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張小麗的工作經歷及其貢獻

張小麗的工作經歷及其貢獻

17歲進入河北省檢察系統,在接下來的24年檢察生涯中做了壹個美麗的夢。

“也許我天生不喜歡滿足現狀。從我從事檢察工作的第壹天起,我就不斷挑戰自己,挑戰自己的工作難點。創新已經成為我工作的第壹標準。”

挑戰自己,讓壹個女檢察官從中專變成碩士。1979,初嘗檢察工作專業性強、知識水平高的張小麗,成為她此後20年追求的終身目標——1981考入中國政法大學,1985成為河北檢察系統為數不多的本科女檢察官;1999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宏觀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獲碩士學位。

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素質,讓張小麗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不斷挑戰工作中的困難。河北檢察機關乃至全國檢察系統至今還保留著張小麗創造的幾項紀錄——

24小時抓住巨大貪婪的證據。65438+1999年6月,時任河北承德市檢察院反貪局副局長、偵查局長的張小麗接手隆化縣醫院原院長鄭渲清受賄、挪用公款壹案。偵破腐敗案件最大的困難是收集證據。面對壹屋子醫院幾年來積累的賬目,張小麗創造了“最佳組合”審計法:分三組審計賬目,每組三人,分別由檢察官和警察、司法機關選派的會計和醫院會計組成。結果在短短24小時內,將至少需要10天才能查清的賬戶全部查清,為案件的快速偵破奠定了基礎。

1年內實現檢察機關管轄範圍內監獄、看守所檢察監督的網絡化管理和動態監督。2001年3月,張小麗調任廊坊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負責監管監獄、偵查監督工作。她在工作調研中發現,檢察機關的檢察官還在沿用比較原始的接訪糾錯的崗位監督模式,這與檢察監督中強化監督的新要求非常不適應。壹個大膽的想法湧上她的心頭:能否與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統、監控系統聯網,發揮網絡在看守所檢察工作中的作用?在檢察院黨組的支持下,經過1年的努力和各方面的幫助,張小麗率先建立了監獄管理新模式,即網絡化管理、動態監管,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推廣為“廊坊經驗”、“廊坊模式”。

檢察機關策劃創作首套具有知識產權的在押人員教育教材。張小麗的知識和創新精神在《新生命之光》系列教材中得到充分體現。她根據對在押人員心理意識的科學分析和3200多份問卷的反饋,創造性地提出了壹系列潛意識教育和技能訓練方案,並制作了具有知識產權的潛意識教育卡帶《新生之光》,在監獄管理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