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獨立硬碟冗余陣列,簡稱磁碟陣列。其基本思想就是把多個相對便宜的硬碟組合起來,成為壹個硬碟陣列組,使效能達到甚至超過壹個價格昂貴、容量巨大的硬碟。
RAID有多個版本(多種組合方式)分為RAID-0,RAID-1,RAID-1E,RAID-5,RAID-6,RAID-7,RAID-10,RAID-50,RAID-60。
根據選擇的版本不同,RAID比單顆硬碟有以下壹個或多個方面的好處:增強資料整合度;增強容錯功能;增加處理量或容量。另外,磁碟陣列對於電腦來說,看起來就像壹個單獨的硬碟或邏輯儲存單元。
以RAID-1為例,兩個引數相同的硬碟組成raid-1陣列,寫入資料時兩個盤同時寫入相同的資料,即兩個盤資料壹模壹樣,當其中壹個出故障時,系統照常工作,提高了系統可靠性。
伺服器的磁碟陣列是幹什麽的 給伺服器安裝作業系統時如何去設定磁碟陣列請閱讀壹下這裏的介紹,希望能解答妳的第壹個問題。網頁連結
關於第二個問題,要在裝系統之前先配置磁碟陣列。安裝系統的時候,需要載入磁碟陣列卡的驅動,否則會找不到磁碟。
伺服器上的磁碟陣列是什麽意思?磁碟陣列(Disk Array)是由壹個硬碟控制器來控制多個硬碟的相互連線,使多個硬碟的讀 寫同步,減少錯誤,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術
說坦白點,就是硬碟組,不過比較穩定,大,可靠!
在伺服器上怎麽做RAID磁碟陣列1、伺服器支援raid或者外接raid卡
2、伺服器支援安裝2塊或者以上的硬碟
3、連線好raid卡和硬碟之後開機
4、開機時註意螢幕提示,按相應熱鍵進入raid控制介面
5、開始制作
6、有些硬碟卡提供有程式,可以在引導時使用此工具進行圖形化介面管理
雙路2u機架式伺服器主機至強e5資料儲存磁碟陣列是幹什麽用的
陣列主要作用是用於資料安全,提高效能的作用。妳可參考正睿這款雙路2U機架式E5伺服器,采用磁碟陣列
產品型號:ZI22S6-229924RHKTV
產品型別:雙路四十四核機架式伺服器
處 理 器:Xeon
E5-2699 V4×2
內 存:32G DDR4 REG ECC
硬 盤:SSD PCIe 800G
機 構:2U機架式
磁碟陣列型別:SATA & SSD & SAS RAID 0, 1, 10, 5, 50, 6, 60
產品地址::zrway./server/product_param/1002/11530.
IBM伺服器做RAID5磁碟陣列壹種是用ServerGuide引導直接選擇RAID5,下壹步即可,
另外壹種使用WebBIOS CU(Ctrl+H)配置ServeRAID MR SAS/SATA Controller
(註:本文適用於ServeRAID MR RAID controller MR-10i/ 10K/ 10M)
壹 啟動WebBIOS CU
1. 新增有ServeRAID MR RAID controller MR-10i/ 10K/ 10M的伺服器開機自檢時,會有<CTRL>+<H>的提示(類似於):
Copyright? LSI Logic Corporation
Press <CTRL>+<H> for WebBIOS
此時,請按下組合鍵<CTRL>+<H>。此時會出現選擇RAID卡的介面。
2. 如果伺服器上裝有多個ServeRAID-MR控制器,請選擇需要配置的RAID卡。
3. 選擇<Start>選項,繼續後,會出現WebBIOS CU的介面。
二 WebBIOS CU主介面選項
1. 預設檢視
進入WebBIOS CU後,主介面顯示如下:
預設介面是邏輯檢視介面(左側選項Logical View),在右側,上方視窗顯示該控制器所連線的物理驅動器(Physical Drivers)的狀態資訊,下方視窗顯示該控制器上已經配置的虛擬驅動器(Virtual Drivers)的狀態資訊。
可以通過點選左側邏輯檢視(Logical View)或物理檢視(Physical View)選項,可以切換右側視窗顯示的連線到該控制器上儲存裝置的(Logical View)或物理檢視(Physical View)。在物理檢視(Physical View)介面時,右側介面中下方視窗顯示的資訊是該控制器上已經配置的陣列(Array)資訊。
2. 檢視左側主要選項說明
