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李揚先生提出問題:中國專利利用率低是科研體制的束縛還是實用性低?其實我覺得這兩個方面都有壹些原因。理論轉化為現實本身需要很長時間,不能給專利權人或公司很大壓力。部分原因是部分企業對專利的知識產權不夠重視,導致專有產品無法有效投產。
實用性低也是壹個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投入大量資金生產出來的產品實用功能不是很強,那麽很多客戶就不會買單,創造這個產品就沒有意義。因此,專利產品決不能脫離群眾的需要。
專利知識產權領域存在很多問題,人們不會使用過於偏頗的專利知識產權。對於過於集中的專利,普通企業根本不知道用哪個,也是壹個非常大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我們國家的問題,更是壹個世界性的問題。
國家還是應該大力弘揚自主創新精神,給創作者更多的支持和鼓勵,讓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更有動力去做這件事。申請專利很容易。重要的是如何保護專利權人的智力成果。國家也應該嚴厲打擊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讓創作者沒有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