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是什麽?

“自相矛盾”文言文的意思是什麽?

說話辦事要說實話,辦實事,不要違背了事物的客觀規律,自己先說服不了自己。

《自相矛盾》

出自《韓非子·難壹》,比喻說話做事前後抵觸,不能自圓其說。

原文:

“ 楚 人有鬻楯與矛者,譽之曰:‘吾楯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楯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出處《韓非子·`說難》

解 釋

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不動腦筋。

自相矛盾夫:句首語氣助詞,表示要發表議論。

自相矛盾:比喻壹個人說話、行動前後抵觸,不壹致。

用 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