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除了嶽陽樓,嶽陽還有壹座無人問津的古墓,墓主人曾叱詫風雲

除了嶽陽樓,嶽陽還有壹座無人問津的古墓,墓主人曾叱詫風雲

嶽陽在我們的印象裏最有名的是嶽陽樓,幾年前,我去嶽陽的時候,本來也就為著壹睹名樓

,在壹個煙雨迷蒙的日子裏壹嘗夙願,暢遊嶽陽樓。

嶽陽樓畔是氣勢恢宏的巴陵廣場,廣場中心有壹座大羿射巴蛇的石雕,亦覺震撼。

嶽陽,巴陵廣場,後裔射巴蛇石雕

本以為嶽陽之行就此結束,卻在無意中,發現了壹座古墓,就在嶽陽樓旁邊,順著壹條小路先到壹座工廠,是為嶽陽三五壹七橡膠總廠。是做解放鞋的,看門口的光榮榜應該是壹家有歷史的老廠。

再往前,沿著小巷繼續走。

眼前赫然出現壹座衰敗的牌樓,看了這座門才知道“斑駁”、“蕭條”、“破敗”是什麽意思。

石棱上的對聯相當霸氣:

扶帝燭曹奸所見在荀彧上

侍吳親漢胄此心與武侯同

橫批:威恩大行

到底誰配得上這樣的挽聯呢?

進入紅門,迎面就是壹座塋冢。壹方石碑寫明墓中主人:吳魯公肅墓!墓碑是光緒十五年(1889年)立的。

我的天啊!居然是魯肅之墓!隱藏在這不起眼的小巷!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

他出生於壹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東漢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蕩,常召集鄉裏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周瑜為居巢縣長時,因缺糧向富二代好友魯肅求助,魯肅竟將壹倉庫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

“拿去,拿去,兄弟盡管拿走!”

建安二年,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為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孫權部下大多主降,只有魯肅與周瑜力排眾議,聯合劉備,堅決主戰。

結果,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

赤壁大戰後,魯肅被任命為贊軍校尉。周瑜逝世後,孫權采納周瑜生前建議,令魯肅領兵,魯肅治軍有方,孫吳迅速壯大。孫權根據當時政治軍事形勢,又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授偏將軍;魯肅從孫權破皖城,授橫江將軍,守陸口。

此後魯肅為索取荊州而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三國演義》記敘關羽單刀赴會,魯肅無功而返。事實上魯肅代理水軍都督,駐守嶽陽。在洞庭湖訓練水軍,親自到常德與關雲長談判,劃湘江為界,魏蜀吳遂成三足鼎立之勢。

單刀赴會的其實應該是魯肅而非關羽

建安二十二年,魯肅去世,終年46歲,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為其發哀。正如墓前挽聯中所寫,高度概括了魯肅的壹生——洞明曹操的意欲代漢的奸謀,並用實際行動做了頑強的抵抗,這壹點確是比徒有輔漢之誌卻只得棲身相府的荀彧要高明;聯合劉備、劃江而治、鼎足而立、功蓋三分。

現如今,洞庭濤聲依舊,壹代豪傑卻墓園冷清。

據說,全國有5處魯肅墓,武漢、南京的江寧、鎮江的句容和丹徒都有。只是不知哪座方是英雄真正埋骨之處。

不過,這是我幾年前嶽陽遊記的記載 ,當時在墓園內有壹戶人家居住,現在的魯肅墓是否有所修繕、辟為旅遊景點?抑或已然夷為平地了?都不知道,還望嶽陽或者知道現狀的朋友留言告知,謝謝!

文 | 雲間大彭

歡迎點擊關註,點贊評論,文章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