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螞蚱養殖技術 山東沾化東亞飛蝗養殖場是壹家以螞蚱養殖,技術推廣,產品回收,加工銷售和開發為壹體的新興企業。經過長期實踐研究,已掌握壹套高孵化和高產養殖的技術。公司現以“技術推廣+農戶協同養殖”的經營模式發展。依借昆明四季如春的氣候,我公司可以四季種植飼草,全年養殖蝗蟲。所生產的活體蝗蟲、速凍蝗蟲、蝗蟲幹質優價廉深受廣大用戶的青睞。 本公司位於山東省沾化縣富國鎮豐民四村,有著有利得自然氣候及資源,本公司自2007年成立,集螞蚱養殖、繁育、推廣、技術培訓、產品開發銷售為壹體的經濟實體,我公司自建立以來產品暢銷全國各省市,變害為寶,已熟練掌握了蝗蟲從蝗卵的發育、孵化管理,蝗蟲各齡的形態變化,蝗蟲產卵前後的管理及蝗卵的越冬管理,將養殖蝗蟲轉化為農民發家致富的好項目,並建立了自己的專業服務網絡。
問題三:怎麽做好蝗蟲養殖? 養殖技術是壹方面,妳的考慮是對的,關鍵是銷路,要等回收的話妳八成會上當,要自己建立渠道,如果沒有好的渠道,建議養殖大路貨.很多特種養殖都是因為渠道原因而夭折,我朋友就是養殖鴯鶓虧損了. 至於技術,簡單介紹壹些,規模化,妳要自己好好學習的. 蝗蟲,就是人們常說的螞蚱,它雖然是害蟲,但它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人們餐桌上的壹道名菜.投資很少,但回報卻是多年的,養殖成本低,利潤是最高的,可以說投入壹分回報壹萬.養殖蝗蟲投資不會很大。因為蝗蟲本身繁殖能力強,壹個蝗蟲產卵量在50-80粒左右,而且沒有病害。成本低,它的飼料是草,只需要做壹個棚,用紗窗把它罩住就行,成長期50天,北方三代,南方可以不停的生長和繁殖. 在我國,食用蝗蟲歷史悠久。人們習慣將蝗蟲洗凈用油炸,撒上鹽、花椒粉等後食用;壹些飯店、賓館對蝗蟲進行煎炒烹炸,做出“飛蝗騰達”、“陸地飛蝦”等美味佳肴;對蝗蟲深加工還可制成罐頭食品、脫水幹制品、冷凍食品、腌漬食品等各種風味食品。 下面是有關蝗蟲的養殖技術,供參考: 養蝗蟲的前期準備:養蝗蟲要建養殖棚。地點選擇通風向陽的地方為宜,房前屋後,閑置的院落、地塊等都可以。養殖棚的地面要高出周圍地面10厘米~15厘米,以便雨季排水。棚的建造可用竹片、竹竿、木棍等做支架,再用紗布做壹個如溫室大棚壹樣的棚罩,底邊埋於地下,留下壹個門口,門口安上拉鎖或者用粘連布條對粘。棚的高度為1.5米~2米,4月底必須建好。棚的面積根據蝗蟲的數量而定,壹般每平方米可養600只~800只成蟲,起初養1萬只蝗蟲有15平方米即可。每只雌蝗可產卵50粒~80粒,隨著蝗蟲量的加大,再繼續擴建大棚。建好養殖大棚後,在棚內地面上種上密密麻麻的小麥,準備讓幼蝗食用。 蝗蟲的管理:先準備無毒土壤,新鋸末和土按2:1拌勻,含水量為20%~30%,在器具或木板上鋪3厘米~5厘米厚,卵上再蓋約1厘米厚的土。經過10天~15天孵化,到“五壹”前後,蝗蟲就可以全部孵出。幼蝗孵出後,7天脫壹次皮,脫壹次皮為壹齡,***脫5次皮後變為成蟲,再過50天,成蟲就可以銷售(每公斤蝗蟲在500個~700個)或留種產卵了。在1齡~3齡期間,幼蟲的采食量很小,經過35天變為成蟲後,采食量倍增,除了采集部分野雜草餵養外,還可以采割人工種植的墨西哥玉米草飼餵。 但是飛蝗的危害最重,尤其是東亞飛蝗,所以平時談論的都是它。別看蝗蟲個頭不大,但蟲多力量大,最大的蝗群可達2500億只,飛行時聲震數裏,地動山搖,所過之處片綠皆無。蝗蟲的食性極雜,幾乎綠色植被皆可作為它們的食物,其取食不僅為了獲得營養,更重要的是為了獲取水分。貪婪取食和長途遷飛是蝗蟲賴以生存的看家本領。在農作物和其他植物缺乏時,它們甚至可以去吃羊背上的毛、房屋頂上的草及有汗味或油味的農具木柄。當沒有東西可吃時,它們便自相殘殺,吃自己的同類。蝗蟲的外殼極硬,撞中疾馳的汽車照樣安然無恙。飽餐之後的蝗蟲可在短短的30分鐘內將食物消化壹空,而在食物缺少時又可6天不吃不喝繼續前進。 蝗蟲可利用:蝗蟲雖然害處多,但也不是壹無是處,比如它是食用昆蟲的主要資源之壹。有資料顯示,蝗蟲體內粗蛋白含量高,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以及人體必需的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ATP、輔酶Q等。民間早就有把蝗蟲當做美味佳肴的習俗,將其油炸或燒烤,風味獨特。在泰國,“油炸飛蝦”(油炸蝗蟲)的大名無人不知。浪漫的法國人還用蝗蟲生產出了高蛋白食品。蝗蟲還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藥用價值。把夏、秋季捕捉的蝗蟲燙死後曬幹入藥,有止咳平喘、定驚止搐、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百日咳等疾病。
