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中國工業互聯網為什麽爆發

中國工業互聯網為什麽爆發

政策頻發 推動工業互聯網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2007年政府提出 “兩化融合”,為我國工業升級和轉型奠定了政策基礎。2015年國務院提出 “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壹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提出了中國版智能制造的概念。而2017年年底國務院明確提出工業互聯網發展目標——到2025年,形成3-5個達到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百萬工業APP,實現百萬家企業上雲,形成建平臺和用平臺雙向叠代、互促***進的制造業新生態。在中央政策支持的條件下,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如江蘇發布《關於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為產業發展創造了積極的環境,有望引導和驅動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再加速。工業互聯網被推上了“史無前例的高度”,躍升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之壹。

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同促進相關政策的落地。工信部相繼與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政府合作建設工業互聯網示範基地。政府鼓勵示範基地發揮資源聚集的優勢,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提供創業創新環境和專業化服務,構建資源集聚、創新活躍、高效協同的產業鏈"雙創"新生態。江蘇省省經信委聯合阿裏雲啟動實施首批江蘇“1+30+300”工程,主要是推進阿裏雲與省內30家兩化融合服務機構、300家制造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構築全服務鏈體系,支持企業互聯網化轉型。目前徐工集團、吉利等大型制造企業均已加入該工程,與阿裏雲合作進行產業升級。

制造業智能化的內生需求和新興技術興起 驅動工業互聯網快速崛起

制造業企業對工業互聯網的需求具備內生需求驅動力。首先是工業數據的爆發式增長需要新的數據管理工具:隨著工業數據采集範圍不斷擴大,數據的類型和規模都呈指數級增長,需要壹個全新數據管理工具,實現海量數據低成本、高可靠的存儲和管理。其次是企業智能化決策需要新的應用創新載體:數據的豐富性為制造企業開展精準化管理創造了前提,但工業場景高度復雜,行業知識千差萬別,傳統由少數大型企業驅動的應用創新模式難以滿足不同企業的差異化需求,迫切需要壹個開放的應用創新載體,通過工業數據、工業知識與平臺功能的開放調用,降低應用創新門檻,實現智能化應用的爆發式增長。三是新型制造模式需要新的業務交互手段:為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制造企業間在設計、生產等領域的並行組織與資源協同日益頻繁,要求企業設計、生產和管理系統都要更好支持與其他企業的業務交互,這就需要壹個新的交互工具,實現不同主體、不同系統間的高效集成。

近年來,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尤其是新興技術的興起,為整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打下了相應的技術基礎。首先是雲技術的成熟大幅降低制造企業IT化的運營成本和部署的成本;其次是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帶來進壹步的優勢:物聯網實現研究、設計、生產和銷售各種資源的動態配置以及產品全程跟蹤檢測,獲得大量數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挖掘數據的價值,強化制造企業的數據洞察能力,實現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