Adapter Properties(介面卡屬性):顯示該介面卡的屬性資訊。
Scan Devices(掃描裝置):該選項用來重新掃描連線到該控制器上的物理驅動器(Physical drivers)及虛擬驅動器(Vitrual dirvers)的配置資訊和物理資訊。並將結果更新後顯示在物理驅動器(Physical disks)和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s)視窗中。
Virtual Disks(虛擬驅動器):選擇該選項,用來檢視虛擬驅動器頁面,在此頁面中可以更改和檢視虛擬驅動器的屬性,刪除虛擬驅動器,初始化驅動器和其他壹些任務。
Physical Drivers(物理驅動器):該選項用來檢視物理驅動器頁面。可以檢視物理驅動器屬性,建立熱備磁碟和其他壹些任務。
Configration Wizard(配置向導):該選項用來執行配置向導。可以用來建立新的儲存配置,清除配置或者新增配置。
Adapter Selection(選擇介面卡):該選項用來檢視介面卡選擇介面。可以選擇不同的ServeRAID-MR控制器,可以檢視這個控制器和連線到該控制器上的裝置的資訊,或者選擇在該控制器上建立新的配置資訊。
Physical View/ Logical View(物理檢視/邏輯檢視):如前所述,用來選擇相應檢視介面。
Events(事件):檢視系統事件資訊。
Exit(退出):選擇用來退出WebBIOS CU介面。
三 建立配置資訊
1. 使用配置向導(Configuration Wizard)進行配置
a. 在主介面點選左側 Configuration Wizard選項,會進入配置向導的畫面:
b. 選擇配置選項。
—— Clear Configuration(清除配置):清除已有的配置資訊。
—— New Configuration(全新配置):清除已有的配置資訊,並且全新建立新的配置。
—— Add Configuration(新增配置):保留原有配置資訊,並且新增新的硬碟到原有的配置中。(該配置通常不會引起資料丟失,但該操作有風險,建議先備份資料!)
註意:如果選擇前兩個選項(Clear Configuration和New Configuration),會丟失所有資料!請先備份所有資料!
c. 點選Next按鈕,繼續下壹步。如果選擇Clear Configuration和New Configuration選項,會提示會丟失所有資料,需要再次確認。
d. 進入配置模式選擇介面,可以有三種方式選擇:
—— Custom Configuration(自定義配置):允許使用者自定義儲存配置的所有屬性引數。
—— Auto Configuration with Redundancy(自動配置冗余模式):自動建立RAID1或者RAID5,提供資料冗余。建議選此選項。
—— Auto Configuration without Redundancy(自動配置沒有冗余模式):自動建立沒有冗余RAID 0的配置。
e. 點選Next按鈕繼續配置向導。
2. 使用自動配置模式(Auto Configuration)
a. 當WebBIOS的介面顯示建議的新配置後,請檢查螢幕上顯示的配置資訊。點選Aept接受該配置,或者點選Back返回到上個介面,修改配置。
—— RAID0:如果選擇Auto Configuration without Redundancy, WebBIOS會配置RAID0 。
—— RAID1:如果選擇Auto Configuration with Redundancy選線,並且只有兩個硬碟可用時,則會自動配置RAID1 。
—— RAID5:如果選擇Auto Configuration with Redundancy選線,並且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硬碟可用時,則會自動配置RAID5 。
b. 當提示是否儲存配置時,選擇Yes繼續。
c. 當提示是否初始化新的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時,選擇Yes,進行初始化。
(WebBIOS CU開始對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進行後臺初始化操作。)
3. 使用自定義配置(Custom Configuration)