采......>>
問題四:如何養殖螞蚱 壹、螞蚱的價值
螞蚱為藥食兩用昆蟲,屬昆蟲綱直翅目、蝗科,***有859種螞蚱,能入藥供食用的只有東亞飛蝗螞蚱和水稻飛蝗螞蚱。這兩種螞蚱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味美如蝦。螞蚱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昆蟲激素等活性物質,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磷、鈣、鐵、鋅、錳等元素。螞蚱恭是治病良藥,《本草綱目》記載,螞蚱單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療多種疾病,如破傷風、小兒驚風、發熱、哮喘、氣管炎和心腦血管疾病。螞蚱雌雄異體,卵生,1年繁殖2代,即夏蝗和秋蝗。
二、養殖棚建造
螞蚱有飛翔習性,必須采用棚養。養殖棚要建在通風向陽處,地面要高於周圍地面10厘米以便排水。土壤最好采用不易結塊的沙壤土便於拾取螞蚱卵。在養殖棚內種小麥或玉米等單子葉植物供螞蚱食用。每1萬只螞蚱需15平方米的面積。可利用院內外空閑場地,用角鐵或木棍、竹竿、竹片等建造棚的支架,按棚的大小,用紗網做1個棚罩,底邊埋於地下,留下門口。門口安設拉鎖,以防止螞蚱逃逸。棚高1.5米~2米,棚外可罩塑料膜防雨保溫。須在4月底前完成建棚。
三、養殖管理
螞蚱的起點發育溫度為15℃,最高發育溫度40℃,適宜發育溫度為25℃~32℃,空氣相對濕度為85%~92%,土壤含水分15%~18%。低於14℃或高於40℃,螞蚱就停食、死亡。氣溫28℃~30℃時,螞蚱卵孵化。先準備無毒土壤與鋸末按1:2拌勻,含水量為20%~30%。鋪3~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實,將螞蚱卵均布於土上,蓋1厘米厚的混合土。器皿罩薄膜,每半天檢查1次。發現小螞蚱後,用軟毛刷將其撥到棚內的食物上。10~15天孵化完畢。小螞蚱喜食鮮嫩的麥苗、玉米苗、雜草等單子葉植物,食量很小。1~3齡的螞蚱應註意防雨。27~35日齡長為成蟲。這期間每5~7天蛻1次皮,***蛻5次。每只螞蚱產卵70~100粒。螞蚱有喜群居和遷飛的習性,群居和遷飛是為了取食和生殖布卵。所以螞蚱羽化後至產卵前應給予適當的人工幹擾,令其在棚內遷飛,以便提高產卵的數量和質量。產下的卵在上凍前應加蓋麥糠、雜草等保溫、保濕。成年螞蚱如果不做種用要及時出售。初養戶可從養殖場(戶)購進種用螞蚱或卵。螞蚱屬特種養殖,如沒有定單和可靠銷路,養殖須慎重。
問題五:螞蚱怎麽養殖? 蝗蟲俗稱“螞蚱”,具咀嚼式口器,為植食性昆蟲。它的觸角呈短鞭狀,擁有強而有力的後腿,可利用彈跳來避開天敵。體色有綠色和褐色,是生活環境的保護色。蝗蟲口大、下巴發達,以植物葉片為食,蝗蟲喜食蘆葦、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類植物,蝦須草和海蓬子。全世界有超過12000種。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
壹、養殖蝗蟲種源的選擇和鑒定
確定蝗蟲種類的方法有:
⑴咨詢蝗蟲分類專家。
⑵查閱蝗蟲檢索表或圖譜。
⑶咨詢有經驗的蝗蟲養殖戶。
⑷把蝗種寄送給客戶鑒定審查等。
常見的養殖蝗蟲種類有:東亞飛蝗、棉蝗、中華稻蝗、中華蚱蜢等。這些品種各有優缺點,要綜合考慮其生長周期、代數、味道、食料、個頭大小以及客戶所需品種等因素,並結合當地的氣候、食料來源等情況選擇養殖品種。
二、蝗蟲養殖棚的建造
