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產規模小,成本高,專業化程度低,經營分散。中國花卉產業整體生產水平低,生產方式相對落後。許多花卉企業仍是“家庭作坊”生產,產品質量差,經濟效益低,尚未形成產業化發展的基本格局。
(3)生產與科研脫節。
(4)大量花卉苗木依賴進口,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我國花卉工作起步較晚,育種工作滯後,科研單位沒有充分利用現有花卉資源,使得我國現有花卉品種老化,缺乏市場競爭力。近年來,大型國有花卉企業為了獲得高效益,紛紛從國外引進新品種。雖然新品種的引進促進了我國花卉產業的發展和壹些花卉龍頭企業的崛起,但苗木成本過高阻礙了生產效率的提高。同時,由於我國科研與生產脫節,科研單位沒有充分利用進口花卉資源進行品種轉化,造成資源浪費,企業生產可持續性不足。
#對我國花卉產業發展的思考和建議針對國內外我國花卉產業的發展現狀、科學研究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以下建議:(1)加快培育優良新品種,打造花卉品種品牌。品種選育是花卉產業發展的核心,也是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關鍵。誰擁有新品種,誰就能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中國花卉資源豐富,遺傳多樣性突出。許多名花,如牡丹、梅花、玫瑰和山茶花,都起源於中國。花卉科技工作者應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種質資源,將傳統育種方法與生物育種方法相結合,培育新品種。
(2)推廣先進技術。中國在花卉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許多成就。現階段應通過各種推廣體系,加快育苗、引種、栽培、產後處理、病蟲害防治等科技成果的推廣,提高生產經營者的技術水平,提高產品質量。
(3)建立“生產”與“科研”壹體化模式。國外農業企業都設立了科技部門,企業把壹部分資金作為科研經費,形成了“企業支持科研,科研促進企業”的良性循環。實踐也證明,這種模式有利於企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我國花卉生產與科研脫節,科技成果推廣不暢,生產中科技含量較低。“產”“研”壹體化模式的建立,既能緩解科研單位資金不足、立項不準、成果無法推廣的問題,又能解決生產單位有困難、無追索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