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用法 - 幼兒園社會摸壹摸教案

幼兒園社會摸壹摸教案

 設計意圖

 活動包括兩個方面:壹是認識、感知面料的特點,二是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觸摸感覺。幼兒對服裝面料沒有相關經驗,更缺乏較為細致的觸摸、感知,特別是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涼,幼兒的著裝也逐漸增厚,這正是壹個可利用教育資源。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感知服裝面料的特性,並由面料擴展到對其他事物、概念的認識。在尋找、發現的同時,有意讓幼兒接觸、觀察、比較,激發幼兒的探究精神。

  活動目標

 1、感知服裝不同面料的特點。

 2、有較敏感的觸摸感覺。

  活動準備

 1、家長和幼兒壹起到商場摸各種服裝,感知服裝面料的不同。

 2、用棉、皮、毛制成的服裝設置展覽會。

  過程建議

 1、參觀展覽,感知服裝面料的不同。大家自由參觀,教師引導孩子們摸壹摸、看壹看、掂壹掂,發現其不同。

 2、感知、觸摸、比較。

 (1)不同面料的比較感知:在三個盒子裏分別放人棉、皮、毛三種不同的面料,請幼兒觸摸後猜猜裏面是什麽?為什麽?

 (2)與周圍各種物體的對比感知:摸摸自己的臉、教室的墻,說說對比感覺的不同(墻硬、皮肉柔軟)。

 3、了解面料的用途及與人的關系。

 (1)思考討論:為什麽要用不同的面料做衣服?(季節、喜好、人的身體不同部位、環境、工作等)

 (2)啟發孩子講述自己穿過的衣服。

  延伸提示

 遊戲:請妳幫幫我。冬天來了穿什麽?夏天到了穿什麽?

 小班社會教案:和朋友壹起玩玩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和朋友壹起玩玩具

  活動目標

 1、願意和大家壹起玩玩具,體驗與同伴玩玩具的快樂和情趣。

 2、初步學會與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圖片:壹起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

  活動過程

  壹、出示新玩具,導入活動。

 1、讓幼兒知道玩具大家玩,不獨占、不爭奪。

 2、引導幼兒討論,大家壹起玩玩具帶來的愉快。

  二、鼓勵幼兒探索壹起玩的方法。

 1、啟發幼兒想辦法:壹種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興,可以怎樣玩?

 (1)輪流玩:妳先玩,他再玩,我後玩

 (2)交換玩

 (3)進壹步感受輪流玩,能讓大家都快樂的情緒體驗。

 2、教師:好玩的玩具大家都愛玩,妳玩玩、我玩玩,不爭也不搶,大家都開心。

  三、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1、和朋友壹起玩玩具

 大家說說,畫面上的小朋友是怎麽樣玩玩具的?

 2、爭搶玩具的孩子

 畫面上的兩個小朋友爭搶玩具,這樣做對嗎?

 妳喜歡誰?為什麽?

  四、幼兒玩玩具

 鼓勵幼兒積極常識輪流玩、交換玩的方法,體會壹個人玩和大家玩的不同感受。

 馬路上的車(小班社會教案)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楊柳雪鎮實驗幼兒園 馬桂芳

 設計意圖: 設計這壹節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車,了解常見車的名稱、外形,特征和用途。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簡單的交通規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做壹個健康快樂的寶寶,。

 活動目標:

 1、掌握常見車的名稱、外形,特征和用途。

 2、了解簡單的交通規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註意安全。

 活動準備:

 各種車圖片、交通信號燈圖片、《汽車開來了》遊戲音樂

 活動過程:

 壹提問:今天早上妳坐什麽車來的幼兒園?啟發幼兒說說車的名稱、特征和用途?妳還見過什麽樣的車?