棚的面積視蝗蟲的數量而定,壹般每平方米可養300只左右的成蟲。利用自然條件養殖飛蝗,棚的建造必須在4月底前完工,因為北方蝗卵壹般在5月就可以孵化。
蝗蟲
三、若蟲期管理
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歡取食鮮嫩植物,此期蝗蟲非常纖弱,應註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
⑵溫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時以上,濕度保持15%左右,這種條件下蝗蟲最活躍,喜食,有利於生長。
⑶三齡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時要保證棚內有充足的食物,否則影響其正常生長,還會出現自相殘殺的現象。
⑷保持棚內幹凈,1-2天清棚壹次,以防疾病發生。
四、蝗蟲是災害性昆蟲,它不同於其它的特種養殖業,養殖它壹方面可以變害為寶,增加農民收入,壹方面又增加蝗蟲的種量,形成了潛在危害。必須對它的養殖進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成規模的養殖,按1畝地養殖為標準,在養殖場地四周應建有半米寬的植物染毒隔離帶,周圍要用鐵絲網做圍欄,並配有農藥噴霧器,殺蝗蟲的農藥有很多種,可以用75%馬拉硫鱗乳油,也可以用2.5%敵殺死等菊酯類殺蟲藥進行殺滅。
養殖戶如果不想對蝗蟲進行養殖,要進行最後壹次的滅絕措施。養殖戶不想養殖了,應提前做好準備,在每年的春季5月20號之前不能反養殖棚撤掉,待蝗蟲全部出土以後,未成蟲之前,用農藥將其全部殺死,這樣就不會有危害了。養殖戶在秋末之前,決定不在養殖了,必須在9月10號之前,即蝗蟲沒有交配前將其全部出售,或用農藥殺死,不得讓其在養殖棚內產卵,這樣的措施才能保證根除以後的潛在危害,利於養殖蝗蟲產業的健康發展。
問題六:蝗蟲該怎麽養? 蝗蟲養殖方法:
1、蝗蟲養殖棚的建造與棚地的整理
在建棚前,先用捕捉、誘殺、開火燙等方法,將地面上的螞蟻、螻蛄消滅幹凈。這幾種動物是蝗蟲的天敵,能捕食蝗蟲和破壞蝗卵,所以在棚內絕不能讓這些動物存在。棚的地面要高於周圍地面10~15厘米。土質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結塊,便於產卵和取卵。建棚地面上種上小麥等單葉子作物,準備幼蝗食用。 棚的建造面積,要按飼養蝗蟲的多少來確定,養1萬只,用15平方米即可。可利用院內外空閑地方,根據自己的條件可用鐵、大棍、竹片建造壹個棚的支架。再按這個棚架的大小,用冷布做壹個像蚊帳壹樣的棚罩,掛於棚架上,底邊埋於地下,留下門口。門口上安上拉鎖。這個裝置就是為了不讓蝗蟲跑出和便於進棚餵養、管理。棚的高度1.5~2米即可。為了保溫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溫度高的時候和蝗蟲較大(3齡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條件養殖飛蝗,棚的建造必須在4月底前完工。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為宜。
2、飛蝗的卵的孵化與管理
在氣溫達到25~30℃(5月上旬)時,即可孵化。先準備無毒土壤、鋸末(按2:1,含水量10%~15%),鋪於2~3厘米的器皿中。之後,將蝗卵布均於土上,卵上蓋約1厘米厚的土,器皿上再上層薄膜。每半天檢查壹次,發現幼蝗後,用軟毛刷將幼蝗撥到棚內的食物上。經12~15天的孵化過程,孵出全部幼蝗。幼蝗喜食鮮嫩的麥苗、玉米苗、雜草等單子葉植物,但食量很少。1~3齡的幼蝗應註意防雨,溫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時以上,濕度保持15%左右,因為在這樣的條件下蝗蟲最活躍,喜食,有利於生長。飛蝗喜歡群居。
3、3齡以上至成蟲的飼養管理
