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嶼島,又名野馬嶼,是福建(福建新聞,福建說吧)省福清市沙埔鎮的壹個濱海小島,東望海壇,南眺湄洲,島山陸地面積3.09平方公裏。因島形平面為壹匹駿馬,東部山峰海拔106米,形成馬頭高昂破浪遊向陸岸,故稱野馬島;又因該島古代曾為監海哨位,故又稱目嶼。從福州圖庫乘車到福清高山鎮至沙浦鎮牛頭尾,再坐渡船上島,約莫2個小時路程。島陸間牛頭門水道寬1.5千米,水深22米以上。
野馬嶼風光,妙在天然。島內東、中、西“三山”競秀,奇巖怪石層層疊疊、爭奇鬥勝,或狀物擬人,或如禽似獸,惟妙惟肖。擁有風動石、海獅浴日、石貓窺印、烏龜迎客等百余景。東山南圖庫麓為懸崖,陡崖下浩瀚大海,驚濤駭浪,浪花激濺,極目遠眺,無涯無際。在島內山上觀景是綜合性的,不僅看近處巖石,而且放眼大海,陰晴雲雨皆成景。“三山”植被絨繡,蒼松挺立。
余脈延伸,岸線曲折,有大小澳口36個,其中擁有沙灘12個,金沙雪浪,夏日海水沐浴,冬天海濱信步,濤聲陣陣、海風習習,令人陶醉。野馬島周邊小島礁星羅棋布,有蛇島、牛耳嶼等30多座,海域盛產石斑魚等魚、蟹類數十種,是趕海垂釣的休閑去處。目前野馬嶼尚未對外開放!
2.福建五島之“海上仙山”東門嶼
從銅陵鎮往東,距風動石景區800米的海面上,“海上仙山”東門嶼,就如壹座巨大的天然山水盆景,靜臥於碧海綠波之中。
東門嶼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眾多,與廈門鼓浪嶼、溫州江心嶼、臺灣蘭嶼並稱中國四大名嶼。東門嶼不大,也不高,面積只有1平方公裏,最高的山峰海拔也只有91米。
嶼上因海岸獨特,奇石眾多,再加上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壹批又壹批影視工作者,至今已有 20多部的電影、電視劇在這裏拍攝。
我國首部科幻影片《珊瑚島上的死光》中的“馬太博士島”就是東門嶼。《西遊記》《海之戀》《八仙過海》等電影、電視劇,也都是將東門嶼作為外景的拍攝基地。東門嶼如此吸引電視、電影藝術家的,是她的自然景觀,是神韻天成,不需任何雕飾的天然美景。東門嶼因此也被稱為“天然影棚”。
東門嶼整島呈“工”字型,分為南段、中段、北段三個部分。
東門嶼南段由幾座小山丘組成,是嶼上景觀最豐富、最集中的地段。以天然的礁石形成的、形態各異的奇石怪洞景觀,散布其間,移步換景,滿眼皆美;有眾多的人文景觀,點綴其中,內涵豐富。嶼上的綠化率極高,樹木青翠,海風吹來,帶著淡淡的泥土氣息,沁人心脾。自然景觀主要有鷹嘴巖、漁翁垂釣、神龜迎客、壁虎戲象、蛤蟆望天、鴛鴦耍猴等。人文景觀主要有東明寺、文峰塔、雲山石室、文昌閣、種德居等。
東門嶼中段是連接南段和北段的紐帶,主要是壹段長約200米的條形沙灘,中間壹條防風林帶將沙灘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邊的沙灘叫“北澳尾”,西邊的沙灘稱 “大澳底”,東西兩個沙灘都是遊泳戲浪的好去處。米黃色的沙灘,略顯弧形,拱著壹灣潔凈的海水,恰成壹巨大的“X”形。
刮風時,別處是海浪洶湧,而這裏只是微波細浪;微風之時,別處是細浪逶迤,而這裏的水面卻是波平如鏡,是良好的天然海濱浴場。中間的防風林帶已開辟成林場,引種了大量的果樹,如柑桔等;栽培了各種的花卉,如三角梅,夾竹桃等。玩海之余,可以品嘗水果,欣賞花卉,也是壹種不錯的享受。