 小結:馬路上的車很多,有大車,有小車。

 二導入新課

 1、請看課本彩圖《馬路上的車》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車,觀察車的特點,並學習兒歌:“大的車,小的車,大車小車來回跑,丁零零,自行車,嘟嘟嘟,大卡車。嘀嘀嘀,小汽車。刷刷刷,掃路車。索----來,索----來,灑水車。”

 2、認識交通信號燈

 各種各樣的車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是路上壹定要安全行駛,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出示交通標誌:紅綠燈)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壹等。”

 三、經典遊戲:交通信號燈(指導幼兒聽音樂做遊戲,鞏固對紅綠燈的認識)

 小朋友今天老師指揮交通,小朋友當司機,我們壹起到馬路上瞧壹瞧:請妳做好準備,汽車馬上開了。(幼兒邊唱歌曲《汽車開來了》,邊模仿小司機的動作。)“叭、叭、叭,汽車開來了,看見紅燈不能走,看見綠燈快快走,叭、叭叭叭,叭、叭叭叭,汽車開來了。”

 活動延伸:

 這節課小朋友懂得了許多道理,還認識了馬路上各種各樣的車,那麽妳到底喜歡什麽樣的車?請妳動手畫下來,好嗎?開車回活動室。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遊戲”為載體,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小班社會教案:看朋友

  小班社會教案:看朋友

  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都已有交朋友的意識了。他們和朋友分享食物、玩具,到朋友家做客等熱乎得很,但是真正怎樣做客的壹些禮儀還不是很了解。因此,結合小班數活動內容“認識3以內的數”,預設了本活動,旨在讓孩子在做客遊戲中自然而然地學習數數,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3以內的數數活動,初步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體驗去朋友家做客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布置家的場景:物品按數量1、2、3壹組分散放於三個櫃中。1——3數字寶寶圖片(粘於椅子上)

 2、水果壹籃

 3、歌曲:看朋友、找朋友

  活動過程

 1、帶禮物去看朋友

 交代:今天去看朋友,但要帶什麽禮物去呢?

 模仿開汽車,邊唱歌:看朋友,到數字寶寶家。

 敲門,進去,和數字寶寶打招呼。

 個別提問:妳在和誰打招呼?

 2、送禮物

 (1)思考:應該怎麽送禮物,數字寶寶才高興?

 要求:妳送的水果個數要正好是數字寶寶表示的.意思。

 幼兒選擇禮物給數寶寶

 討論:老師送的禮物對嗎? 互相檢查。

 (2)參觀數字寶寶的家。妳覺得數字寶寶的家怎樣?(東西擺放)有幾個櫃子?看看櫃裏的東西,妳發現什麽?

 交換數字寶寶朋友,把水果放好。

 3、回贈禮物

 1. 2. 3數字中妳還有哪個數字寶寶沒打過招呼,帶上數字寶寶去選它送給妳的禮物。

 個別介紹,互相檢查。

 4、聽音遊戲

 聽到幾下聲音,就請幾寶寶出來。帶著數寶寶跳壹個快樂的“找朋友”舞。

 5、和數字寶寶再見,開汽車回。

 生活《我會穿襪和脫襪》

 幼兒園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鞋襪各部分名稱,基本學會穿脫鞋襪。

 2.培養幼兒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手眼協調性。

 活動準備

 場地布置:石頭路

 活動過程

 壹、猜謎語

 兩只小口袋,天天隨身帶, 要是少壹個,就把人笑壞。

 (襪子)

 二、認識鞋襪各部分名稱

 1.小鞋子在哪裏?