幼蝗自出卵後5~7天脫壹次皮,脫壹次皮即為壹齡。壯的脫皮快,弱的脫皮慢,在孵化過程中出土也有先後之分。3齡以上飛得特別快,食量逐步增大,此時要保證棚內有充足的食物。另外,會出現強食弱大吃小的現象,尤其是正在脫皮的蝗蟲不能動,體質又很軟,有被吃掉咬傷的危險。3齡以上蝗蟲可加餵麥麩。1~2天清棚壹次,保持棚內幹凈。蝗蟲經5次脫皮以後,即成長為成蟲,這個時間約為6月15日左右。飛蝗壹般羽化後10~15天進入性成熟期,開始交尾。此時的飛蝗很肥壯,除留下部分產卵的蝗蟲外,其他蝗蟲可到市場銷售,時間在7月初為宜。
4.飛蝗產卵前後的管理
雌蝗在交尾後,腹部逐步變得粗長,黃褐色加深,雄蝗則呈現鮮黃色。此時要將棚的地面整齊、拍實,以利於雌蝗產卵。如棚大飛蝗少,為了產卵集中便於日後取卵,可將棚內部分地面用塑料布蓋住,只留下向陽處部分地面做為產卵區。棚內相對濕度保持15%左右,此時的蝗蟲食量很大,應認真供足。雌蝗在7月10日左右開始產卵。雌蝗的產卵器粗短而彎曲,為兩對堅硬的鑿狀產卵瓣,以此穿土成穴產卵。在產卵的同時分泌膠狀液,凝固後在卵外形成耐水性的保護層,將卵圍成壹個卵塊,對卵的越冬起保護作用。
蝗蟲的卵塊為褐色,略呈圓筒形,中間略彎,壹般長40~70毫米不等。每塊蝗卵有卵粒35~90多粒,也有極少數超過100粒的。此為夏蝗。蝗卵產於棚內土中,用於孵化第二代“秋蝗”的卵,在棚中可以不動,在溫度、濕度、光照等達到孵化條件時,第二代秋蝗幼蝗會自然出土,時間在7月20~25日。準備出售或暫不用於第二代的蝗卵,要及時取出,用濕度為10%~15%的土,壹層土壹層卵,最後壹層是土的裝法,裝於大罐頭瓶中,將瓶口密封,放於5℃的冰箱內保存。產卵前後的飼養條件方法,與3齡以上的蝗蟲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每天光照要達16小時,飼料要充足和多加些精飼料。
......>>
問題七:養螞蚱技術,養螞蚱,螞蚱蝗蟲養殖,怎樣養螞蚱 養螞蚱技術,養螞蚱,螞蚱蝗蟲養殖,怎樣養螞蚱,您想養螞蚱蝗蟲,倒是壹個新鮮事,必須有牢固的網罩,註意咬成洞口逃跑。螞蚱蝗蟲喜歡吃嫩植物青小麥玉米高粱黑麥草苜蓿草樹葉自然青草等。繁殖的卵喜歡產在土裏面。喜歡28至33度的高溫。上午10時下午4時吃東西。冬天冬眠,3至5℃,有壹定的濕度。反季節養殖溫度濕度都要達標。
問題八:怎麽在家裏養螞蚱? 螞蚱家庭養殖
1、選址
選擇通風、陽光充足的地方為宜。
2、消滅天敵
在建巢穴前先用捕捉、誘殺、開水燙等方法將地面上的螞蟻、螻蛄等消滅幹凈,因為以上幾種動物是蝗蟲的天敵,能捕食蝗蟲和破壞蝗卵,所以在棚內絕不能讓這些動物存在。
3、地面
巢穴的地面要高於周圍地面10-15厘米,為了便於雨季排水。土質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結塊,便於產卵和取卵,擔不能太軟,蝗蟲產卵的要求很高。
4、密度
棚的面積視蝗蟲的數量而定,壹般每平方米可養600-800只成蟲。
5、建巢穴
根據自己的條件可用木棍、竹片建造壹個棚的支架。再按這個棚架的大小,用紗布做壹個象蚊帳壹樣的棚罩,掛於棚架上,底邊埋於地下,留下門口,門口上按上拉鎖,這個裝制就是為了不讓蝗蟲跑出和便於進棚餵養、管理。棚的高度1.5-2米即可,為了保溫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溫度高的時候和蝗蟲較大(三齡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條件養殖飛蝗,棚的建造必須在四月底前完工。
6、棚內應有玉米以及其他較高植物以作隔離。
蝗蟲螞蚱養殖
蝗卵的發育、孵化、管理
飛蝗螞蚱的起點發育溫度範圍為20-42度,適宜發育溫度為25-40度,最適溫度為28-35度。在相對濕度85%-92%或在土壤含水量15-18%的情況下,適宜發育溫度為25-32度,我國北方自然氣溫在五月上旬便到。購卵後直接把蝗卵放到土中待其自然孵化即可。經 10-15天的孵化過程,孵出全部蝗蝻。蝗蝻取食量很小,身體柔弱,應註意防雨。
問題九:人工養殖螞蚱怎麽養 前景不錯,主要要找好銷路
問題十:蝗蟲養殖的介紹 《蝗蟲養殖》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劉玉升。本書介紹了蝗蟲養殖的設備設施、良種選育、飼料來源與應用、養殖關鍵技術、貯藏與加工技術,以及綜合應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