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學德育大綱》指出:“各科教學是教育學生最經常、最基本的方式,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各科老師都要教書育人,德育要納入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實施《德育大綱》被視為各科教師的壹項重要任務。"
2.列寧指出:“在任何學校裏,最重要的是課程的思想政治方向。是什麽決定了這個方向?只能由教學人員決定。”由此可見,德育和主體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的目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還要註重對學生的德育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和思想品質。
3.基於計算機科學的特點,計算機科學已成為中等職業學校各年級學生的熱門學科。這不僅為計算機教師實施計算機德育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難得的機會,也激勵著計算機教師深入挖掘計算機學科教學中的學科內容、學科發展、學科應用、學科教學等諸多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法紀、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二,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學科德育的目標內容
從教材實際出發,深刻理解教學大綱,根據中職計算機與信息技術課程的德育要素和教學特點,確定計算機學科德育的基本目標如下:
1.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和自豪感。樹立正確的學習宗旨和為人民服務、報效祖國的遠大誌向。
2.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愛科學、愛學習的科學態度。
3.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思想品德和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4.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是非觀念,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學法守法的自覺性。
5.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
6.培養學生自信、自尊、自立、自強的心理品質,樹立不怕困難、勇於奮鬥、奮發向上的奮鬥精神。
7.培養學生正確認識客觀、認識自我、適應社會、不斷發展自我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掌握科學的方法論。
8.培養學生熱愛集體、關心他人的思想品德和樂於助人、善於合作的團隊精神。
9.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成就感和奉獻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在計算機教學中實施德育引導
為了實現上述計算機學科德育目標,我們必須結合計算機學科教學的特點,采取以下德育途徑和相應的德育方法。
1.課堂理論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相當壹部分教學內容屬於理論教學,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完成,課堂教學自然成為計算機學科實施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徑。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德育,首先要求教師在課後深入挖掘計算機教學內容中蘊含的大量德育元素,在教學中精心提煉,自然滲透。讓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比如在講授《計算機導論》時,通過國內外計算機發展的對比,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艱苦奮鬥。通過介紹我國計算機科學的豐碩成果和為我國計算機科學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民族自豪感和科學發展觀教育,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在計算機軟件教學中,應重視知識產權和軟件法律的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律觀念,增強他們學法守法的自覺性。在計算機語言教學中,應努力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和毅力。在多媒體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意識、道德觀念、辨別能力、高雅的藝術品位和健康的思想興趣;在計算機網絡教學中,要加強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資源和文明上網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是非觀和道德觀,提高自制力、自控力和自我免疫力;在計算機硬件教學中,要註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等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教育,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精神和科學發展觀。在計算機學科的德育課堂教學中,有許多具體的方法可以采用。比如常用的教育方法有“情感鼓勵法”、“相關類比法”、“啟發思維法”等。但在實施課堂德育時,要註意德育因素和德育時機,以達到正確的目標。不要牽強附會,生搬硬套,喧賓奪主,影響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註意力。
2.德育在機房實踐教學中的滲透。
計算機科學的壹個突出特點是實用性。機房實踐教學是計算機學科教學的重要形式,也是實施計算機學科德育的重要途徑,為實施計算機學科德育提供了獨特的環境和難得的條件。
機房的老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實際的操作方法;既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又要教會他們遵守機房制度,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維護公共秩序,養成文明舉止,規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在機房實踐教學中實施學科德育有多種途徑。比如,在指導學生上機操作時,可以采用“個人示範法”,教學生遵守機房制度,愛護公物,維護機器設備,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行為規範。
在指導學生在運算中發現錯誤結果時,可以采用“反思指導法”,引導學生通過反思找出錯誤的原因,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思想得到正確的結果,從而培養學生認真踏實的學習習慣和務實的科學精神。
當發現學生因使用機器或其他原因發生矛盾時,我們可以利用《道德宣傳法》向學生宣傳《公民道德規範》,教育學生禮貌待人、友好待人,培養學生遵紀守法、自律自律守規、文明禮貌的道德品質。
在上機練習時,要采用“剛性約束法”,對學生進行自信、自尊、自立、自強的教育,把個別學生的違紀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盡量避免抄襲、抄襲、以名代考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3.德育滲透在課後。
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價值觀和挫折觀。學生懂得如何正確對待困難和失敗,從而具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人格思想品質;辯證地理解網絡和遊戲;在完成高難度任務中,不僅有利於計算機的學習和使用,還學會了互相幫助、合作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第四,德育滲透的註意事項
教師在德育指導中要講究方法,要有針對性,淡化德育痕跡,依附於知識傳授或計算機訓練,要有針對性,切不可牽強附會,機械引導;註意度和頻率,不要因為德育重要就把課變成政治課。
總之,教師既是教育者,也是德育者。要善於聯系生活實際發現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有計劃、靈活地引導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各方面的德育內涵,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參考資料:
【1】張富真,王義之。應用職業技術教育。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438+0。
[2]陳正清。輝煌的事業仍需加速。中國電子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