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林是北京戰犯管理處的舊稱,在北京德勝門外。功德林以前是壹座廟宇,清朝改為政府常設的粥廠,定期免費發放粥食,所以叫做功德林。
清朝末年,朝廷在此創設?京師習藝所?,功德林成為了中國第壹個勞改機關。
之所以叫?功德林?是因為地處功德林路1號。新中國成立後,功德林監獄直屬公安部管轄,改名為?北京戰犯管理所?,。
功德林從名字來看,似乎與?功德?有關,其實大相徑庭。
功德林,這麽好的壹個名字,看似毫無陰霾,卻與戰犯相聯系。
新中國成立後,這座監獄被國家公安部接手,成為改造戰犯的監獄。功德林是壹所高級的監獄,既然是高級的監獄,那就不是什麽隨隨便便的犯人都可以被關進來的。
功德林監獄不是壹座普通的監獄,關押的也不是普通人,而且偉大的李大釗先生曾經就被殺害在這座監獄中。
新中國成立後,這裏關押的戰犯都是以前國民黨少將級以上的人,關押在這所監獄的官員們的級別都是在省級以上的。並不是罪大惡極就可以進得了這功德林的。?
功德林是壹所最神秘的監獄,這裏曾關押過不少國民黨戰犯以及政治犯。
他們大致分為兩種類型:壹類是老蔣的高級將領。
例如杜聿明、黃維、王耀武、廖耀湘、宋希濂等。
壹類是老蔣手下的軍統巨頭。
很多年前,壹部長篇紀實小說《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曾經轟動海內外,被譽為體現中國***產黨人?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傑作。這部小說就是以關押在功德林內的國民黨戰犯為題材的。
2019年的電視劇《特赦1959》也是以對功德林內國民黨戰犯的改造為背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