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致遠隨父母由臺北移民到美國時,只不過是個10歲的小學生;闊別17年後,楊致遠已是網絡資訊檢索服務“雅虎(Yahoo!)”的創辦人,也是全球資訊產業的又壹年輕企業明星。
事實上,稱他為“明星”絕不為過,因為“雅虎”翌日在紐約華爾街證券市場上市便備受矚目,股價由13美元升至33美元,升幅達2.5倍多,為該公司籌集了逾20億美元的資金,成為另壹個火箭般上升的技術股,也讓世人對聯只新股充滿憧憬。而“雅虎”的創辦人、年僅28歲的美籍華人楊致遠也因此在壹日之間成了坐擁億萬的富翁、股市中又壹風雲人物。進入高速公路的“快車”
“雅虎”從創業至上市尚不足壹年,楊致遠以其勤奮、智慧和氣魄站在新興科技領域發展的前端,使這家名字既俏皮又活潑的公司充滿了生機。
“雅虎”是壹家電腦網絡應用軟件專業公司,與壹般傳統性電腦軟件業者不同,它看準電腦網絡的應用市場,建立起壹個類似網絡電話簿的檢索系統,這個稱之為“雅虎”檢索系統的軟件,將全球網址(website)分類為藝術、教育、衛生、區域、電腦和網絡等14類。“雅虎”的推出可以使電腦用戶避免在查訊資訊高速公路信息時,猶如進入龐大的資料庫不得其門而入,耗費多時只為了尋找壹個有興趣的題目。通過這套軟件,用戶能夠隨自己的旨意作出選擇,盡可能以極短的時間在國際網絡上的數十萬個主題中,找到想找的網址。
“雅虎”公司的成立其實也充滿了戲劇性。1993年底在斯坦福大學電機研究所攻讀電機工程博士學位的楊致遠開始使用全球網絡,他和學友大衛.費洛(David Filo)都覺得國際網絡範圍廣泛,要找壹個題目往往需耗費多時,如果能建立壹套搜尋的軟件,有系統和分門別類地加以組織,使用網絡資訊時便會很方便。
於是,1994年,年僅25歲的楊致遠從名為“睹”(Akebono:日本有名的美裔相撲手名稱)的電腦著手,開始在萬維網中(WorldWide)出版了使用資料搜查手冊(全球資料目錄軟件)。至於為何命名“雅虎(Ya-hoo!),楊致遠表示:“我們是在Gulliver旅遊手冊中找到這個名的,我們覺得Yahoo代表了那些既無經驗、又無教育的外來遊客,與我們這群電腦人非常相近,所以,我們就用了Yahoo!來作為這個軟件的名稱了。”當然,對外界時,他們會指Yahoo!便是Yet Another Hierarchically Officeious Oracle”(Oracle是另壹個電腦軟件),而楊致遠和費洛兩人就自稱為"Chief Yahoo!”,Yahoo!壹族的酋長!
由於許多網友紛紛進入斯坦福大學電機系的工作站使用這套軟件,使校方大感困擾,抱怨這項發明影響了學校電腦的正常動作。這此,楊致遠和費洛積極尋找潛在的投資者,第壹個找到是矽谷成功的企業家、國際購物網絡(Internet Shopping Networks)的創始人亞當斯(Randy Adams)。亞當斯不僅幫助“雅虎”出世,還將“雅虎”介紹給矽谷的風險投資公司Sequoia Capital,由這間公司幫助“雅虎”計劃上市。亞當斯說:“矽谷隔幾年就會出現世界著名的企業人物,楊致遠就是其中壹個”。
楊致遠與費洛決定放棄即將完成的博士學位,因為他們認為繼續開發軟件工作比完成博士研究課程更重要,而且那個時候正是推出軟件的黃金機會,於是攜手成立了Yahoo!軟件公司。對他個人來說,做出這樣的抉擇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在我的家庭中是很重要的,然而,我的家人更明白像他是辦Yahoo!這樣的機會很難得,不容錯過。我計劃將來再返回斯坦福完成博士學位,目前我會全力以赴發展Yahoo!”
