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人類戰爭發展的四個階段?

人類戰爭發展的四個階段?

1、冷兵器時代,

是遠古時兵器由生產工具分化出來,也就是兵器發明開始,到火藥發明並廣泛使用於戰爭的這段時期。冷兵器出現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由耕作、狩獵等勞動工具演變而成,隨著戰爭及生產水平的發展,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由單壹到多樣,由龐雜到統壹的發展完善過程。

2、熱兵器時代,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壹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以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壹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藥、瓷片、碎鐵、石子等)。

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藥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制,稱之為鳥銃。

直到公元1525年,意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且簡化了射擊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可隨時發射。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壹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3、核武器時代,

核武器是指包括氫彈、原子彈、中子彈、三相彈、反物質彈等在內的與核反應有關的巨大殺傷性武器。

1945年在日本長崎投下的核武器,引起高達18公裏的蘑菇雲。標誌著人類武器階段進入核武器階段。

4、信息化作戰時代,

進入21世紀,高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推動了武器裝備的發展和作戰方式的演變,促進了軍事理論的創新和編制體制的變革,由此引發新的軍事革命。

信息化戰爭最終將取代機械化戰爭,成為未來戰爭的基本形態。信息化戰爭是指發生在信息時代、以信息為基礎、以信息化武器裝備為戰爭工具的戰爭。

信息化戰爭不會改變戰爭的本質,但戰爭指導者必須考慮到戰爭的結局和後果,在戰略指導上首先追求如何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那種以大規模物理性破壞為代價的傳統戰爭必將受到極大的約束和限制。

擴展資料:

人類戰爭是在原始社會後期出現的。據考古資料證明,最早的戰爭出現公元前21世紀初中石器時代的初期。這說明,人類從原始人群到公元前21世紀初,在大約二三百萬年的歷史長河中,有戰爭的歷史還不到壹萬年(另壹說法年數上萬)。

原始社會的戰爭是由氏族部落之間或部落聯盟之間,為了爭奪賴以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財富,甚至為了搶婚、種族復仇而發生沖突,進而演變成原始狀態的戰爭。這種戰爭,同階級社會的戰爭有著本質的區別。

它不具有政治目的和階級壓迫、奴役的性質,戰爭中的俘虜,不是殺掉,就是吃掉。後來,隨著生產力和畜牧業的發展,父權制取代母權制,農業、手工業、商品生產有了發展,生產物品有了剩余,有了私有財產,出現了主人和奴隸,萌發了私有制、階級。

使“古代部落對部落的戰爭,已經開始蛻變為在陸上和海上掠奪家畜、奴隸和財寶而不斷進行的搶劫,變為壹種正常的營生”。(《卡爾·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二卷第413頁)日益頻繁的戰爭,驅使原始公社制解體,人類進入了奴隸社會。

從此以後,戰爭變成了政治的工具、階級鬥爭的最高手段。私有制、階級壓迫和經濟利益的沖突,成為發生戰爭的基本根源。掠奪和反掠奪、壓迫和反壓迫、侵略和反侵略、爭霸和反爭霸、擴張和反擴張的戰爭,便成為階級社會的特殊的、必然的現象。

到20世紀80年代,在有文字記載的3500多年的時間裏,世界上***發生過14531次戰爭。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是現代戰爭的根源。在當今和未來,引發戰爭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

其中主要的有爭奪勢力範圍、領土爭端、邊界糾紛、掠奪戰略資源、爭奪市場、意識形態鬥爭、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等等,這些因素是現代戰爭的直接動因。

百度百科—冷兵器時代

百度百科—熱兵器

百度百科—核武器

百度百科—信息化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