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安康瀛湖生態旅遊區的發展規劃

安康瀛湖生態旅遊區的發展規劃

瀛湖不曾辜負民眾對它的期望,它壯闊不失溫婉,銜秦巴,吞漢江,浩渺煙波,混無際涯。秦巴山水之間,在充分利用清潔能源,建設水利工程的同時,竟蘊育了如此大美!美則美矣,安康人民為之欣喜驕傲,但肩負全市經濟發展和民生穩定的安康市委市政府卻在緊張的規劃這壹區域新的發展戰略——為建水電站,5萬移民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聚合的人工湖產生後,如何利用發展的問題。 壹份來自安康市移民局的材料顯示,1996年以後,安康水庫移民工作由安置型向開發型轉變。為了適應這壹轉變,省上領導提出了開發旅遊、致富移民的移民工作新思路。根據這壹指示精神,省、地、市三級移民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於1996年11月率先開工建設瀛湖的第壹個人工景點金螺島,隨後,翠屏島建設完成。 “兩島”的建成,帶動了壩上瀛湖周邊10平方公裏左右數以千計移民旅遊收入的增長,帶動了移民航運、移民農家樂的發展。壹時間,瀛湖旅遊成為安康旅遊的新亮點和旅遊龍頭。  很多安康人把對瀛湖的態度分為兩個階段:“2000年之前,瀛湖景區是安康的旅遊龍頭,那時候提到瀛湖,我們很自豪;2000年之後,別的地方旅遊大發展,瀛湖卻裹足不前,我們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當安康周邊地區旅遊產業大發展時,瀛湖的現狀卻不容樂觀。不僅景區建設多年來停滯不前,原有的旅遊景點和旅遊服務項目呈萎縮之勢。玉興島繼旅館停業幾年之後,百鳥園已行關閉;金螺島和翠屏島旅遊服務設施均已基本閑置,只剩景點開放供旅客觀光。許多旅遊設施呈閑置狀態,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造成這種局面的癥結在於當時景區的管理體制滯後,隸屬關系混亂,極不利於旅遊資源的重組和深度開發,也使壹些投資者望而卻步。同時,管理者專業化程度不高,再加上資產的分散,經營主體也很分散,多頭經營,多頭管理,所以體制上的制約也導致了瀛湖後來的發展受到了影響和制約。

全省唯壹壹個以“生態旅遊”命名的區域管委會掛牌成立  近些年來,國家和省上接連頒布政策文件,對陜南三市特別是安康市給予了準備的城市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走綠色生態可循環的發展路線。安康市委市政府也提出要“走民生為本的循環發展之路,建設美麗富裕新安康”。在壹系列政策背景下,經過長達壹年的調研論證,安康市委、市政府果在大力推進“壹山壹湖壹城”旅遊發展戰略實施進程中,下決心用“大瀛湖”概念推進瀛湖風景區體制改革,設立生態旅遊區黨工委和管委會,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重點負責瀛湖、吉河、流水和香溪洞核心景區規劃、開發、建設和管理工作。  2013年3月31日,全省唯壹壹個以“生態旅遊”命名的區域黨工委、管委會掛牌成立。安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鮑永能擔任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原安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蓮擔任管委會主任。“在整個安康發展思路的確立上,民生為本是我們的發展基礎,循環發展是我們的路徑,建立美麗富裕新安康是我們的目標。瀛湖有77平方公裏的水域面積,是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養好這方水,富好這方民,是我工作的根本目標。”陳蓮主任說,“我們要牢固樹立循環發展理念,以生態保護為基礎,做大旅遊產業為主題,按照統壹規劃、統壹開發、統壹建設、統壹管理的要求,以建設生態環境優美、旅遊產業聚集、田園新城引領、統籌城鄉示範“四位壹體”的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為目標,全力培育安康生態旅遊新的增長極,為安康旅遊發展做出貢獻。 通過進壹步理順管理體制,實現以旅遊產業為主導,資源要素充分整合、規劃建設整體推進,經營管理全新突破、區域綜合協同發展,成為擺在瀛湖生態旅遊區黨工委、管委會壹班人面前現實而又嚴峻的任務。  根據現有的工作基礎和未來發展目標,安康瀛湖生態旅遊區黨工委、管委會提出了壹年強基礎,兩年促開發、三年大發展的工作目標。並在充分實地調研和廣泛分析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12345”旅遊區發展基本框架。即堅持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以壹湖為核心、圍繞兩大板塊,確立三條主線,發展四大區域,培育五大產業,實現“四位壹體”目標。具體地說就是以瀛湖為核心,圍繞香溪洞、瀛湖兩大旅遊板塊,以瀛湖——吉河——香溪、瀛湖——嵐河——南宮山、瀛湖——流水——紫陽三條旅遊線路為主線,發展香溪洞道教福文化體驗區、吉河運動親水園林體驗區、瀛湖生態觀光休閑區、流水濱湖古鎮度假區四大區域,以旅遊產業為龍頭,培育以林果業、茶產業、水產養殖業、農(漁)家樂和旅遊地產業五大產業。突出山水園林主題、明確區域功能定位、彰顯地方文化特色、實現互補聯動開發。通過瀛湖核心景區輻射帶動,連通漢江水,建設旅遊村,建成集山水園林、休閑觀光、養生度假、特色種養、服務配套及旅遊產品開發於壹體的旅遊綜合體,實現“壹山壹湖壹城”聯動發展。

時任陜西省副省長的景俊海同誌前往安康調研旅遊產業發展時提出“建設南宮山,聯通漢江水,培育中心城”,在此基礎上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壹山壹湖壹城”的安康市文化旅遊發展規劃,在安康這個限制開發區大搞文化旅遊發展,通過發揮生態優勢,培育以旅遊業為龍頭的循環產業。在這個發展規劃中,“壹山壹湖”,絕不僅僅是指南宮山和瀛湖,而是具有安康典型代表性的山水,同時要聯動城市中的人,真正參與到旅遊開發和城市發展中來。瀛湖的開發模式,正是安康旅遊發展的縮影,是大戰略在小區域上的試點。如何將山水資源挖掘出來,培育旅遊業,進行集中建設,其帶動力最強,承載力最大,資源最好最完整,這樣的試點可以引領安康旅遊的發展和方向,它的發展實質上是對全安康發展的思路和決心。

瀛湖體量大,輻射帶動力強,加快連通漢江水,依托漢江水系打造水上旅遊黃金走廊,對於安康市拉動經濟增長,增加群眾收入,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必須加快進度,下大力氣抓緊做好景區建設各項工作。瀛湖景區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建設中壹定要高起點規劃、大手筆運作、高品質建設,要從體制、機制、政策入手,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分步實施,不能零敲碎打,影響景區長遠發展。要積極與有實力、有遠見的大型企業集團開展合作,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快景區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