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閱讀時長:13m 34s(4050 字;13 圖)
配圖制作工具:Figma、XMind
在體驗有車以後 APP 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應用中存在著大量各種類型的列表頁,例如資訊列表、帖子列表、口碑列表、評論列表等等,而這些列表頁都給我們同壹個感覺:亂,密密麻麻都是字兒。我們將這些界面拿給其他同事體驗後得到的反饋是:看上去很亂,不知道看哪裏。
通過將這句話轉化成設計上的語言,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界面存在的最大問題是, 信息層級混亂,沒有形成良好的視覺流。
而這樣的界面現狀給用戶造成的影響是, 無法定位界面的第壹視覺焦點,瀏覽過程比較費力,關鍵信息及內容的獲取效率低下,理解起來比較困難。
我們再進壹步思考,是現有的哪些設計細節導致了這樣的問題,從而產生了相應的體驗問題。同時,找到相應的優化方案。
以上主要是從 視覺表現手法 的角度,去思考界面中存在的細節問題及相應的優化方案。例如,通過元素的大小、色彩、位置、距離等方法對視覺元素進行組織,為用戶提供清晰的視覺信息結構。
但在此之前,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 對界面中的信息進行歸納組織,明確信息層級 。否則,有可能導致無法準確傳達信息。下面,我們就以資訊列表為例,梳理頁面信息層級,輸出優化方案。
用戶在資訊列表頁的核心行為是 「瀏覽」 ,發現感興趣的內容,之後才產生下壹步行為(進入詳情頁查看文章,或跳轉至相關資訊欄目)。我們的體驗目標是幫助用戶 快速獲取和理解有用、感興趣的信息。
頁面中的信息比較簡單,我們從「是否必須」和「重要程度」兩個維度進行逐壹分析。我們需要思考每個信息的展示目的是什麽,起什麽作用,能不能去掉,去掉會造成什麽影響,影響有多大等等,以此進行衡量和評判。
綜合以上所有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優化思路。
在效果圖上,我將熱評的「火」和背景結合起來,背景框左上角既是「火」的形狀,代表熱評,同時也指向評論數,加強其與評論數的邏輯聯系。但是,由於顏色是灰色,元素尺寸過小,整體效果不太好,需要調整優化。
以下效果圖並非最終版設計,僅供參考。
此次頁面信息層級的優化嘗試還是遵循以往的思路,先了解現狀,發現問題,然後找到相應優化方案。在具體的頁面裏,則是先明確頁面定位和設計目標,梳理信息層級,總結優化點,最後輸出視覺效果圖。
以往我們在進行界面的設計優化時,總是以「體驗不好」為由,以「界面改版」為解決方案,然後吭哧吭哧就開始設計視覺效果圖。這次嘗試 把「體驗不好」拆解成各個體驗細節 ,總結出壹些經驗、方法,希望可以在之後的設計中得以應用,並不斷優化、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