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迫害的是當年蘇聯隊年僅21歲的頭號射手斯特列利佐夫,他因不肯接受壹位政府要員女兒的追求而遭封殺;而那位在飛機失事中喪生的足球天才叫鄧肯·愛德華茲,他因為著名的慕尼黑空難辭世,那場空難發生於1958年2月6日,距今天整整47年。
生活是由壹連串意想不到的巧合組成的,如果曼聯不是由巴斯比教練率領,可能不會成為英格蘭聯賽冠軍;如果英國足總不聽巴斯比的勸告,英格蘭球隊也許仍然會對冠軍杯不屑壹顧;如果曼聯不是1956-1957年的聯賽冠軍,也就不會參加1958年的冠軍聯賽了,或者在冠軍聯賽早點被淘汰的話,都不會發生慕尼黑空難了。
但這些巧合的事件偏偏都發生了,1958年2月6日,曼聯在冠軍杯四分之壹比賽中過關,球隊興高采烈地在慕尼黑轉機。結果客機在機場跑道上強行起飛後墜毀。7名曼聯球員在空難中當場喪生。15天後,另壹名隊員傷重身亡,他就是鄧肯·愛德華茲——英格蘭當時最具希望的新星,全英國都在盼望著由他率隊奪取世界杯。愛德華茲當時年僅21歲,16歲就開始闖蕩英國職業球壇的他當時已經是英格蘭國腳,1958年夏天的世界杯正在不遠處等著他。
世界哭了,為曼聯,為壹位即將升起的巨星。
當年夏天的世界杯上,缺了愛德華茲和斯特列利佐夫,巴西奪冠,貝利壹舉成名。我們無意詆毀貝利的天才,我們只是嘆息另兩位天才的命運,足球歷史在1958年轉了個彎。
“慕尼黑空難”讓曼聯精英壹夜之間消失殆盡,但從廢墟裏爬出的曼聯主帥巴斯比和20歲的查爾頓、後衛福克斯等人重建球隊,老特拉福德看臺上有壹座慕尼黑之鐘和壹座巴斯比爵士的雕像,鐘上的時間永遠停留在1958年2月6日8:15那壹個叫人痛徹心扉的時刻。
1968年5月29日,“慕尼黑空難”10年後,曼聯4比1擊敗了尤西比奧領銜的本菲卡隊,歷史上第壹次獲得冠軍杯。賽後,巴斯比將那尊曾經為之付出生命的冠軍杯高高舉起了8次,每舉壹次就念壹聲10年前遇難球員的名字。其中,愛德華茲的名字最為響亮。
1968年的貝利如日中天,他即將迎來自己的第1000粒進球。球王的稱號開始逐漸向他靠近。“我成功,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貝利在不同場合都表達過這樣的意思,這裏的“巨人”應該包括紮加洛、加林查、瓦瓦、迪迪……不知道貝利有沒有想到過愛德華茲和斯特列利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