 引導幼兒做各種動作:搖搖鞋,踏踏腳等。

 2.觀察鞋尖、鞋後跟、鞋底、鞋面。

 三、教師示範講解脫鞋

 1.手放在鞋後跟向下脫。

 幼兒練習脫鞋。

 2.脫鞋後,讓幼兒摸摸襪尖、襪後跟、襪筒。

 3.指導幼兒脫襪:

 手放在襪筒,向下脫。

 四、遊戲:小腳丫

 師生***同光著腳丫去,手拉手,走在石頭路上,體驗光著腳踩石頭的感覺。

 五、學習穿鞋襪。

 1.請幼兒談談光著腳丫踩石頭的感受。

 2.習穿襪:先把襪子放平,手拿襪筒,套在腳尖上,向上拉。

 3.學習穿鞋:手拿鞋底,腳伸在鞋中,提上後腳跟。

 4.幼兒穿上鞋後,體驗穿上鞋踩石頭的感受。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開飯了

 目標:

 1.積極參加活動,體驗為家人準備“開飯”的快樂情緒。

 2.能初步根據經驗選擇大小不同的碗、勺等餐具。

 3.嘗試運用手指撕紙,揪泥條,以準備“飯菜”。

 準備:

 1.幼兒已多次欣賞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同的碗、勺若幹(多於幼兒人數),每人壹張餐墊。

 3.紙條、紙片、橡皮泥等若幹。

 過程:

 1.萌發參加活動的積極情緒。

 (1) 邊欣賞歌曲《炒小菜》,邊自由跟唱,表演動作。

 (2) 回憶自己在家和誰壹起吃飯。

 開飯啦,在家裏我們和誰壹起吃飯呢?(啟發幼兒說出家庭成員。)

 2.感知餐桌和餐具,為選擇餐具作準備。

 (1) 觀察餐墊。

 “餐桌上有什麽?看看餐墊,今天誰和我們壹起吃飯?

 (2) 觀察碗。

 ● 吃飯時我們用什麽盛飯盛菜?

 ● 這裏有這麽多碗,它們有什麽不壹樣?(引導幼兒說出碗的不同顏色,並以兩兩比較的方法區分大小。)

 3.自由選餐具,體驗壹壹對應。

 (1) 幼兒為爸爸媽媽和寶寶選擇碗。

 爸爸媽媽和寶寶餓了,要吃飯了,我們為他們每人準備壹只碗吧。

 (教師觀察幼兒選擇的情況,並提示幼兒將碗對應地擺放在餐墊上。)

 (2) 交流選擇、擺放的經驗,並作調整。

 ● 妳給爸爸選的碗在哪裏?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妳給媽媽選的碗在哪裏?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妳給寶寶選的碗在哪裏?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 妳壹***選了幾只碗?它們壹樣大嗎?哪只最大?哪只最小?

 (3) 幼兒自選勺子,並對應地擺在碗裏。

 吃飯時除了碗還要什麽?三個人吃飯需要幾把勺子?

 4.自主選擇材料做“飯菜”。

 (1) 幼兒自由選擇橡皮泥、紙片、紙條等材料做“飯菜”。

 (2) 教師觀察幼兒的選擇及制作情況,鼓勵幼兒嘗試選用不同的材料做多種“飯菜”。

 (3) 鼓勵幼兒用語言和爸爸媽媽寶寶交流,學說:“某某,我請妳吃……”

 5. 以“出去散步”的情景結束活動。

 小班社會:生活練習——擦椅子

  生活練習:擦椅子

  活動目標:

 1、認識椅子各部分的名稱,能按順序擦自己的小椅子。

 2、知道要愛護小椅子,會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幹凈與臟椅子各1張,水盆1只,抹布30塊。

  活動過程:

 1、以遊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壹看,兩張椅子有什麽不壹樣,說壹說喜歡哪壹張椅子。

 2、動動小腦子,說說怎樣讓臟椅子變成幹凈的小椅子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麽?有什麽用?”教師示範並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壹抹,最後抹椅腿”。抹好後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後問幼兒:“妳喜歡哪壹張小椅子?”(都喜歡)

 3、操作練習:老師的兩只手真能幹,能叫臟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幹凈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妳們也有兩只手,也讓它們變能幹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己的小椅子,這裏有抹布每人壹塊,抹好後將抹布丟進水盆裏以後每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老師巡回指導,對不同能力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後,請小朋友欣賞對自己抹過的椅子。

 4、遊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車遊戲。