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校主管部門。各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機構是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常設機構。在長期的工作接觸中,他們與上級部門、各級就業指導機構和用人單位有著密切的聯系,所提供的就業信息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著明顯的優勢。
2.各種招聘和雙向選擇活動。各地、學校或用人單位舉辦的“雙選會”活動或招聘會,往往具有時間集中、信息量大、針對性強、雙方了解直接等特點,是畢業生了解信息、順利擇業的難得機會。特別是以學校為主體組織的招聘活動,專業性更強。
3.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市場。其主要職責是為轄區畢業生制定就業政策,為畢業生就業提供各種咨詢和服務,各學院積極為畢業生提供大量真實可靠的就業信息。
4.新聞媒體。報紙、電視、廣播等各種新聞媒體都為畢業生就業信息設立專題、專版或專刊。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和政策開辟了重要渠道。
5.父母或者親戚朋友。它與社會的很多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畢業生可以通過它們了解到更有針對性的社會需求信息。
6.老師和校友。學校老師通過實踐教學工作很好,總會和壹些專業對口的人有些關系;我們的校友大多在專業對口的單位工作,得到的就業信息也比較準確。他們的推薦往往更可信,成功率也更高。
7.在網上申請工作。目前教育部和高校都開通了畢業生就業信息網,其他很多網站也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網絡已經成為雙選活動的重要場所。
8.社會實踐和畢業實習。通過畢業實習和各種課外實踐活動,是畢業生了解對方,讓自己認識自己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