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中國家族企業問題的調查與分析

中國家族企業問題的調查與分析

1,家族,宗族,莊園,財產,家族企業

2、家,這個詞會給妳什麽樣的聯想和感覺?

房子,老婆,孩子;歸屬感;溫暖;責任;愛情。

3.企業需要營造“家”文化,這不僅是企業集智的需要,也是員工尋求歸屬感的需要。

4.讓我們看看沃爾瑪。

沃爾瑪每天早上開早會,壹個主管問:這是誰的沃爾瑪?下面的人大聲回答:這是我們自己的沃爾瑪!

5.員工能以公司為家嗎?什麽樣的員工以公司為家?

6.我們的高層對“員工以公司為家”給予了哪些支持?

7.關註“家族企業”。

企業人員結構有三個層次:所有者、經營者和企業員工。

★世界500強企業中,家族企業約占40%,歐洲占43%,亞洲更多。中國民營企業中家族管理占80%左右,40%的管理者是家族成員或親友。但以家庭成員的知識、能力、價值觀,將不再適應發展的需要,成為桎梏。這時候就要對癥下藥,找到優勢最大化,盡快找到劣勢克服。

★家族生意是好是壞?(這個提法本身就是錯誤的。我們討論的重點是系統是否適合開發,還是分階段討論。)

家族企業值得每個人尊敬,是社會財富創造的重要形式。根據1997的調查數據,家族企業占全球企業的65%到80%。2001的美國,家族企業不僅規模龐大,而且在經濟總量中占有相當大的份額,創造了美國78%的就業機會和50%的GDP。這是我們應該尊重家族企業的最好證明。

★家族企業的管理體系

家族管理模式有利於創業,不利於發展,這是學術界的認識。因此,家族企業要想繁榮發展,必須深刻認識自身的優勢和劣勢,要有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的勇氣。

優勢:1,初期融資優勢;2.管理成本低,監管成本低;3.決策效率高;4.內部信息比較暢通,企業行為效率較高;

缺點:1。家族企業管理制度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相沖突,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商業原則和利益原則,家長式的管理方式需要向民主和集體決策轉變);2.不利於優秀人才進入企業核心階層;3.絕對控制不利於員工積極性的充分發揮;4.家庭矛盾滲入企業考驗生存;5.決策風險大(決策的隨意性和高效率是很多家族企業初期成功的重要保證。任意的或過度固化的)

★家族企業創新的思路

要以戰略眼光、機遇意識、開放觀念認識創新制度的必要性,克服家族企業的短期行為,克服家族情結的糾纏,突破家族觀念的束縛。積極探索如何將現代企業制度和管理模式與家族管理模式有效融合,緊密結合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企業制度。因為家族企業發展到壹定規模,進入壹定的生命周期,就需要突破家族制的管理模式,將社會資本與家族資本有效融合,與非家族成員共同享有企業資產的所有權、剩余分配和管理控制權,從而完成家族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轉變。家族企業的制度創新主要包括資本社會化、管理專業化和公司治理結構規範化。

1.加快產權制度創新,實現資本社會化。當企業發展到壹定程度,規模超過家族資本所能承受的範圍時,企業後續發展的資金不足就會出現。其直接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主觀上,家族主會感到身心疲憊,發展欲望明顯降低。客觀上,企業很難繼續做大。為了克服這種不利局面,向更高層次健康發展,家族企業應該解決產權集中的問題。要積極穩妥地開放股權結構,以吸收和有效利用社會資本,使企業從個性化交易轉向制度化交易。因為只有多元化的產權結構才能使企業成為公有企業,實現人才資本和貨幣資本的有效結合。正如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所說:壹個企業要做大做強,應該是老板的股份越來越少,員工的股份越來越多。

2.進行管理制度創新,實現管理專業化。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對管理層級的精細化和崗位職責的細節化要求日益顯現。社會分工必然越來越細,企業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重組也就順理成章。當家族所有者不具備重組的能力和素質或不能適應重組後的企業管理模式時,吸引優秀的職業管理人才,充分發揮其專業技能,成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自主選擇。這個時候家族企業要有明確的競爭策略,要用理性代替感性和親情。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現代理念,註重對員工的培養和激勵。通過創新現代管理模式,推行先進管理方法,建立標準化管理體系,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同時,通過內部約束、外部監督等壹系列制度規範,實現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共贏,進而實現企業管理專業化的目標。

3.加強公司治理制度創新,規範治理結構。家族企業應在堅持現代公司治理結構的前提下,結合家族企業發展實際,建立現代規範的公司治理結構。家族企業成長的過程也是社會資本不斷整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必須相互分離。這樣,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機構,明確各個機構的職責就顯得非常重要。在實際運作中,各個機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監督制約,在制度的軌道上按照制定者的初衷運行,以期達到最佳效果,這是家族企業治理結構創新的目標。即建立員工、股東、債權人的公司治理結構。通過有效地將經營權和所有權拆解為壹體,科學劃分董事會、理事會和監事會的權責,建立制約和監督機制,實現治理機制的創新和治理結構的規範。

★沒有結構的好壞。毫無疑問,是最適合的,也註定是最成功的,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能最大程度的為社會和集體創造價值和財富的!

8.家族企業文化

★早期勵誌、團結、向上的創業團隊文化。中期開始出現“圈子文化”和“強人文化”。

“圈子文化”企業的主要領導與少數下屬建立了特殊關系,使這些下屬具有了“圈子成員”的身份,形成了壹種畸形的溝通渠道。缺點:1,侵蝕系統規則;2.員工想要了解企業目標,溝通和信任的難度更大;3.被排除在圈子之外的員工缺乏歸屬感和歸屬感,彼此難以信任;4、幹擾企業正常的信息溝通,上傳下達的溝通信息開始失真。

“強人文化”早期企業的創始人都有非凡的勇氣和能力。當他們進入企業正常發展軌道後,面臨的環境變得復雜,管理者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精力親自處理各種問題。因為我們的領導習慣自己做決定,而員工對個人決定過於依賴和順從,在企業需要更多人站出來的時候,沒有人能站出來。這時候員工不太可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往往會毫不留情地把責任推到領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