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底撈擁有1597家全球門店。利潤方面,雖然不如2019之前,但相比去年上半年已經扭虧為盈。整體利潤不如以前,除了還是受疫情影響,也和其門店進壹步擴張有關。
營收方面,今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公告顯示,作為主要收入來源,海底撈餐廳上半年營業收入達65,438+0,946,5438+0.9億元,同比增長65,438+0,654,38+0.2%,占總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93.7%提升至96.6%。外賣業務占總營收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4.2%下降至65,438+0.7%。
同樣,由於疫情防控措施放松,線下聚餐規模回暖,單桌人數大幅增加,導致人均消費下降。海底撈公告顯示,顧客人均消費從2020年上半年的112.8元下降到2026年同期的107.3元,接近疫情前2019的水平。
為了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海底撈加大了對企業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投入。公告顯示,海底撈設立海底撈大數據平臺,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全球SDWAN網絡布局。“今年,我們將繼續加強信息安全投入,采用業界領先的主機安全檢測與響應平臺(HIDS),通過多目標攻擊監控、實時入侵預警、可視化分析、微型蜜罐等技術,提高企業安全風險檢測、識別、分析和響應的效率。”
智能化方面,海底撈新建和改造的新技術餐廳超過100家,自動上菜機械臂、鍋具分配器、中央廚房成品菜直接烹飪等設備和技術得到進壹步推廣。比如,海底撈70多家門店應用了智能分鍋器,1000多家門店部署了送菜機器人,600多家門店部署了智能排風設備。
在發布2021中期業績報告的同時,海底撈還公布了董事會成員變動情況,新增執行董事、、、劉林翼、李瑜、和楊力7人,新增獨立非執行董事、吳2人。公開資料顯示,新增執行董事平均年齡38.9歲,在海底撈有多年工作經驗。大部分是海底撈體系中成長起來的管理者,符合海底撈接班人計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