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漢族,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空氣動力學家、系統科學家,工程控制論創始人之壹。
錢學森從少年時代起,就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後到美留學,學習研究空氣動力學,與老師壹起提出了“卡門-錢學森公式”,並創立了工程控制論。後來,錢學森積極要求回國參加建設,受到美的無理阻撓和迫害,五年後終於回到祖國。
參加近程、中程,遠程導彈和人造衛星的研制、發射的領導工作,作出了傑出貢獻。他曾獲“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稱號和“兩彈壹星功勛獎章”,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
科研成就:
在錢學森的努力帶領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壹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壹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壹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錢學森在應用力學的空氣動力學方面和固體力學方面都做過開拓性工作;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邊界層的研究,揭示了這壹領域的壹些溫度變化情況,創立了“卡門—錢近似”方程。與郭永懷合作最早在跨聲速流動問題中引入上下臨界馬赫數的概念。
錢學森在1946年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的研究,是先驅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並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