東門嶼的北段稱“佛澳”,沿海濱的四周是礁石和小沙灘,中間有幾座小山丘,山上植被綠化,以防風防沙和抗堿樹種為主,如木麻黃、相思樹等。在該段南海濱,有壹座始建於明代的東明寺,原來只是壹座小廟,近年來海內外信眾募集巨資進行擴建,建成了萬佛寶殿、天王殿、臥佛壇等廟宇,***計六千多平方米,形成了壹個頗具規模的佛教寺廟群。
寺的南面有小沙灘、礁石、洞穴,並有眾多的石刻碑刻點綴其中。周圍自然景色秀美,山林郁郁蔥蔥,幽靜宜人。
3.福建五島之大嶼、雞嶼島
大嶼島位於廈門西港南部,距廈門島1.9km,距鼓浪嶼僅1.1km,島西南面與海滄嵩嶼僅隔0.3km,陸地面積0.186平方公裏,島上最高點海拔62m,岸線長2.3km。雞嶼島位於九龍江口海域,距廈門6.3km,距鼓浪嶼4.4km,北面距海滄1.5km,南面為龍海市。雞嶼島陸地面積為平方公裏,島上最高點海拔67.9m,岸線長3.3km,總面積為2.17平方公裏。
1995年10月30日,福建省政府批準成立廈門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範圍包括大嶼、雞嶼的全部陸域和最低潮位線以上灘塗,包括灘塗,兩島直線距離4.4km。
白鷺是世界珍稀、最具魅力的海濱觀賞鳥類,是濕地環境好壞的重要指示生物,廈門自古以來稱為"鷺島",是世界白鷺的重要棲息和繁殖地,是黃嘴白鷺(又稱中國白鷺、唐白鷺)的模式種產地,在動物分類學和動物區系學上具有重要意義。
4.福建五島之崳山島
崳山島古稱福瑤列島,意即“福地、美玉”。
崳山島位於福鼎東南海域,距大陸最近處僅3海裏多,是閩東最大的列島。由大崳山、小崳山、鴛鴦島、銀嶼等十壹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28.3平方公裏,海岸線長30.12公裏。崳山島山場寬廣、海域遼闊、氣候宜人、景色秀麗。
島上有豐富的花崗巖、優質礦泉、草場資源等,海上盛產鰻魚、帶魚、毛蝦、蝦苗、七星魚和鰻鱺等多種海生物;自然景觀有“南國天山“的天湖山萬畝草場、絕頂之上具有神秘色彩的大小天湖、大使嶴百傾金沙、鳥島、紅紀洞等;文物古跡有:大使宮、媽祖宮、天福寺,福瑤列島的自然景觀已被國家建設部確定為國家級太姥山風景區四大景觀之壹。
崳山島地理位置特殊,扼閩浙海路之咽喉,是南來北往船只的必經之道,戰略意義重大。明朝時期為抵禦倭寇搔擾,1389年明政府在崳山島設置軍事要塞,歸北路福寧衛烽火寨管轄,1592年改守備為參將、節制水陸,改中軍為崳山遊。清代中葉,崳山列島是蔡牽海上起義活動的重要根據地。辛亥革命先驅朱騰芬先生也在此組織義軍抗清。
大崳山島直徑5公裏,面積21.22平方公裏,最高處紀洞山海拔541.3米,為閩東第壹大島。在海拔200米處,有大小兩個湖泊。湖周圍群峰環拱,其狀似盂,崳山島也有由此得名,大天湖面積1000多畝,小天湖200多畝,兩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質甜美,清澈見底。湖畔多有野生烏龜出沒。湖四周山坡平緩,是有“南國天山”之譽的萬畝草場。
在這裏恍若置身於“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西北草原,妳很難想象,在碧波萬頃的東海之上竟有如此神奇的意境!小崳山島為壹無人島,面積3.28平方公裏,沿岸因被海水沖刷風化,基巖裸露,礁石林立,海蝕地貌十分突出,構成奇特的景觀;島嶼面積0.3平方公裏,海拔僅50米,島上植被茂密,棲息著成千上萬只海鷗和其他候鳥,乍然飛起,十分壯觀!
