情誼拍案叫絕。動亂年代的人們流離失所顛沛流離,但不無對藝術追求不息,商細蕊的京劇就像是燃情歲月裏的那盞明燈,在幾近迷茫的黑夜裏照亮北平老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寄托。
故事的前半部分商細蕊天真灑脫,而高潮處商細蕊這個人物已經不僅僅是觀眾們的最初印象了,尹正飾演的商細蕊漸入佳境,好像是隨著劇情時間的推移,這個人物也漸漸長大成熟。骨子裏剛正不阿的氣節愈發沁出外表向外輻射,不管是為了貼身丫鬟小來報仇提刀上街找日本人,還是為了自證清白與臺下黑座鬥毆打架,甚至後來自毀清譽冒險護送***產黨人員離開北平城,無不在閃耀著更為沈穩更為果敢的大家身段。相比之下,黃曉明飾演的程鳳臺程二爺的人物設定就相對平穩,壹貫的冷靜犀利和風趣幽默自始而終在調和著商細蕊在亂世之下噴薄欲出的英雄光芒。
寫到此處,故事還在繼續,筆者也在殷切地追隨劇情的發展,原本對京劇從未涉獵,如今也有了幾分癡迷和贊許。正如壹直以來狂熱愛好影視文化作品的筆者早年曾感慨過:好的影視作品,比純文字的書籍有趣多了,它有著經典著作般啟迪讀者深思省悟的功效,同時更是聲情並茂趣味橫生,欣賞表演者對人物形象準確細致的拿捏,不正是我們為人處世哲學的百家講壇嗎?
好了,讀者朋友如也喜歡這樣的故事,不妨也加入筆者的行列去親自細賞這部題材罕見的關於知音的故事,以上是近期推薦給大家的壹部難得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