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基尼系數是多少?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我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2003年為0.479,2008年達到最高點0.491,這之後逐年下降,2014年的基尼系數是0.469。而在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數是0.3左右。接近0.5的基尼系數可以說是壹個比較高的水平,世界上超過0.5的國家只有10%左右;主要發達國家的基尼系數壹般都在0.24到0.36之間。
0.47到0.49之間的基尼系數反映出目前我國收入差距仍然比較大。尤其是城鎮居民內部、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都比較大。比如說城鄉差距大概有3倍,按照城鎮工資統計,高收入行業和低收入行業有4倍左右的差距。
在收入差距擴大的同時,我們還面臨財產差距擴大的問題,而且這壹問題正變得越來越嚴重。以往人們大多把貧富差距等同於收入差距,但實際上,居民在資產方面的差距也是衡量貧富差距狀況的重要方面。過去10年的數據分析表明,中國的財產差距擴大速度遠遠要超過收入差距擴大的速度,個人財富積累速度非常快。在過去大約10年的時間內,人均財富的年均增長率達到22%,特別是房產價值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25%。而農村的財富積累速度年均增長率只有11%,相當於全國水平的壹半。
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發布的《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4》顯示,1995年我國財產的基尼系數為0.45,2002年為0.55,2012年我國家庭凈財產的基尼系數達到0.73,財產不平等程度近年來呈現升高態勢,明顯高於收入不平等。此外,家庭層次的財產不平等有兩個特征:壹、有家庭成員在體制內工作的家庭財產水平明顯高於在體制外工作的家庭,在體制內工作的家庭財產的增長幅度也明顯高於體制外家庭。二、中等收入家庭財產增長幅度大,而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財產增長幅度相對較小。
未來幾年,我國的收入差距可能仍會處在高位徘徊狀態,既不會出現明顯擴大也不會出現明顯縮小的趨勢,基尼系數預計將在0.45—0.50之間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