楊致遠的“雅虎”將索引軟件無償提供用戶使用,公司盈利則主要依靠廣告收入。“雅虎”創建伊始,每周用戶就多達七千萬個,每日“雅虎”為軟件增加兩百多條新目錄。目前“雅虎”用兩條T3專線和40多部電腦,處理每天近千萬次的查詢,速度令人滿意。由於“雅虎”檢索系統實在方便,前景被普遍看好,廣告收入也相當樂觀。結果,雅虎壹上市就壹鳴驚人,風頭大出。
以質量抗衡數量
“雅虎”的成功,在於它是第壹個進入市場的檢索軟件公司,並且為未來的資訊世界建立了壹套應用方便、功能強大的資訊檢索系統。在眾多的競爭中,目前能與“雅虎”抗衡的迪吉多儀器公司(Digital Equipment)的阿爾塔--維斯塔網絡(Alta Vista Web),他們聲稱其數據庫可索引兩千兩百萬網頁;相對而言,"雅虎"
只能索引二十多萬網頁。為了對付這壹挑戰,“雅虎”立即宣布以分類目錄形式提供內文。“這是以質量來抗衡數量。”楊致遠說,“雅虎”能使妳壹打開桌面出版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打到所需東西,而阿爾塔--維斯塔網絡就難以做到。由於“雅虎”所開發的產品都兼具發展與商業前景,因此包括路透社和新聞傳媒公司等壹些著名電腦及資訊企業都有意與他們合作。目前,“雅虎”最大投資者是日本Softbank公司,該公司占有“雅虎”37%的股份,當時的股價市值達壹億零八百三十萬美元。
“雅虎”的崛起是網絡世界發展的壹個象征,受到資訊業及股市業界的重視,而楊致遠本人也成為華人世界中最年輕的名人之壹。這個10歲舉家移居美國的青年並無任何家世背景,單憑自己的勤奮,從壹點兒也不懂英文開始到進入斯坦福學府成為博士研究生,終於創業有成,在新興資訊科學領域有所建樹。今年四月“雅虎”在日本成立公司後,短時間內已成為日本最大的檢索公司。年中,“雅虎”在加拿大設立公司,繼而計劃進軍歐洲,然後才輪到華人、東南亞及韓國領域。
網絡索引界的CNN
除了對電腦發狂外,楊致遠的愛好也很多元化。工作之余他喜歡打籃球、遠足、騎山地車等等。四年前他在日本對日本國技相撲發生興趣,認為相撲運動包含了日本的文化和傳統,是榮譽的象征。在文藝方面,楊致遠喜歡讀吉奧寶庫.摩爾的小說《穿越大峽谷》和伊安.莫裏森菱《第二條曲線》;1996年他最欣賞的電影是《獨立日》,而他喜愛的音樂則是Count-ing Grows和Hootie and the Blowfish及其唱片集。閑來,楊致遠也會煮煮中國菜。有言雲:成功的男人背後有個女人,楊致遠也不例外。“我的女友是Akkiko,最使我欣慰的是無論我的情緒如何,工作是否順利,她始終在我身邊支持我,給我精神力量;她會容忍我‘發瘋’式的生活和工作態度,並且尊重我的壹切。”
楊致遠說:“Yahoo!在美國闖出名聲,是國際網絡上的新品牌,就像當初有線電視發展時,CNN建立起領導地位壹樣。Yahoo!將憑其名聲進行各種投資,只要國際網絡存在,就有Yahoo!。”目前,雅虎是世界上最受歡迎、最先進、最有功效的國際網絡索引公司。壹項由Yankelorich進行的調查顯不,在眾多的帶領潮流的國際網絡資料搜索品牌中,雅虎的知名度是最高的。楊致遠認為,進入21世紀,數碼資訊將不可避免地繼續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與通訊中,使國家與國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短,他希望Yahoo!能在資訊工業的改善與革命中繼續扮演主角。
面對發展迅速、競爭激烈的新興資訊科技領域,楊致遠雄心勃勃地說:“我願與雅虎壹起邁進資訊服務市場。我們是第壹個進入市場的檢索系統公司,希望也是最後壹個退出的。”
楊致遠認為在今後十年中,國際網絡檢索業務將繼續快速發展,他相信全家先進的電訊基建可以讓人們更好、更快地使用索引系統,而可供選擇的其他進入國際網絡儀器也會出現,這壹切將使人們繼續發掘國際網絡的新功用。但這重大使命將由誰來完成?楊致遠說:“公元2000年後,無論是在臺灣、香港或中國大陸的中國人,都將被世人肯定為研究科學的最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