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壓縮21%球員工資 實行硬工資帽
商人的目的就是賺錢,這是他們的天性。在球隊無法賺錢的前提下,老板們盡量希望是少虧錢,或者說將支出和收入拉平。 老板們為了減少虧損,只能壓低成本。工資占據了總收入的57%,在這壹塊動刀,顯然是最有效的。首先,在新的勞資談判中,57%的工資降低到45%,而這也意味著球員們的平均工資將下降21%左右;其次,制定硬性工資帽,這將代表著聯盟持續了近30年的運作方式將要發生巨大改變。NBA現在實行的是“軟工資帽”,意味著存在花費的限制,但是球隊被允許在個別情況下利用壹些“特例”來超過規定的限額。這些特例其中之壹就是“伯德條款”,球隊可以在續簽本隊球員的時候超出工資帽。Stern曾經表示:“那(伯德條款)遵從了我們的信念──它對於壹名被給予了職業生涯的主隊所認可的球員保有延續性是壹件好事。”而現在,實施硬性工資帽將意味著所有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中產特例、老將特例都將壽終正寢。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聯盟的中層球員將大面積失業。
球員:虧損不關我的事,工資不能少
老板在叫著虧錢,可球員不樂意了,在他們眼中,工資是他們的生命線。至於虧損,他們認為是老板的滿口謊言。球員工會執行官比利·亨特對於“福布斯”的虧損報表卻對此抱有爭議:很多被報道的損失都是來自於貶值、折舊和債務的利息,而這不應該納入聯盟的賬目表。亨特表示:“也許根本就沒有損失,它完全取決於采用何種會計程序。如果不把利息和貶值計算在內,那3.7億的虧損立刻就劃掉了2.5億。”亨特的要點在於:球隊轉手的花費跟球隊運營的花費應該是獨立而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就像球員們沒有得到授權分享出售球隊所帶來的利潤壹樣,他們也不應該受到球隊轉手花費的拖累。
至於壹些勞資協定的細節討論,也是球員必須堅守的:比如,合同年限減少,對於經常有受傷之虞,且很可能會導致職業生涯報銷的球員而言,年限短就意味著自己缺乏保障。而取消伯德條款、老將特別條款等,從道德上而言,也有點說不過去。很多人會認為球星收入很大依靠廣告和贊助,但事實並非如此,除了奧尼爾、科比、詹姆斯數人外,剩下的球員主要收入還是依靠打球的工資。這也是他們絕不退讓的重要原因。
聯盟:支持老板減少收入,剔除虧損嚴重球隊
斯特恩代表了NBA,而聯盟在這場停擺中最關註的就是利益。斯特恩是NBA的主席,但說到底,他是壹個打工的,即使他如今再權勢熏天,但他畢竟要服務於30支球隊的老板。哪怕有壹點會影響到各位老板利益的事兒,斯特恩都得為他們考慮得面面俱到。
球隊虧本,聯盟賺錢,這事情其實挺正常。可NBA現在已經是入不敷出,球隊和聯盟都在虧損,斯特恩的海外計劃屢屢受挫,NBA的品牌更似壹朵看上去很美的花。在斯特恩暫時沒有好的收入方式時,也只能選擇和老板們堅定的站在壹起,減少收入最行之有效。
此外,斯特恩還宣布了裁軍的想法,畢竟,當大家都在虧錢時,少壹個賠錢貨,當然虧的本就能少壹點。特別是壹些小城市的球隊、虧本嚴重的隊伍,甩下這些包袱,可以讓聯盟的報表變得好看很多。只不過,球隊減少,球員打球的機會也會少很多,傷害到的又是球員利益。所以,斯特恩在這場勞資談判中,終究要被球員千夫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