當選擇Custom Configuration並且點選Next按鈕後,會進入定義磁碟組(Disk Group)的畫面。可以在這個配置畫面中選擇物理驅動器建立磁碟組(Disk Group),即陣列(Array)。
配置畫面如下圖示:
註:以下步驟適合配置RAID0, RAID1, RAID5, RAID6
a. 左側視窗顯示物理驅動器(Physical Drivers)列表,可以按下<CTRL>鍵同時選中兩個或多個處於Ready狀態的物理驅動器用來建立磁碟組(Disk Group)。
b. 點選右側視窗下的Aept DG選項,將選中的物理硬碟移動至右側磁碟組(Disk Groups)。如果需要撤銷以上操作,可以點選Reclaim按鈕。
c. 當磁碟組(Disk Group)的物理硬碟選定之後,點選Next按鈕。會進入配置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畫面。如下顯示:
在上面的畫面中,可以調整RAID級別(RAID level)、條帶大小(Strip Size)、讀取機制(Read Policy)等選項。
d. 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預設屬性。主要屬性如下:
—— RAID Level :從下拉列表中選擇可選的RAID級別。如RAID0,RAID5等。
—— Strip Size :條帶化大小定義了RAID配置中每個硬碟的資料塊的大小。建議選擇預設大小。
—— Aess Policy :選擇資料訪問的型別,主要包含:
1) RW, 允許讀寫操作。這是預設值。
2) Read Only(只讀), 允許只讀操作。
3) Blocked(禁止):不允許訪問。
—— Read Policy :指定虛擬驅動器的讀取機制,主要包含:
1) Normal : 此選項禁用預讀機制。這是預設值。
2) Ahead: 此選項啟動預讀機制。允許控制器提前順序讀取所需資料並且和其他資料壹起儲存在快取中。這將提高順序資料的讀取速度,但是對讀取隨即資料的效能沒有明顯提升。
3) Adaptive:此選項啟動可選預讀機制。當兩個或以上硬碟資料讀取操作發生在順序扇區中時,就啟動預讀機制(Ahead)。如果讀取操作是隨機的,控制器就會進入(Normal)預設模式。
——write Policy :指定虛擬驅動器的寫操作機制,主要包含:
1) WBack: 即 Write Back(回寫)模式。
2) WThru: 即 Write Through(直寫)模式。這是預設設定。
3) Bad BBU:如果控制器的沒有電池(BBU)或電池(BBU)故障,但仍想使用回寫模式(WBack),則選用此選項。如果不選用此選項,當控制器檢測到沒有電池(BBU)或電池(BBU)損壞時,將自動切換至直寫模式(WThru)。
—— IO Policy :此選項允許讀取壹個特定的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不影響預讀(read ahead)快取。
1) Direct :該模式下讀取的資料不在快取中緩沖。而且直接從快取傳輸的主機。如果相同的資料被再次讀取,則直接從快取讀取。這是預設值。
2) Cached : 該模式下,所有讀取的資料都要在快取中緩沖。
—— Disk Cache Policy :指定驅動器快取的機制。
1) Enable :啟動硬碟驅動器的快取。
2) Disable :關閉硬碟驅動器的快取。這是預設值。
3) Unchanged :保持現有的驅動器快取機制不做改變。
—— Disable BGI :指定後臺初始化(Background initialization)狀態:
1) No :保持後臺初始化啟動。這是指新的配置設定會在後臺進行初始化並且此時可以使用WebBIOS進行其他的設定。這是預設值。
2) Yes :這項表示禁用後臺初始化(Background initialization)。
—— Select Size :指定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大小,以MB為單位。通常,這個值是該磁碟組RAID級別的最大容量。
e. 點選Aept按鈕,接受對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配置更改。或者點選Reclaim按鈕返回到之前的設定。
