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1840年鴉片以來,經歷過哪些抵禦外敵入侵的戰爭?
1. 中英 廣州和約 余保純 六百七十萬兩 27-5-1841; 2. 中英 南京條約 耆英,伊布裏 二千壹百萬兩 29-8-1842; 3. 中英 南京條約補充條款 耆英 22-7-1843; 4. 中英 虎門條約 耆英 8-10-1843; 5. 中美 望廈條約 耆英 3-7-1844; 6. 中法 黃埔條約 耆英 24-10-1844; 7. 中俄 瑗琿條約 奕山 六十萬方公裏 28-5-1858; 8. 中俄 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13-6-1858; 9. 中美 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18-6-1858; 10. 中英 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26-6-1858; 11. 中法 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27-6-1858; 12. 中英 天津條約補充 桂良 8-11-1858; 13. 中英 北京條約 奕欣 壹千三百萬兩 24-10-1860; 14. 中法 北京條約 奕欣 25-10-1860; 15. 中俄 北京條約 奕欣 四十多萬方公裏? 4-11-1860; 16. 中俄 勘分西北界約記 明誼 四十四萬方公裏 10-7-1864; 17. 中美 增續條約 前美公使蒲安臣 7-28-1868; 18. 中英 新修條約普後章程 不詳 23-10-1869; 19. 中日 修好條約 李鴻章 13-8-1871; 20. 中日 北京條約 奕欣 31-10-1874; 21. 中英 煙臺條約 李鴻章 13-9-1876; 22. 中俄 裏瓦幾亞條約 崇厚 2-10-1879; 23. 中俄 伊黎條約 曾紀澤 七萬方公裏 二百八十萬兩 24-2-1881; 24. 中法 會議簡明條款 李鴻章 11-5-1884; 25. 中日 天津條約 李鴻章 18-4-1885; 26. 中法 新約 李鴻章 9-6-1885; 27. 中英 煙臺條約 續增條約 不詳 9-6-1885; 28. 中葡 北京條約 奕□ 1-12-1887; 29. 中英 印藏條約 升泰 17-3-1890; 30. 中美 華工條約 楊儒 7-3-1894; 31. 中日 馬關條約 李鴻章 二億兩 7-4-1895; 32. 中日 遼南條約 李鴻章 三千萬兩 8-11-1895; 33. 中俄 密約 李鴻章 3-6-1896; 34. 中德 膠澳租借條約 李鴻章 6-3-1896; 35. 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條約 李鴻章 9-6-1898; 36. 八國聯軍 辛醜條約 李鴻章 十億二千二百七十萬兩 7-9-1901; 37. 中英 續定印藏條約 羅生戛爾曾 7-9-1904; 38. 中日 會議[滿州善後條約] 22-12-1905; 39. 中日 二十壹條條約 陸征祥 9-5-1915; 40. 中日 軍事協定 □雲鵬 16-5-1918; (所謂和約,都是槍炮架在脖子上不得不簽的強迫條約,沒有談判餘地, 唯有畫押而已。所謂民主愛國之流,是否忘了上述和約抑或不知道有上述置中國於死地的和約?醒悟吧朋友!別上了強權的當而不自知!) 資料來自辭海及"出賣中國"壹書。 註: 壹. 辛醜賠款本為四億五千萬兩,平均每名中國人賠款壹兩,卅九年還清,年率四厘,母子利息,***約十億兩庫平銀。另加民間賠款二千多萬兩。以關稅,鹽稅作保。中國從此失去關稅主權,國內工業倍受摧殘。 二. 以上是我所能收集到的較為重要的條約資料。 三. 中美增續條約是美前公使蒲安臣未經中國政府同意而私自簽定的,當時他任中國顧問。 四. 更須估計當時貨幣的購買力,如以現時貨幣計算,可能是百倍或千倍之巨。 五. 列強所強加於中國的災難是無限的,敬希同胞慎思。 六. 根據璦琿歷史陳列館的檔案,在北京條約中失去領土四十餘萬方公裏。外蒙未分界中有廿餘萬方公裏被強奪。加上外蒙的獨立,中國***失領土約三百卅餘萬方公裏。 七. 根據辭海記載:根據北京條約的內容,才有勘分西北界記約。故兩條約中的失地只壹次,即四十四萬平方公裏 (不知那壹項符合史實)。 恥辱 1.不平等條約壹覽表 南京條約 1842年8月 英國 主要內容 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1844年 英國 主要內容 從中攫取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權 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 1844年 美國和法國 主要內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權益 天津條約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內容 1.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2.增開沿海沿江是10處商口岸 3.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通航 4.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遊歷、通商、傳教 5.清政府賠償英法兩國經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常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主要內容 1.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 2.增開天津為商埠 3.割九龍司地方壹區給英國 4.對英法兩國的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天津條與北京條約的***同影響 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至19世紀80年代 ,侵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馬關條約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內容 1.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以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華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辛醜條約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主要內容 1.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計9.8億兩 2.賠償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做抵押,中國的稅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國控制 3.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屆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地駐兵保護 4.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臺,準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 5.懲辦義和團運動中曾與列強“作對”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和參加反帝性質的各種組織 6.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國政府或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是不平等的條約。 中俄蒙協約(民國4年(1915年)6月7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外蒙古,恰克圖) 民四條約(二十壹條)(民國4年(1915年)5月25日,中國與日本,簽約地點:北京) 滿洲裏界約(1911年(宣統3年)12月20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滿洲裏)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1906年(光緒32年)4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1905年(光緒31年)12月22日,簽約地點:北京) 辛醜條約(1901年(光緒27年)9月7日,簽約地點:北京) 廣州灣租界條約(時間:1899年(光緒25年)11月16日;簽約地點:廣州灣;中國與法國) 訂租威海衛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7月1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6月9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國彼得堡簽訂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6日,北京;中國與德國)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1896年(光緒22年)7月21日,簽訂於北京) 中俄密約(1896年(光緒22年)6月3日,莫斯科) 馬關條約(1895年(光緒21年)4月17日,馬關,與日本) 中英會議藏印條款(1890年(光緒16年)3月17日,印度加爾各答;補充修訂:1893年12月5日,大吉嶺) 中英煙臺條約(1876年(光緒2年)煙臺;中國與英國) 中日北京專條(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爾巴哈臺) 中德通商條約(1861年(鹹豐11年)9月2日,天津) 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鹹豐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條約(1860年(鹹豐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條約(1860年(鹹豐10年)10月24日,北京) 中法天津條約(1858年(鹹豐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條約(1858年(鹹豐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條約(1858年(鹹豐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鹹豐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鹹豐8年)5月28日,璦琿)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鹹豐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1851年(鹹豐元年)8月6日,伊犁) 黃埔條約(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與法國,黃埔) 望廈條約(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與美國,望廈) 虎門條約(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與英國,虎門) 南京條約(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與英國,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