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準 確 區 分 真 律 師 和 假 律師 ,謹 防 上當
目前,社會上冒充律師招攬訴訟幫人打官司的人很多,社會上稱這些人為“黑律師”。他們冒充律師身份,以“包贏官司”、或者以與某法官“有關系”等謊言騙取錢財。按照法律規定,可以由公安機關對其進行行政處罰,騙取錢財數額較大的,還可能構成犯罪。
下面告訴您辨別律師真、假的幾個要點:
1、律師都持有律師資格和執業證書,證件上有執業證號而且每年還必須進行年檢註冊,未經當年註冊的無效;
2、律師辦理案件必須經過律師事務所統壹收案,有本所負責人員的批辦單;
3、辦理案件的時候必須與當事人簽定《委托代理合同》;
4、出庭之前,律師應該向法庭遞交律師事務所的代理公函;
5、收取律師費有物價部門的收費標準和律師事務所財務部門的稅務發票;
識別律師的真假對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很重要!律師從事的法律服務是壹項專業性很強的行業,因此國家對律師的執業資格和執業紀律的管理是十分嚴格和規範的,所以,您要擦亮眼睛!
二 、正 確 區 分 律 師 與 法 律 工 作者
目前,我國除律師外,還有壹部分人具備壹定的法律知識,但沒有通過國家統壹的司法資格考試取得律師從業資格,沒有獲取律師執業證書,因而也不是律師,也不能以“律師”名義執業,他們目前的稱謂是“法律工作者”或“基層法律工作者”,他們的工作場所的名稱不能稱為“律師事務所”而只能稱為“法律服務所”。有時當事人習慣稱其為“律師”,這是錯誤的!凡是掛“法律服務所”牌子而沒有“律師”名稱的法律服務機構,都屬於這類情況。如果他們以“律師”名義招攬業務代理訴訟,也屬於非法行為,應由司法行政機關給予行政處罰。
律師與法律工作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區分:
1、執業資格及執業處所不同。律師持有《律師執業證》,並在壹個律師事務所登記執業;而法律工作者沒有《律師執業證》,只有《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在壹個法律服務所中執業;
2、業務範圍不同。律師業務範圍相當廣泛,而法律工作者的業務範圍較之相對狹窄,如不得辦理刑事辯護案件,基層法律服務所不得辦理見證業務等;
3、準入條件不同。律師執業,具備本科以上學歷、通過國家統壹司法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並在律師事務所實習壹年以上、省司法廳頒發《律師執業證》方能執業。而法律工作者執業,學歷條件只需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即可取得《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
綜上,對於執業律師的要求,其嚴格性遠高於基層法律工作者:壹是法律工作者高中畢業即可參加考試,而律師必須是大學本科畢業後方可報名參加考試;二是法律工作者的工作單位為
**法律服務所
,而律師的工作單位為
**律師事務所
,幾字之差,註意辨別!三是根據規定,法律工作者只能辦理壹般的民事案件,無資格代理刑事等專業法律業務;四是目前司法部對法律工作者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其不用納稅,故壹般收費較低。預計隨著律師業的發展壯大和律師法等相關立法的完善,以及國際和國內法律服務業市場的成熟和健全,今後基層法律工作者將逐步調整出有償法律服務領域。三、根據以上情況,我們在聘請律師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應當選擇正規的律師事務所,註意:單位名稱中含有“律師”兩字的才是正式的律師辦公場所,僅有“法律服務”而沒有“律師”兩字的單位名稱,屬於基層法律服務所,不是正式律師的辦公場所;
2、審查律師事務所營業執照,全面了解律師事務所的運營狀況。對於那些路邊壹間小門臉房,沒有執業牌照的咨詢機構、代理部等等,千萬要小心;
3、對於妳所要選擇的律師,應審核其律師執業證書,記下證書編號,必要時可以向司法行政管理機關查詢證書的真偽。根據司法部的規定,執業律師的名片上必須加印律師執業證號碼,因此,從名片上,您即可對其身份做初步審核。
要進壹步核實,您就需要向司法行政管理部門或律師協會查詢,您也可以登陸司法部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和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聯合主辦的全國律管數據中心網站,通過輸入姓名或執業證號碼等就立即可以查詢到律師身份的真偽;
5、委托事項與律師的專長相吻合。術業有專攻,和龐雜的社會分工壹樣,每位律師都有其相對專業的法律服務領域。聘請律師,應當先考慮這方面的因素。壹名合格的律師,不但全,而且專。有的擅長非訴業務,有的專於訴訟代理,有的精通民事領域,有的熟悉刑事辯護,有的專攻知識產權,有的精於國際貿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