f. 點選 Next按鈕,結束對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配置。此時會顯示虛擬驅動器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資訊。
g. 檢查確認該檢視中的配置資訊。
h. 如果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配置資訊無誤,點選Aept按鈕儲存配置資訊。否則,可以點選Cancel按鈕來結束該操作並返回到WebBIOS的主介面。或者,點選Back按鈕返回到上壹個介面,更改配置資訊。
i. 如果配置接受之前的配置資訊,在彈出確認儲存的提示時,點選Yes按鈕,儲存配置。儲存配置資訊之後,會返回到WebBIOS的主介面。
註:壹下步驟適合配置RAID10, RAID50, RAID60
a. 左側視窗顯示物理驅動器(Physical Drivers)列表,可以按下<CTRL>鍵同時選中兩個或多個處於Ready狀態的物理驅動器用來建立第壹個磁碟組(Disk Group)。
b. 點選右側視窗下的Aept DG選項,將選中的物理硬碟移動至右側磁碟組(Disk Groups)中的第壹個磁碟組。如果需要撤銷以上操作,可以點選Reclaim按鈕。
c. 左側視窗顯示物理驅動器(Physical Drivers)列表,可以按下<CTRL>鍵同時選中兩個或多個處於Ready狀態的物理驅動器用來建立第二個磁碟組(Disk Group)。
(註:兩個磁碟組必須配置相同)
d. 點選右側視窗下的Aept DG選項,將選中的物理硬碟移動至右側磁碟組(Disk Groups)中的第二個磁碟組。如果需要撤銷以上操作,可以點選Reclaim按鈕。
e. 結束選擇硬碟步驟之後,點選Next。會進入設定擴充套件陣列的螢幕。如下圖所示:
f. 在螢幕上左側的視窗中顯示Array With Free Space選項,按住<CTRL>選擇壹個磁碟組(Disk Group),然後點選 Add to SPAN。已經選中的磁碟組(Disk Group)會顯示在右邊的Span視窗。
g. 按下<CTRL>鍵同時選中第二個磁碟組(Disk Group),然後按Add to SPAN按鈕。然後所選中的磁碟組(Disk Groups)會顯示在右邊的Span視窗中。
h. 點選 Next按鈕。會進入設定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屬性的頁面。如前面描述,可以做詳細引數的設定。
i. 在右側配置視窗中,按下<CTRL>鍵,同時選中兩個磁碟組(Disk Groups)。
j. 修改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屬性。如前面描述。
(註意: RAID10選擇RAID級別RAID1,RAID50 選RAID5, RAID60選RAID6)
k. 點選Aept按鈕,接受更改後的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屬性。或點選Reclaim按鈕返回到之前的屬性設定。
l. 確認結束對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屬性修改後,點選Next按鈕。顯示配置預覽介面。
m. 檢查預覽介面的配置資訊。
n. 如果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配置資訊無誤,點選Aept按鈕儲存配置資訊。否則,可以點選Cancel按鈕來結束該操作並返回到WebBIOS的主介面。或者,點選Back按鈕返回到上壹個介面,更改配置資訊。
o. 如果配置接受之前的配置資訊,在彈出確認儲存的提示時,點選Yes按鈕,儲存配置。儲存配置資訊之後,會返回到WebBIOS的主介面。
四 刪除虛擬驅動器 (Virtual Disk)
如過要刪除虛擬驅動器 (Virtual Disk),請執行如下操作。
(註:刪除虛擬驅動器 (Virtual Disk)會丟失所有的資料,請先備份所有資料。)
1. 在WebBIOS CU的主介面,選擇壹個虛擬驅動器 (Virtual Disk).
