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雷人”是什麽意思?

“雷人”是什麽意思?

雷人 雷人:2008年興起的網絡語,意思是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驚。這個詞語類似晴天霹靂的意思,但又與晴天霹靂不同。晴天霹靂多用於驚聞噩耗的時刻,而雷人則用於表達喜劇性的或無奈性的、尷尬性的場合,將個人感受描述為於無聲處聽驚雷的狀態,極度誇張地表達了個人對喜劇、無奈、尷尬場合中行為和語言的感受。

雷人的本義是雲層放電時擊倒某人。其網絡語言意義興起於2008年,源出何地無可考證,壹說出自浙江某地方言,也有文章稱雷人壹詞是外來語[1]。

本條初解

現代詞匯的壹種新興用法,即所謂的網絡用語,從網絡中興起,目前已經在社會生活中較為廣泛的應用,尤其在報紙,雜誌等出版物上.形容某人的言談或行為讓人感到很無語,很無奈,很”冷”的效果,使人產生壹種被驚嚇到的狀態,俗稱被”雷”到了。

引申義

受驚嚇,被嚇到了,被震住了。是超流行網絡語言。出處據說在江浙壹帶,特別是浙江東北部地區,發音lei dao是指聽到別人的話很訝異很驚奇抑或難以理解,類似現代詞匯“暈倒”、“無語”等等的意思。 由於打字習慣故而出現“雷到”這樣的詞匯,“雷到”其實當地本意是“癱倒”、“翻倒”之意,語境用途比較廣泛。

“摔倒”溫州話就是 lei dao ,所以說“雷倒”這詞就是溫州這邊的方言。

某些時候“雷”也可以解釋成因為事物的某些屬性而使看到的人產生無限熱愛的壹種情況,類似於“壹萌必中”。

在現代的網絡語言中,雷可以說成是驚嚇,被嚇到了。指看到某些文字,腦子裏忽然轟的壹聲,感覺像被雷擊過壹樣。被雷到或者看了雷文,簡單講就是踩到地雷的意思,就是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看了自己不喜歡的類型的文章,就會感覺不舒服。其中還以受驚嚇得程度分輕傷,中傷,重傷。

閩南語“雷”即“整死”

“雷人”是什麽意思呢?網絡語言“雷”可以說成是驚嚇,被嚇到了。指看到某些文字,腦子裏忽然“轟”的壹聲,感覺像被雷打到壹樣。當下,“雷”從名詞變成動詞。

那麽“雷人”是如何起源的呢?網友“TTFF”在網上發帖稱,要好好討論討論雷人的“雷”是否起源於閩南語。

同時舉出了正反兩方的觀點,正方:不屬於閩南語,其本意是某件事、某個人很讓人受不了,就像被雷轟了壹樣,所以叫很“雷人”。反方:屬於音譯的閩南語,閩南語的雷是“搓”、“擦”、“揉”的意思。還舉例說明,閩南語中形容某個野蠻女子將男人整死,就是用“雷”,例如:妳那不知空,會乎依雷死(閩南語)——妳若不知趣,會被她整死。

對於網友“TTFF”的說法,有壹個網友表示“很有可能哦,老師曾說閩南語是漢語的活化石”,另壹網友有些不屑壹顧地表示“孟子閩南人,孔子也是”。但更多網友是不置可否。

來自閩南的網友稱此語並非來自閩南語。

關於被雷的程度

根據被雷程度分為:

①輕傷:腦子裏轟壹聲(怎麽會有這樣的文字這樣的人捏?)

②中傷:後腦勺壹陣發麻,毛孔忽然張開(小米掉壹地,這個夏天簡直不需要空調)

③重傷:莫明的暴躁(想代表全宇宙消滅作者)

④腦殘:此腦殘非彼腦殘(被雷的只會ORZ)

⑤金剛不壞之身,不用戴避雷針就可以縱橫各個雷文

雷人應用

現在網絡喜歡把雷人大致分為:雷人語錄、雷人廣告、雷人發型、服裝之類,甚至壹些讓人不可思憶的動作。而“雷人”在網絡上,又被流傳別名為“囧”(jiong),形象化讓人感到吃驚樣子。

雷人語錄:壹些名人或者網絡雷人,說出來的壹些經典雷人語句,讓大家稱為雷人語錄。

雷人廣告:顧名思義讓人吃驚的廣告牌、廣告語及壹些標語。

雷人發型、服裝:例如,壹些大明星過度炒作作用。亂穿衣,整體不搭配,制造局部效果。

雷人臺詞:壹些經典影視臺詞及主持人話語,大體與雷人語錄相同,更多表現是兩人之間對話,讓人感覺雷到

例句:好雷人啊,芙蓉姐姐開個唱了。

“雷到”原是出自日本動漫,動漫人物被電波打到“受到強烈電波沖擊”, 漫迷看到驚訝的事物時發出此類“強烈電波沖擊”的言語,後經簡化翻譯成“被雷到”。例如:某天南朝鮮某教獸發明了他國文明,網友紛紛表示被雷到...

傳說中被雷電擊倒的人,會在以後的日子裏變成引雷體。所以就有了壹群被雷文雷暈的人,壹生逃不過被雷的命運。而他們也在孜孜不倦的追尋著天雷,和天雷的制造者,天雷娘娘。這些可憐的人就是天雷教眾。

讓雷文化發揮淋漓盡致。簡單理解妳就是埋雷“達人”,顧名思意“雷達人”,埋下雷,當然也可以埋上雷(天上的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