5.福建五島之南日島
南日島古名南匿山,因山隱大海而得名。宋、元時屬崇福鄉奉谷裏,明、清時屬六區奉谷裏,明初為防禦倭寇,於此設水寨,民國五年設縣佐,繼設島務局直轄本省,1933年設區,1934年劃為福清縣九區,1935年改為省轄特種區,仍屬福清縣四區。1940年劃回莆田縣,建國後,1949年屬十三區,1952年屬二十四區,1955年成立南日區,1957年稱鄉,1958年建立南日人民公社,1993年改為南日鎮,2002年劃歸秀嶼區。
南日島地形呈現“啞鈴”狀,陸域總面積52平方公裏,由111個島礁組成,面積在0.1平方公裏以上的島礁有18個,素有“十八列島”之稱,海岸線總長664公裏,是福建省第三大島。所轄17個行政村(其中小日、鰲嶼、羅盤、赤山為4個小島村),總人口55165人。島上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2℃,年平均氣溫19?2℃,全年無霜,空氣中富含負離子,海水理化因子穩定,周圍無工業汙染。
旅遊全攻略
去福建海島遊玩可直飛福州,五座海島完全可以花7天時間“壹網打盡”:
D1
從福州出發,在福州汽車站每天有十多班汽車可以搭乘,大約兩個半小時抵達平潭島。享受海鮮之後,下午可以遊覽半洋石帆、仙人井、南寨石景,當晚可以住在平潭縣城臨海的賓館裏。
D2
前往塘嶼看海壇天神,錢便澳碼頭每天從9:20開始有四班船到塘嶼,壹般來說過了中午就沒有船了;從塘嶼回錢便澳碼頭的船最遲壹班大約為14:30。然後返回到平潭或莆田住宿。
D3
前往湄洲島遊覽,湄洲島票價25元/人。進媽祖廟朝聖不再購票,但是進媽祖公園要另購票,票價5元/人。湄洲碼頭距鵝尾山神石公園8.5公裏,坐車沿環島公路只要十幾分鐘就可抵達。當晚入住賓館,這裏的住宿比較便宜,標準間的價格都在100-200元之間。
D4
前往林進嶼,宜從莆田市轉車,莆田汽車站有到漳州的班車,車程兩個半小時,建議遊客在漳州逗留壹夜,漳州亦是文化古城,有南山寺等名勝可以順便領略壹番。
D5
去林進嶼可直接從漳州打車去,也可以先從漳州坐56公裏的公交車到漳浦縣城(票價12元/人),再打車去江口灣。遊覽林進嶼大約要兩個小時,接著可以到離江口灣3公裏的龍海古火山口玩。午餐後,建議打車到趙家堡看宋朝末代皇親國戚的滄桑家園。晚上回漳浦縣住宿。
D6
乘公交車先奔古雷鎮的杏仔碼頭,大約需要1個半小時,租船前往紅嶼,回程時大約中午時分,可以在杏仔漁家餐館飽飽口福,然後回漳浦縣城,轉車到東山縣城。
D7
東山島的著名景點銅山古城、馬鑾灣、澳角海灘各相距10公裏左右,景點間有出租車、機動三輪車可以搭乘。在東山島遊覽後經汕頭或廈門後返京,東山島到汕頭和廈門大約都需要兩小時的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