2. 點選 Virtual Disks。
3. 顯示虛擬驅動器 (Virtual Disk)介面時,在左側視窗下的面板上,選擇Del按鈕,並點選Go按鈕。
4. 會提示確認資訊,再次確認是否要刪除。
(註: 操作已有RAID時,有丟失資料風險。建議提前備份所有資料。)
軟磁碟陣列RAID技術能否用與無盤伺服器上因為不能。。。。。。
伺服器設定磁碟陣列RAID1先檢視主機板型號,再到網上查。
Intel南橋晶片ICH5R、ICH6R整合有SATA-RAID控制器,但僅支援SATA-RAID,不支援PATA-RAID。Intel采用的是橋接技術,就是把SATA-RAID控制器橋接到IDE控制器,因此可以通過BIOS檢測SATA硬碟,並且通過BIOS設定SATA-RAID。當連線SATA硬碟而又不做RAID時,是把SATA硬碟當作PATA硬碟處理的,安裝OS時也不需要驅動軟盤,在OS的裝置管理器內也看不到SATA-RAID控制器,看到的是IDE ATAPI控制器,而且多了兩個IDE通道(由兩個SATA通道橋接的)。只有連線兩個SATA硬碟,且作SATA-RAID時才使用SATA-RAID控制器,安裝OS時需要需要驅動軟盤,在OS的裝置管理器內可以看到SATA-RAID控制器。安裝ICH5R、ICH6R的RAID IAA驅動後,可以通過IAA程式檢視RAID盤的效能引數。
VIA南橋晶片VT8237、VT8237R的SATA-RAID設計與Intel不同,它是把壹個SATA-RAID控制器整合到8237南橋內,與南橋裏的IDE控制器沒有關系。當然這個SATA-RAID控制器也不見得是原生的SATA模式,因為傳輸速度也沒有達到理想的SATA效能指標。BIOS不負責檢測SATA硬碟,所以在BIOS裏看不到SATA硬碟。SATA硬碟的檢測和RAID設定需要通過SATA-RAID控制器自己BootROM(也可以叫SATA-RAID控制器的BIOS)。所以BIOS自檢後會啟動壹個BootROM檢測SATA硬碟,檢測到SATA硬碟後就顯示出硬碟資訊,此時按快捷鍵Tab就可以進入BootROM設定SATA-RAID。在VIA的VT8237南橋的主機板上使用SATA硬碟,無論是否做RAID安裝OS時都需要驅動軟盤,在OS的裝置管理器內可以看到SATA-RAID控制器。VIA的晶片也只是集成了SATA-RAID控制器。
NVIDIA的nForce2/ nForce3/ nForce4晶片組的SATA/IDE/RAID處理方式是集Intel和VIA的優點於壹身。第壹是把SATA/IDE/RAID控制器橋接在壹起,在不做RAID時,安裝XP/2000也不需要任何驅動。第二是在BIOS裏的SATA硬碟不像Intel那樣需要特別設定,接上SATA硬碟BIOS就可以檢測到。第三是不僅SATA硬碟可以組成RAID,PATA硬碟也可以組成RAID,PATA硬碟與SATA硬碟也可以組成RAID。這給需要RAID的使用者帶來極大的方便,Intel的ICH5R、ICH6R,VIA的VT8237都不支援PATA的IDE RAID。
NVIDIA晶片組BIOS設定和RAID設定簡單介紹
nForce系列晶片組的BIOS裏有關SATA和RAID的設定選項有兩處,都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邊)選單內。
SATA的設定項:Serial-ATA,設定值有[Enabled], [Disabled]。這項的用途是開啟或關閉板載Serial-ATA控制器。使用SATA硬碟必須把此項設定為[Enabled]。如果不使用SATA硬碟可以將此項設定為[Disabled],可以減少占用的中斷資源。
RAID的設定項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Onboard Device(板載裝置)選單內,遊標移到Onboard Device,按進入如子選單:RAID Config就是RAID配置選項,遊標移到RAID Config,按就進入如RAID配置選單:
第壹項IDE RAID是確定是否設定RAID,設定值有[Enabled], [Disabled]。如果不做RAID,就保持預設值[Disabled],此時下面的選項是不可設定的灰色。
如果做RAID就選擇[Enabled],這時下面的選項才變成可以設定的黃色。IDE RAID下面是4個IDE(PATA)通道,再下面是SATA通道。nForce2晶片組是2個SATA通道,nForce3/4晶片組是4個SATA通道。可以根據妳自己的意圖設定,準備用哪個通道的硬碟做RAID,就把那個通道設定為[Enabled]。
設定完成就可退出儲存BIOS設定,重新啟動。這裏要說明的是,當妳設定RAID後,該通道就由RAID控制器管理,BIOS的Standard CMOS Features裏看不到做RAID的硬碟了。
BIOS設定後,僅僅是指定那些通道的硬碟作RAID,並沒有完成RAID的組建,前面說過做RAID的磁碟由RAID控制器管理,因此要由RAID控制器的RAID BIOS檢測硬碟,以及設定RAID模式。BIOS啟動自檢後,RAID BIOS啟動檢測做RAID的硬碟,檢測過程在顯示器上顯示,檢測到硬碟後留給使用者幾秒鐘時間,以便使用者按F 1 0 進入RAID BIOS Setup。
nForce晶片組提供的RAID(冗余磁碟陣列)的模式***有下面四種:
RAID 0:硬碟串列方案,提高硬碟讀寫的速度。
RAID 1:映象資料的技術。
RAID 0+1:由RAID 0和RAID 1陣列組成的技術。
Spanning (JBOD):不同容量的硬碟組成為壹個大硬碟。
作業系統安裝過程介紹
按F10進入RAID BIOS Setup,會出現NVIDIA RAID Utility -- Define a New Array(定義壹個新陣列)。預設的設定是:RAID Mode(模式)--Mirroring(映象),Striping Block(串列塊)--Optimal(最佳)。
通過這個視窗可以定義壹個新陣列,需要設定的專案有:選擇RAID Mode(RAID模式):Mirroring(映象)、Striping(串列)、Spanning(捆綁)、Stripe Mirroring(串列映象)。
設定Striping Block(串列塊):4 KB至128 KB/Optimal
指定RAID Array(RAID陣列)所使用的磁碟
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定RAID模式,串列塊大小和RAID陣列所使用的磁碟。其中串列塊大小最好用預設的Optimal。RAID陣列所使用的磁碟通過遊標鍵→新增。
做RAID的硬碟可以是同壹通道的主/從盤,也可以是不同通道的主/從盤,建議使用不同通道的主/從盤,因為不同通道的頻寬寬,速度快。Loc(位置)欄顯示出每個硬碟的通道/控制器(0-1)/主副狀態,其中通道0是PATA,1是SATA;控制器0是主,1是從;M是主盤,S是副盤。分配完RAID陣列磁碟後,按F7。出現清除磁碟資料的提示。按Y清除硬碟的資料,彈出Array List視窗:如果沒有問題,可以按Ctrl-X儲存退出,也可以重建已經設定的RAID陣列。至此RAID建立完成,系統重啟,可以安裝OS了。
安裝Windows XP系統,安裝系統需要驅動軟盤,主機板附帶的是XP用的,2000的需要自己制作。從光碟機啟動Windows XP系統安裝盤,在進入藍色的提示螢幕時按F6鍵,告訴系統安裝程式:需要另外的儲存裝置驅動。當安裝程式拷貝壹部分裝置驅動後,停下來提示妳敲S鍵,指定儲存裝置驅動:
系統提示把驅動軟盤放入軟碟機,按提示放入軟盤後,敲回車。系統讀取軟盤後,提示妳選擇驅動。nForce的RAID驅動與Intel和VIA的不同,有兩個:NVIDIA RAID CLASS DRIVER和NVIDIA Nforce Storage Controller都要安裝。
第壹次選擇NVIDIA RAID CLASS DRIVER,敲回車系統讀入,再返回敲S鍵提示介面,此時再敲S鍵,然後選擇NVIDIA Nforce Storage Controller,敲回車,系統繼續拷貝檔案,然後返回到下面介面。
在這個介面裏顯示出系統已經找到NVIDIA RAID CLASS DRIVER和NVIDIA Nforce Storage Controller,可以敲回車繼續。
系統從軟盤拷貝所需檔案後重啟,開始檢測RAID盤,找到後提示設定硬碟。此時使用者可以建立壹個主分割槽,並格式化,然後系統向硬碟拷貝檔案。在系統安裝期間不要取出軟盤,直到安裝完成。
剩余的磁碟分割槽等安裝完系統後,我們可以用XP的磁碟管理器分割槽格式化。用XP的磁碟管理器分割槽,等於/小於20GB的邏輯盤可以格式化為FAT32格式。大於20GB的格式化為NTF格式。
伺服器(磁碟陣列、RAID)上的資料可以恢復嗎?當然可以。對於伺服器經常采用的RAID結構來說,只要在出現問題之後,沒有對RAID做壹些,諸如初始化、重建陣列壹類的破壞性操作,資料都是可以成功恢復的
伺服器如何搭建配置raid磁碟陣列伺服器如果購買時帶了陣列卡的,都會隨機附帶壹本陣列卡說明書,如果說明書丟失,可以撥打官方客服電話,會告訴妳如何操作,伺服器是有電話技術支援的,且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